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doc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tvtvtv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4年11月20日下午4:406:10命题人: 胡志刚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 商朝灭亡后,“小邦”周还没有力量对商朝故地实行有效的控制。为此,武王的做法是A“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
2、B“武王征九牧之君”C“乃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 D“于是封功臣谋士”3.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宗法关系要服从君权 B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4.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5.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管制
3、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丙说 B甲说、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6.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7.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
4、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8.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亲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9.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5、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0.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11. 他在雅典的改革,曾被恩格斯誉为“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在改革中,他扮演的是一个“调停者”的角色。这里他调停的矛盾双方是A平民与贵族 B城邦与殖民地 C公民与奴隶 D城邦与公民12. 右侧为古代雅典
6、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13.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14.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
7、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15. 罗马法学家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该材料表明A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 B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C罗马法至今仍有其适用性 D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16.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
8、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孟子提倡的民本思想雅典民主的重要条件罗马法公正至上观念ABCD17.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的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18.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的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
9、,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19.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20. 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A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D英国
10、“光荣革命”的影响21.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22. 观察下面表格,它可以用来研究宪法修正案主题通过年份批准所用时间第一到第十权利法案179126个月零20天第十一各州免遭某些种类的起诉179511个月零3天第十二选举人团程序的变更18046个月零3天第十三禁止奴隶制186510个月零3天第十四公民身份、处罚程序和平等保护186824个月零26天第十五不因种族、肤
11、色或曾为奴隶而拒予选举权187011个月零8天第十六国会征收所得税的权力191342个月零22天A英国君主立宪制B法国共和政体 C美国宪政 D德国君主立宪制23.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它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4. “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这一事件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武汉 外国语学校 2014 2015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