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资料之DNA的复制(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资料之DNA的复制(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物化学复习资料之DNA的复制、转录、翻译部分DNA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DNA的复制一、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一)证据:1. 用氮15标记大肠杆菌DNA,然后在氮-14中培养,新形成的DNA是杂合双链,即双链中一条是重链(约重1),一条是轻链。第二代则有一半全是轻链,一半是杂合双链。2.大肠杆菌DNA在用氚标记的胸苷复制近两代,放射自显影,未复制部分银密度低,由一条放射链和一条非放射链组成;已复制部分有一条双链是放射的,一条双链有一半是放射的。这证明大肠杆菌DNA是环状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二)特点:子代保留一条亲
2、代链,而不是将它分解。这说明DNA是相对稳定的。双螺旋DNA(或RNA)是所有已知基因的复制形式。二、复制的起点和单位(一)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原核生物是单复制子,真核生物是多复制子。每个复制子有起点。通过测定基因出现的频率可以确定起点位置,距离起点越近的基因出现的频率越高。起点有发动复制的序列,也有决定拷贝数的序列。起点的结构是很保守的。(二)复制终止点:已发现Ecoli的与复制终止有关位点,其中含有23bp的保守序列,由tus蛋白与此位点结合参与复制的终止。真核生物中似乎没有复制终止点。(三)复制多数是双向、对称的,但也有例外。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以判断复制是双向还是单向:先
3、在低放射性培养基中起始复制,再转移到高放射性培养基中,如是双向复制,其放射自显影图是中间银密度低;单向复制则为一端低。(四)单向复制有一些特殊方式:1.滚动环:噬菌体X174DNA是环状单链分子,复制时先形成双链,再将正链切开,将5连接在细胞膜上,从3延长,滚动合成出新的正链。2. 取代环:线粒体DNA复制时是高度不对称的,一条链先复制,另一条链保持单链而被取代,呈D环形状。这是因为两条链的复制起点不同,另一条链的起点露出才能复制。三、有关的酶(一)反应特点:1. 以四种dNTP为底物2.需要模板指导3 需要有引物3-羟基存在4. DNA链的生长方向是5-35.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二)
4、大肠杆菌DNA聚合酶1DNA聚合酶I:单链球状蛋白,含锌。有聚合酶活性和外切酶活性,其中3-5外切酶活性起校正作用,5-3活性起修复和切除引物作用。DNA聚合酶I主要起损伤修复作用。每秒可聚合10个碱基。切除氨基端5-3外切酶活性后称为Klenow fragment,用于引物标记等。2. DNA聚合酶II:单链,以切口双链DNA为模板,作用不清楚。3. DNA聚合酶III:起DNA复制作用,功能与聚合酶I相似。全酶共10种亚基,含锌。每秒可聚合1000个碱基。(三)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a、b、g、五种,性质与大肠杆菌的酶相似,多无外切酶活性。a相当于聚合酶III,用于引发、滞后链合成;b主
5、要起修复作用,位于线粒体,合成前导链,但前50个碱基由a合成。(四)DNA连接酶:使双链DNA切口处的5-磷酸和3-羟基生成磷酸二酯键。需供能,细菌用NAD,动物和噬菌体用ATP,形成焦磷酸键的活化形式,再由3羟基发动亲核攻击,形成磷酸二酯键。大肠杆菌的连接酶作用于粘末端,T4的还可作用于平末端。四、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cos replication)(一)复制叉由5向3方向连续复制,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复制叉由3向5移动,而DNA复制方向不变,形成许多不连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最后连接成完整的DNA,称为滞后链。(二)首先由引物合成酶由5向3方向合成10个核苷酸以内
