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教案(共61页).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教案(共6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教案(共61页).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4 比例【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根据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指导
2、】1.重视基本概念教学。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单元学习的几个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都有赖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对两个量成比例做出判断,然后依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的特点解答。再如,比例尺的应用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要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同时通过应用,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如比例的概念与比,除法、分数等相关知识解比例以及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都要用到方程相关知识,所
3、以学习既要注意与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也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练习,不仅限于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且涉及到测量图形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实际设计比例尺等。【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3课时: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3课时3.比例的应用6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知识结构】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4、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培养探究精神。【重点难点】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教学准备】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学生独立求出各比的比值。(1)教师:在求比值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学生: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教师: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把这两个比画上横线。师:是啊
5、,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7=106。课件显示:“106”和“4.52.7”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2)前面的两个比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为什么?教师将课件后面的两个比隐去。学生:不能,比值不相等。教师小结: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教师板书:比例。【新课讲授】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生:比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吧,到底什么是比例呢?根据下面的问
6、题自学例1。找出每面红旗长与宽的比。求出每个比的比值。哪几个比的比值相等?2.学生自学完以后,教师逐个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在黑板上:241.6=;6040=。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板书:2.41.6=6040,也可以写成。师: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做比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教师: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教师用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3.找比例。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
7、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过程要求:学生猜想另外两面国旗长、宽的比值。求出国旗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订正。2.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议一议,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答案:1.(1)能组成比例,610=915。(2)不能组成比例。(3)能组成比例,1213=64。(4)能组成比例,0.60.2=3414。2.可以组成8个比例。即31.5=42 34=1.52 21.5=43 24=1.53 1.53=24 1.52=34 43=21.5 42=31.5【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比
8、”和“比例”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吗?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课后作业】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1、2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答案:1.第1题:(从左往右)不能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302=1208;不能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1005=20010。第2题:(1)可以组成比例45=1215 412=515 155=124 1512=54 515=41254=1512 1215=45 124=155(2)不能组成比例;(3)不能组成比例;(4)能组成比例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2.提高学生
9、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重点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准备】投影仪。【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 0.22.5和450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新课讲授】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教师板书:2.41.6=6040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
10、内项。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0.5=1.2,两个外项的积是=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
11、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 0.22.5和450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4.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课堂作业】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后作业】
12、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答案:(1)不可以组成比例;(2)可以组成比例;(3)可以组成比例;(4)不可以组成比例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第3课时 解比例【教学内容】解比例。(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习八的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13、,学会解比例。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板书课题:解比例。【新课讲授】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1、2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2.教学例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指名读题,根
14、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110或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教师板书:x320=1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师问:怎样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式?学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师接着板书:10x=3201。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来。注意:解方程要写“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师:怎样解这个方程?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x。小结: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
15、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3.教学例3。解比例:过程要求: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解:2.4x=1.56x=x=3.75提问:还可以用其他的知识解比例吗?学生交流后,可能会说出:根据比例的意义,等号左边的比值是,要使等号右边的比值也是,x应等于。4.总结解比例的方法。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转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学生回忆解比例的过程。教师: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课堂作业】1.
16、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4344页第6、7、8、9、10、11、12、13题。答案:1.x=7.5 x= x=0.62.第6题:判断小红说得是否正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一:计算1分钟(60秒)心跳的次数,看是不是72次,因为45秒跳54次,1分钟也是60秒就要跳544560=72次,由此判断小红说得对。方法二:运用比例的知识。计算5445与7260的比值,看是否相同,相同说明小红说得对。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同都是1.2,说明心跳速度没变。第7题: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第8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解题思路
17、,再动手算一算。学生汇报。第9题: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独立练习。第10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指名汇报。第11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列比例式,共同完成后相互交流。第12题:组织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等式,在小组中交流订正。第13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相互验证。此题答案不唯一。【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 正比例【教学内容】正比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教学
18、准备】投影仪。【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板书:=单价。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板书:=工作效率。2.引入课题: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新课讲授】1. 教学例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1的图和表格。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1)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有关系吗?(2)铅笔的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
19、论,然后交流说一说。根据观察,学生可能会说出:铅笔的总价随着数量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数量增加,总价也增加;数量降低,总价也减少。铅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即单价一定。教师指出:总价和数量有这样的变化关系,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总价和数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2.教师出示: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路程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汇报: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扩大,时间也跟着扩大;路程缩小,时间也跟着缩小;但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写成关系式是=速度(一定)。教师小结:所以说
20、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3.归纳概括正比例关系。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成正比例关系。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第三:两个量的比值一定。4.用字母表示正比例的关系。教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表示:
21、 (一定)5.教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学生举例说明并说出理由如: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每袋牛奶质量一定,牛奶袋数和总质量成正比例;衣服的单价一定,购买衣服的数量和应付钱数成正比例。地砖的面积一定,教室地板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1)(3)。答案:(1)。(2)比值表示每小时行驶多少km。(3)成正比例。理由: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时间减少,路程也随着减少;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一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1课时 正比例=速度(一定)=
22、单价(一定)=工作效率(一定) (一定)成正比例的量的三要素: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第三:两个量的比值一定。第2课时 正比例图象【教学内容】正比例图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象特征,并能根据图象解决相关简单问题。2.通过练习,巩固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重点难点】能根据数量关系式或图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准备】投影仪。【新课讲授】教学第46页内容。教师出示表格(见书),依据表中的数据描点。(见书)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看图回答问题:如果铅笔的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比例 教案 6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