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2.docx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2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见习报告 2022年5月1日 第一章 绪言 矿山公园地理位置: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湖北东部的黄石市铁山区境内,位于全国著名的青铜文化故里、矿冶之乡大冶市城区以北,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西北与鄂州市为邻,东北与蕲春、浠水县隔江相对,西南与武汉市、咸宁市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距省会武汉仅90公里,由湖北省其次大城市黄石市代管。大冶市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地形分布为南山北丘东西湖,南高北低东西 。气候:地处中纬度,太阳
2、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 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 照足够,热能丰富,雨量充足,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地处鄂东南长江南岸地区, 境内河流纵横,水产极为丰富。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钢、铁、煤、锰、钨、金、银、石灰石、硅灰石、大理石最 为闻名。 见习时间:2022年4月24日 一、见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了解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及大冶矿山博物馆详细况从而探讨黄石 国家矿山公园及大冶矿山的地质状况。 (2)明确本地的区域地理概况和性质。 (3)驾驭地层、岩石、构造等方面的学问,理论联系实际,将学到的
3、学问用于生活 和学习中。 (4)矿物简洁鉴别。 二、见习拟解决的问题: (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况、实习的任务、要求、时间等。 (2)实习地区地层分布及特点。 (3)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特点。 (4)构造特征,叙述褶皱和断层。 (5)描述外动力地质现象。 三、见习内容及步骤: (1)交通:地处鄂东长江中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境内铁路、马路、水运等交通 方式齐全,武(武汉)九(九江)铁路、武黄高速、国道10 6、316,以及长江水运 航线等贯穿境内,交通网络较为完善,将黄石与武汉城市圈紧密连接起来,交通极为 便利。 (2)黄石国家矿山公园:2022年2月22日黄石国家矿山公
4、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 景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境内。闻名的汉冶萍煤铁公司的 “冶”即指大冶铁矿,历经百年开采,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形成了落差444米的世界第 一高陡边坡。为了治理生态环境,该矿投资数千万元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硬质岩复垦基 地。2006年7月,以大冶铁矿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组成的“一园两区”,经国家矿 山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确认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 (3)区域地理概况:黄石国家公园自然景观分为五大区,即玛默区、罗斯福区、峡 谷区、间歇泉区和湖泊区。五个景区各具特色,但有个共同的特色地热奇观。 黄石国家公园内有温泉3000处,其中间歇
5、泉300处,很多喷水高度超过100英尺, “狮群喷泉”由4个喷泉组成,水柱喷出前发出像狮吼的声音,接着水柱射向空中; “蓝宝石喷泉”水色碧蓝;最闻名的“老忠实泉”因很有规律地喷水而得名。从它被 发觉到现在的100多年间,每隔3393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发持续四五分钟,水 柱高40多米,从不间断。园内道路总长500多英里,小径总长1000多英里,黄石 湖、肖肖尼湖、斯内克河和黄石河分布其间。公园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顿、塔 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国有森林环绕。黄石公园它那由水与火锤炼而成的大地原始景 观被人们称为“地球表面上最精彩、最壮丽的美景”,描述成“已超乎人类艺术所能 达到的极限”。 其次
6、章 地层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头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头单位。岩性是指反映岩石特征的一些属性,如颜色、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及胶 结类型、特别矿物等。 化石: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头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地层中 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 化石。 第三章 岩石 岩石是自然产出的具肯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 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 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沉积
7、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 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变更经变质作用 而形成的岩石。地壳深处和上地幔的上部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从地表向下 16公里范围内火成岩和变质岩的体积占95%。地壳表面以沉积岩为主,它们约占大 陆面积的75%。 岩石的性质:岩石工程性质无怪乎就是物质成分(颗粒本身的性质)、结构(颗粒 之间的联结)、构造(成生环境及改造、建立)、现今赋存环境(应力、温度、水)这 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四章 构造 岩体,则取决于结构面和岩块两个方面,在大多数状况下,结构
8、面起着限制性作 用。 1、地壳运动是一种由内动力引起地壳结构变更的机械运动,是地壳发展深化的 主要动力。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水平运动,一是垂直升降运动。 2、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岩石圈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的运动。由于地壳或岩石 圈的水平挤压或水平引张,而引起岩层的褶皱和断裂,形成褶皱山系或地堑、裂谷。 升降运动为地壳或岩石圈沿垂直于地表方向的运动。这种运动表现为大面积的隆起和 拗陷,引起海陆变迁及地势凹凸改变 3、岩浆作用是一种源于地壳深处,成分非常困难的炙热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 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地带向上运动,侵入岩石圈上部,甚至喷出地表。这种从岩浆的形 成、移动,直至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9、,称为岩浆作用。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称岩浆岩, 岩浆岩又可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岩浆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主要岩石类型。 4、变质作用是原来已固结成岩的固体岩石,由于受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 体等影响,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或结构、构造改变的地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 的岩石称为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叫变质矿床。 5、地震是地壳的快速抖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难。 第五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在水、空气、阳光、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破裂 与分解,这一过程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 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岩石因温度改变在原地破裂,而不变更其化学成分
10、,不形 成新矿物。化学风化作用则因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 用。其结果不但岩石的成分发生改变,而且会产生新的矿物。化学风化的方式主要有 溶解、水化和氧化等。生物风化作用是因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而被破坏。这种风化 作用即有机械破坏也有化学分解。化学风化作用则因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 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用。其结果不但岩石的成分发生改变,而且会产生新的矿物。 化学风化的方式主要有溶解、水化和氧化等。生物风化作用是因岩石受生物活动的影 响而被破坏。这种风化作用即有机械破坏也有化学分解。 2、剥蚀作用 :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称剥蚀 作用。它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石 国家 矿山 公园 实习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