6、的RNA引物,然后聚合酶III在引物3-羟基上合成DNA,再由聚合酶I切除引物,填补空白,最后DNA连接酶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DNA。(三)复制具有高度忠实性,其错配几率约为10-10,从热力学上考虑,碱基发生错配的几率约为10-2,酶对底物的选择作用和校正作用各使错配几率下降10-2,所以体外合成DNA的错配几率为10-6。体内复制叉的复杂结构提高了复制的准确性,修复系统对错配加以纠正,进一步提高了复制的忠实性。五、解链复制时必需解链,如靠旋转,则大肠杆菌DNA要达到每分钟6000转。其实复制时是用拓扑异构酶和解螺旋酶来解链的。拓扑异构酶I可切断一条链,牵引另一条链通过切口,再连接起
7、来。每次可消除一个负超螺旋,不需要ATP。同转录有关。拓扑异构酶II每次引入2个负超螺旋,需要ATP。引入负超螺旋可消除复制叉前进带来的张力,促进解链。解螺旋酶通过水解ATP来解开双链,每对碱基需2个ATP。单链结合蛋白(SSB)可与解开的单链结合,防止复性和水解。六、DNA复制体的结构七、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由30多种,他们在复制叉上形成离散的复合物,彼此配合,进行高度精确的复制,这种结构称为复制体。引物合成酶与另外6种蛋白构成引发体。在DNA复制叉上进行的基本活动包括:(一)双链的解开(二)RNA引物的合成(三)DNA链的延长(四)切除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断(五)
8、切除和修复尿嘧啶和错配碱基。八、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一)真核生物有核小体结构,复制速度慢,复制叉每分钟移动约10003000碱基对,而细菌约为50千碱基对。真核生物有许多复制起点,复制子只有细菌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复制时间在同一数量级(E.coli 4.2Mb,酵母、果蝇40Kb,植物300,蛙200,鼠150Kb)。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其复制起点可连续复制,而真核生物采取多复制起点的方法加速复制。(二)真核生物复制时,核小体打开,组蛋白直接转移到子代前导链上,滞后链用新合成的组蛋白。所以DNA是半保留的,而组蛋白是全保留的。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约为200碱基对(E.coli 12Kb),相当
9、于一个核小体的长度。(三)真核生物的增殖周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和有丝分裂期(M期)等四个时相,间期为分裂期作准备,进行生物大分子和细胞器的倍增。前期合成DNA复制必须的蛋白质和RNA,复制期先复制常染色质DNA,再复制异染色质。然后进入有丝分裂的准备期。前期变动较大。分裂期后,有些细胞进入前期,开始下一个周期;有些失去分裂能力;有些脱离分裂周期,或进行分化,或进入静止期(G0期)。成年动物大部分细胞处于静止期。九、DNA复制的调控复制有复杂的调控机制。有正调节,也有负调节。有顺式作用,即以某DNA序列为调控因子;也有反式作用,即以基因
10、的产物,如蛋白质或RNA为调控因子。原核生物的复制起点与细胞膜相结合,复制与细胞膜有密切关系。真核生物复制从核膜开始,与质膜也密切相关。dnaA浓度决定起始频率。第二节 DNA的修复一、 DNA的损伤(一) 环境作用1. 物理因素 紫外线:形成嘧啶二聚体,使转录终止,复制受阻。 电离辐射:X-射线等,主要通过电离作用造成损伤。可造成多种损伤,如DNA断裂、碱基脱落、杂环破裂、氧化等。2. 化学因素 烷化剂:有活泼烷基,可转移到碱基或磷酸上,如硫酸二甲酯、芥子气等。鸟嘌呤的O6和N7最易烷化,导致错配(GT)或脱落。磷酸三酯不稳定,易断裂。双功能试剂可造成交联。 碱基或核苷类似物:FU、BrdU
11、、6-巯基嘌呤等。可竞争抑制核苷酸合成或掺入核酸导致错配。 亚硝酸盐及亚硝胺:前者造成脱氨,后者氧化后生成烷化剂和自由基。 代谢活化化合物:如苯并笓、黄曲霉毒素等。经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形成环氧化物,与核酸结合,造成突变。以上物理及化学因素统称诱变剂。3. 生物因素 DNA、RNA肿瘤病毒可插入基因组,引起突变。(二) 自发性损伤1. 复制时的碱基错配2. 互变异构:ANH时可形成A=C,GOH时可形成GT三键配对3. 碱基脱氨:C-U,A-I,G-X4. 碱基丢失:大肠杆菌每代丢失一个嘌呤,哺乳动物可达一万个。嘧啶丢失几率只有嘌呤的120。二、 光复活 光复活酶可被可见光(300600纳米,4
