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共13页).docx
《实验-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验九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学会设计水质监测路线,确定水质监测项目,并对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2使学生学会设计空气污染监测路线,确定空气监测项目,并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3使学生学会设计环境噪声监测路线,并对噪声进行监测与评价,绘制噪声污染图。4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一项模拟或实际监测任务的能力、处理监测数据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二实验要求1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调查,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亲自制订方案,设计分析操作过程,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2实事求是地报出监测数据,实验结果准确可靠。3选择的项目要能够反映监测区水环境质量以及空气环境质量,选
2、择的采样、分析监测方式要科学合理。三实验内容(一)校园水及污水监测1制订校园水及污水监测方案:对校园内污水及生活用水进行现场调查,对以下调查内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方式加以记录。 学生食堂用水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水中含的物质大致情况,每天用水量。 调查校医院污水去向,排水量。 调查校园中各实验室的污水去向,排水量。 调查生活污水(教工住宅区、学生宿舍)的排水量。 调查校园内自来水用水量。 校园内地表水情况等。制订校园内水监测方案一览表,并确定监测项目。2校园水、污水监测及结果分析:实施水及污水的监测具体安排: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组负责几个项目的测定,拿到监测项目后,每组同学做好采样前准备工
3、作(标准溶液及其他试剂配制;采样仪器、采样时的保存剂准备等)。 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水样采集、保存和预处理以及分析测试。 水监测结果及分析:各项目分析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参看水和污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也可参考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主编或本实验指导书的有关内容。最后将结果汇总在表格中。3对校园内水及污水水质进行简单评价:校园的水及污水水质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并得出结论;分析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现状;提出改善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的建议及措施。(二)校园空气质量监测1制订校园空气监测方案:对校园监测区进行现场调查,对以下调查内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形式加以记录。 校园空气污染源、数量、方位、排出口的
4、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排放方式,同时了解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 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的类型、数量、方位及排放量。 校园周边的交通运输引起的污染情况、车流量。 监测时段内校园气象资料: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等。 校园在整个城市中的位置。 校园区域划分:“居住区”、“教学区”、“实习工厂”及每个区的绿化情况。制订校园空气监测方案一览表,并确定监测项目。2校园空气监测及结果分析: 实施空气监测具体安排: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分别负责布设点上的采样及样品分析;空气采样前,试剂的准备、配制,并对采样仪器进行调试,查看采样器及采样点电源配备等情况,由学生自己安排完成。 空气采样时间
5、及采样频率安排:监测实验过程中,空气采样至少连续三天,每天每个采样点采集34次样。采样情况记录以表格形式列出。空气监测结果及分析:样品采集完,按照规定立即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各项目分析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参看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也可参考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主编或本实验指导书的有关内容。最后将结果汇总在表格中。3对校园的空气质量进行简单评价:找出本组各采样时段内不同的空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同一天的不同时段及不同天的同一相应时段各污染物的浓度的变化趋势);将校园的空气质量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得出结论;分析校园空气质量现状;找出出现目前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原因;提出
6、改善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及措施。(三)校园噪声监测1校园噪声监测及数据处理: 实施噪声监测具体安排: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组负责一个网点测量,并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和天气情况;整个校园的网点布设以及仪器准备,由学生自己安排完成。 噪声测量时间及测量频率安排:时间从8:0017:00,每一网点至少测量四次,时间间隔尽可能相同。数据处理:将各网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等效声级Leq,再由该网点一整天的各次Leq值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网点的环境噪声评价量。数据处理方法可参考本实验指导书实验八“城市交通噪声监测”的有关内容。最后以Leq 值每5dB为一等级(如51
7、55,5660,6165, 6670等), 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线绘制校园噪声污染图。2对校园的声环境质量进行简单评价:将校园的声环境质量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得出结论;分析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提出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的建议及措施。四实验时间安排实验时间共两周。第一周前半周:制订校园内水及空气的监测方案。第一周后半周:水监测实施,获得监测结果,并写出水监测实验报告。第二周前半周:空气监测实施,获得监测结果,并写出空气监测实验报告。第二周后半周:噪声监测实施,获得监测结果,并写出噪声监测实验报告。附:某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制订案例(一)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 通过水环境监测实验,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课
8、本所学知识,深入了解水环境监测中各环境污染因子的采样与分析方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与技能。 通过对校园地表水、饮用水和污水的水质监测,以掌握校园内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水环境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校园环境水样很多,有汇集在校园内的地表水,此外还有校园排放的污水。水环境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除调查收集校园内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外,还需了解校园所在地区有关水污染源及其水质情况,有关受纳水体的水质参数等。有关水污染源的调查可按表1进行。 表1 水污染源调查污染源名称用水量/(t/d)排水量/(t/d)排放的主要
9、污染物废水排放去向学生食堂校医院实验室教工住宅区学生宿舍校印刷厂 污水总排放口3水环境监测项目和范围: 监测项目:水环境监测项目包括水质监测项目和水文监测项目。校园水环境监测项目可以只开展水质监测项目。对于地表水,水质监测项目可分为水质常规项目、特征污染物和水域敏感参数。水质常规项目可根据校园内实验室、校办工厂、医院、生活区等排放的污染物来选取,敏感水质参数可选择受纳水域敏感的或曾出现过超标而要求控制的污染物。此外,还要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确定水质监测指标,可按表2进行。表2 水质监测指
10、标水质类别水质监测指标饮用水pHCr6+CdPbCuZnMnFeNO3-N总硬度.地表水pHCr6+CdPbCuZnDOCODCrBOD5NH3-N.污水pHCr6+CdPbCuZnSSCODCrBOD5NH3-N. 监测范围:如果校园内有湖泊(或人工湖),可直接在校园内湖泊取样监测。如果校园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可在污水总排放口或污水排放口进行监测。4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 采样点布设:湖泊的采样点应尽可能覆盖污染物所形成的污染面积,并切实反映水域水质特征;如果校园排水是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可以在校园污水总排放口或污水排放口进行采样布点,以了解其排水水质和处理效果。 采样时间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校园环境 质量 监测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