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贞观之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贞观之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贞观之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贞观之治篇一:精品教案: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文成公主入藏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盛的时代唐朝早期的情况,贞观之治和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从成因和结果去思考分析历史问题,逐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政策是非常进步的。是学生认识到这些思想及政策对于唐朝的繁荣以及中华民族的融合,起了重要作用,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代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2、目标 教师可通过对第1课最后一个子目的内容复习提问,让学生讲述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寻找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异同,逐步落实本课的知识点。 本课教材有些与历史地理相关的知识点,可结合地图册中唐朝前期疆域及边疆各族分布图讲解,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以他的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二、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唐太宗的功绩和文成公主进藏 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评价“贞观之治”对于唐朝的重要影响。二是
3、如何正确地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起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同学们并不陌生,通过影视剧我们对他了解很多,那与他相关的影视剧有哪些呢? 生:秦王李世民、贞观长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隋唐英雄传、大唐飞歌、隋唐演义? 师:想一想:你熟悉的历史人物和真实的一样吗?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来了解历史上的李世民是怎么的一位君王。 板书第2课 “贞观之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唐朝的建立 问题:唐朝是怎样建立的?建立者是谁?时间是哪一年?都城在哪里? 教师总结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
4、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过渡: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谁?(生:李世民)那他是怎么当上皇位的?(生:通过玄武门 之变) 板书二、“贞观之治”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玄武门之变是怎么一回事? 生:玄武门之变626年,由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 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师:高祖窦皇后四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年)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98649 三子 李玄霸 早夭 四子 李元吉 齐
5、王 603626 背景:在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因此,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 时间: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人物:李建成李元吉 李世民 经过:李世民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共谋削弱他的力量,他与亲信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李元吉。 结果:李世民即位 师: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生: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但是从历史的影响来看,应该持肯定的态度; 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正确的选择。 师: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继位以后,励 精图
6、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那么什么是“贞观之治”呢? 生: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史称“贞观之治”。 师: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发言。 生: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2)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3)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4)唐太宗还重用贤才,虚心纳谏。重用的主要人物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 师:原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隋二世而亡:1)奢华浪费,劳民伤
7、财。 2)生活腐化,荒淫无道。 3)战争太多,耗费国力。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 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他以隋亡为鉴,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勤于政事,任用贤才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时期,人才济济,著名的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 知人善任 旧日幕僚 房玄龄 杜如晦 出身贵族 出身贫寒 少数民族 敌对势力 李靖 秦叔宝魏征 尉迟敬德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
8、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
9、,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他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将其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
10、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师: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板书三、文成公主入藏 师:1.吐
11、蕃简介(1)吐蕃人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2)他们生活的地区在哪里? 生:藏族 青藏高原 师:2.吐蕃统一(1)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是在什么时候? (2)完成统一的首领叫什么? (3)吐蕃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生:七世纪前期松赞干布逻些(今拉萨) 师:3.唐蕃和亲(1)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亲? (2)唐太宗如何对待松赞干布的求亲? (3)文成公主入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影响)? 生:(1)仰慕中原王朝的文化 (2)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 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教师小结 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将
12、 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带去各种工匠,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同时也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626年,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年间627649年) 2、出现的原因: 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勤于政事,任用贤
13、才 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3、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三、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初,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派大臣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带去各种工匠、物资、技术、书籍。意义是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教学反思 篇二:第2课 “贞观之治”学案人教版 第二课 “贞观之治”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记住“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武则天统治的作用。 2、通过对唐太宗分析评价,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
14、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习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学习难点】 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过程】 【小组合作自学与探究】 一:唐朝的建立 1. 隋朝的灭亡:(1)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2)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 灭亡。 拓展探究:(1)从隋朝灭亡的原因看,隋朝和我们学习过的 王朝类似。 2.唐朝建立: 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继位:唐高祖以后,传位给 ,他就是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 现了兴盛局面,史称为 。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的
15、治国措施(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思想上:经济上: 政治上:文化上: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民族关系上: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3.贞观之治的表现是什么? 拓展探究:(1)回忆所学知识,比较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2)汉朝时也出现过类似于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你能说出是什么局面吗?然后比较一下这两个盛 世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 4. 唐太宗善于用人,任命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人称为 ; 他还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谏臣 。 拓展探究:(1)想一想,唐太宗善于用人和以前所学习过的 皇帝相似。 三、女皇武则天 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2.统治措施:继续推行唐太宗的 、
16、 的政策, 3.统治结果: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拓展探究:你认为她的统治在唐朝的盛世中起到什么作用? 知识结构 _,建立者:_,都城:_ 治国思想:帝王要_,大臣要_,政府要_。 _,减轻农民的_;注意“_”, 唐太宗_,革除“_”的弊政; 与贞观 _和_。 之治_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_。 女皇帝措施:_,_,作用:_进一步发展,国力_。 地位:史称她的统治为“_,_”。 隋亡唐兴给我们的启示 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导致隋朝灭亡;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出现唐朝盛世。他们 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思想行为对社会发展是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兴与亡”的关键是是否得民心、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贞观之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