12、00纳米最有效)激活,分解由于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此酶广泛存在,但人体只存在于淋巴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且是次要修复方式。三、 切除修复(一) 细胞内有多种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可识别DNA的损伤部位,在其附近将DNA单链切开,再由外切酶将损伤链切除,由聚合酶以完整链为模板进行修复合成,最后有连接酶封口。(二) 碱基脱氨形成的尿嘧啶、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可被专一的N-糖苷酶切除,然后用AP(apurinic/apyrimidinic,缺嘌呤或缺嘧啶)核酸内切酶打开磷酸二酯键,进行切除修复。DNA合成时消耗NADPH合成胸腺嘧啶,可与胞嘧啶脱氨形成的尿嘧啶相区别,提高复制的忠实性。RNA是不修
13、复的,所以采用“廉价”的尿嘧啶。(三) 切除修复不需光照,也称暗修复。大肠杆菌中有UvrABC系统,可切除修复嘧啶二聚体。人体缺乏相应系统则发生“着色性干皮病”,皮肤干燥,有色素沉着,易患皮肤癌。可加入T4内切酶治疗。四、 重组修复 以上修复发生在复制前,称为复制前修复。复制时未修复的损伤部分会留下缺口,通过遗传重组进行修复: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序列移至缺口处,用再合成的序列填补母链的空缺。此过程也叫复制后修复。重组修复中原损伤没有除去,但若干代后可逐渐稀释,消除其影响。所需要的酶包括与重组及修复合成有关的酶,如重组蛋白A、B、C及DNA聚合酶、连接酶等。五、 诱导修复 DNA严重损伤能引起一
14、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包括修复效应、诱变效应、分裂抑制及溶原菌释放噬菌体等。细胞癌变也可能与应急反应有关。应急反应诱导切除和重组修复酶系,还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加快修复,避免死亡,但提高了变异率。单链DNA诱导重组蛋白A,可水解Lex A蛋白,使一系列基因得到表达,如RecA、UvrABC、SOS修复所需的酶等,产生应急反应。应急反应可作为致癌物的简易检测方法。采用缺乏修复系统、膜透性高的E.coli突变株,并添加鼠肝匀浆液。 六、Ada蛋白 也叫适应性蛋白,可识别甲基化的DNA,将甲基转移到自身的半胱氨酸上,不可逆,故称“自杀修复”。可修复磷酸及鸟苷上的甲基。 七
15、、真核细胞修复特点1. 多聚腺苷酸核糖化:由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催化,用NAD合成并转移到相应蛋白上。可增加一些修复酶的活性,如连接酶。2. 转录修复偶联:转录时,若模板链损伤,则转录暂停,转录因子TFIIS使聚合酶退回,CSA/CSB及TFIIE召集修复。若DNA双链损伤,则模板链优先修复。 RNA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转录一、 定义(一) 转录单位(二) 启动子(promoter)(三) 终止子(terminator)二、 RNA聚合酶(一) 酶的特性:以4种NTP为底物,需模板和镁离子,合成方向也是53,但不需要引物。(二) 酶的分类:1. 噬菌体的RNA聚合酶结构简单,是单链蛋白,功
16、能也简单。2. 细菌则具有复杂的多亚基结构(450Kd),可识别并转录超过1000个转录单位。3. 真核生物的酶有多种,根据a鹅膏蕈碱(环状8肽,阻断RNA延伸)的抑制作用可分为三类:聚合酶A对它不敏感,分布于核仁,转录核糖体RNA;聚合酶B对低浓度敏感,存在于核质,转录信使RNA;聚合酶C位于核质,对高浓度敏感,转录小分子量RNA,如转运RNA、5SRNA等。各种RNA聚合酶都是由10-15种不同亚基组成的多亚基复合物。4. 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RNA聚合酶,结构简单,能合成所有种类RNA。(三) 酶的构成:大肠杆菌的全酶有5个亚基(2),含2个锌。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结合模板,亚基称为起始因
