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莆田二中 林 霞 【内容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具有发散性。把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效服务于教学,将为教师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设计工具和策略。【关键词】思维导图 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设计 案例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科教学,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及工具软件的不断推出,思维导图已经逐渐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新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思维导图的内涵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于1970年提出的,是一种发散性思考可视化的工具。它让人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协同运作,
2、以树形分支延伸出去,形成一种树状思维。模拟了人脑的工作方式,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的主要特征如下:(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发射;(3)分支出一个关键的图像或者写在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字,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能在课堂上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下面,本人就思维导图在信息
3、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从实践的层面介绍其应用途径和效果,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思维导图绘制所用软件及方法1、所用软件:用图形组成、使用办公软件的组织结构图绘制、MindMapper5.0、MindManager 6、Inspiration 8、MindGenius等软件。2、绘制思维导图的基本步骤(1)将中心主题置于中央位置,整个思维导图将围绕这这个中心主题展开。(2)大脑不要受任何约束,围绕中心主题内容进行思考,画出各个分支,及时记录下瞬间闪现的灵感。(3)留有适当的空间,以便随时增加内容。(4)整理各个分支内容,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善于用连线、颜色、图形等表示。三、思维
4、导图对教学设计的支持思维导图所具有的层次性、联想性和开放性的结构特点能够促使教师对教材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使思维处于一种被激发和完全开放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使教学设计充满创造性与机智性。另一方面,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把原有头脑中的教学内容、教学逻辑和新的联想与感悟以可视化的“图”表达出来,这就相当于在课前完成了一次相当充分的教学演练。诸多的教学元素随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有效的排布,直到排列构造出最合理、最清晰的“图”结构,即完成了最佳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需要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教师认知结构中需要存储这些知识以便于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实际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维 信息技术 教学 设计 中的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