17、子,可使RNA聚合酶稳定地结合到启动子上。称为核心酶。亚基在不同菌种间变动较大,而核心酶比较恒定。酶与不同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不同,不同启动因子可识别不同的启动子。70识别启动子共有序列,32识别热休克基因,60在氮饥饿时起作用。通过随机移动起作用,不需解链。(四) 模板:以完整双链DNA为模板,其中仅一条链可转录。转录时局部解链,转录后DNA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所以DNA是全保留的。三、 转录过程分为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起始包括对双链DNA特定部位的识别、局部(17bp)解链以及在最初两个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第一个核苷酸掺入的位置称为转录起点。起始后起始因子离开,核心酶构象改变,沿模板
18、移动,转录生成杂交双链(12bp),随后DNA互补链取代RNA链,恢复DNA双螺旋结构。延伸速度为50nt/s,酶移动17nm。错误几率为10-5。聚合酶到达终点时,在终止辅助因子的帮助下停止反应,酶和RNA链脱落,转录结束。四、 启动子和转录因子(一) 定义:酶识别、结合、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强启动子2秒钟启动一次转录,弱启动子10分钟一次。(二) 原核生物:大肠杆菌在起点上游约10碱基对处有保守序列TATAAT,称为pribnow box,有助于局部解链。在其上游还有TTGACA,称为35序列,提供RNA聚合酶识别的信号。(三) 真核生物:复杂,差异较大。1. 信使RNA的启动子通常
19、有三个保守区,25到30有TATA框,是解链位置,并决定转录起点;75位置有CAAT框,与RNA聚合酶的结合有关;更上游还有GC框,某些转录因子可结合。后两个称为上游因子,对转录起始频率有较大影响。2. 小RNA的启动子在转录区内部,有一些辅助因子帮助RNA聚合酶识别。五、 终止子和终止因子(一) 定义(二) 所有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在终点之前都有一个回文结构,可使酶减慢移动或暂停合成。大肠杆菌有两类终止子:1. 简单终止子,回文区有一段富含GC对的序列,回文后有寡聚尿苷。2. 依赖的终止子,必须在有因子时才能发挥作用,不含GC对,也无寡聚尿苷。因子是蛋白质,可与酶作用,释放RNA,并使酶脱离。(
20、三) 某些因子可使酶越过终止子继续转录,称为通读。常见于某些噬菌体的时序控制,早期基因与晚期基因以终止子相隔,早期基因产生抗终止因子,使发生通读以表达晚期基因。六、 转录的调控(一) 遗传信息的表达有时序调控和适应调控,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关键环节,因为这是表达的第一步。转录调控主要发生在起始和终止阶段。(二) 操纵子是细菌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单位,有正调节和负调节因子。阻遏蛋白的作用属于负调控。环腺苷酸通过其受体蛋白(CRP)促进转录,可促进许多诱导酶的合成。操纵子可构成综合性调控网络,如SOS反应等。对终止子也有调控作用,如衰减子。(三) 真核生物不组成操纵子,而是通过激素、生长因子等进行调控。某
21、些DNA序列对转录起增强作用,称为增强子 第二节 转录后加工一、 原核生物(一) 核糖体RNA:大肠杆菌共有7个核糖体RNA的转录单位,每个转录单位由16S、23S、5SRNA和若干转运RNA基因组成。16S和23S之间常由转运RNA隔开。转录产物在RNA酶III的作用下裂解产生核糖体RNA的前体P16和P23,再由相应成熟酶加工切除附加序列。前体加工时还进行甲基化,产生修饰成分,特别是a-甲基核苷。N4,2-O二甲基胞苷(m4Cm)是16S核糖体RNA特有成分。5S核糖体RNA一般无修饰成分。(二) 转运RNA:有60个基因,其加工包括:1. 内切酶在两端切断,大肠杆菌RNA酶P是5成熟酶2
22、. 外切酶从3修剪,除去附加顺序。RNA酶D是3成熟酶3. 3端加上CCAOH,由转运RNA核苷酰转移酶催化,某些转运RNA已有,切除附加序列后即露出。4. 核苷的修饰:修饰成分包括甲基化碱基和假尿苷,修饰酶具有高度特异性。甲基化对碱基和序列都有严格要求,一般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三) 信使RNA:细菌多数不用加工,转录与翻译是偶联的。也有少数多顺反子信使RNA必须由内切酶切成较小的单位,然后翻译。如核糖体大亚基蛋白与RNA聚合酶的b亚基基因组成混合操纵子,转录后需经RNA酶III切开,各自翻译。因为RNA聚合酶的合成水平低得多,切开有利于各自的翻译调控。较长的RNA会产生高级结构,
23、不利于翻译,切开可改变其结构,从而影响其功能。二、 真核生物(一) 核糖体RNA:基因拷贝数多,在几十到几千之间。基因成簇排列在一起,由RNA聚合酶I转录生成一个较长的前体,哺乳动物为45S。核仁是其转录、加工和装配成核糖体的场所。RNA酶III等核酸内切酶在加工中起重要作用。5SRNA基因也是成簇排列的,由RNA聚合酶III转录,经加工参与构成大亚基。核糖体RNA可被甲基化,主要在核苷2羟基,比原核生物甲基化程度高。多数核糖体RNA没有内含子,有些有内含子但不转录。(二) 转运RNA:由RNA聚合酶III转录, 加工与原核相似,但3端的CCA都是后加的,还有2-O-甲基核糖。(三) 信使RN
24、A: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以单个基因为转录单位,但有内含子,需切除。信使RNA的原初转录产物是分子量很大的前体,在核内加工时形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nRNA)。其加工过程包括:1. 5端加帽子:在转录的早期或转录终止前已经形成。首先从5端脱去一个磷酸,再与GTP生成5,5三磷酸相连的键,最后以S-腺苷甲硫氨酸进行甲基化,形成帽子结构。帽子结构有多种,起识别和稳定作用。2. 3端加尾:在核内完成。先由RNA酶III在3端切断,再由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加尾。尾与通过核膜有关,还可防止核酸外切酶降解。3. 内部甲基化:主要是6-甲基腺嘌呤,在hnRNA中已经存在。可能对前体的加工
25、起识别作用。三、 RNA的拼接(一) 转运RNA的拼接:由酶催化,酶识别共同的二级结构,而不是序列。通常内含子插入到靠近反密码子处,与反密码子配对,取代反密码子环。第一步由内切酶切除插入序列,不需ATP;第二步由RNA连接酶连接,需要ATP。(二) 四膜虫核糖体RNA的拼接:某些四膜虫26S核糖体RNA基因中有一个内含子,其拼接只需一价和二价阳离子及鸟苷酸或鸟苷存在即可自发进行。其实质是磷酸酯的转移反应,鸟苷酸起辅助因子的作用,提供游离3羟基。(三) 信使RNA: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核基因的内含子属于第二类内含子,左端为GT,右端为AG。先在左端切开,产生的5末端与3端上游形成5,2-磷酸二酯
26、键,构成套索结构。然后内含子右端切开,两个外显子连接起来。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形成不同的信使RNA。 第三节RNA的复制一、 噬菌体QbRNA的复制 其RNA是单链,正链,侵入大肠杆菌后立即翻译,产生复制酶的b亚基,与宿主的三个亚基(为核糖体蛋白,、均为肽链延长因子)构成复制酶,进行复制。先以正链为模板合成负链,再根据负链合成正链。合成负链时需要宿主的两个蛋白因子,合成正链则不需要,所以可大量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合成受RNA高级结构的调控。二、 病毒RNA复制的主要方式(一) 病毒含正链RNA,先合成复制酶,复制后合成其他蛋白质进行装配。如噬菌体Qb及灰质炎病毒。(二) 病毒含负链和复制酶,先
27、合成正链,再合成病毒蛋白和复制病毒RNA。如狂犬病毒。(三) 病毒含双链RNA和复制酶,如呼肠孤病毒。先复制正链,再翻译成病毒蛋白,最后合成负链,形成双链RNA分子。(四) 致癌RNA病毒:如白血病病毒和肉瘤病毒,先逆转录生成DNA前病毒,再转录、翻译。 第四节 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一、 碱基类似物 有些人工合成的碱基类似物能干扰和抑制核酸的合成。作用方式有以下两类:(一) 作为代谢拮抗物,直接抑制核苷酸生物合成有关酶类。如6-巯基嘌呤进入体内后可转变为巯基嘌呤核苷酸,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可作为抗癌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等。此类物质一般需转变为相应的核苷酸才能表现出抑制作用。(二) 进入核酸
28、分子,形成异常RNA或DNA,影响核酸的功能并导致突变。5-氟尿嘧啶类似尿嘧啶,可进入RNA,与腺嘌呤配对或异构成烯醇式与鸟嘌呤配对,使A-T对转变为G-C对。因为正常细胞可将其分解,而癌细胞不能,所以可选择性抑制癌细胞生长。二、 DNA模板功能抑制物(一) 烷化剂:带有活性烷基,能使DNA烷基化。鸟嘌呤烷化后易脱落,双功能烷化剂可造成双链交联,磷酸基烷化可导致DNA链断裂。通常有较大毒性,引起突变或致癌。(二) 放线菌素类:可与DNA形成非共价复合物,抑制其模板功能。包括一些抗癌抗生素。(三) 嵌入染料:含有扁平芳香族发色团,可插入双链DNA相邻碱基对之间。常含丫啶或菲啶环,与碱基大小类似,
29、可在复制时增加一个核苷酸,导致移码突变。如溴乙啶。三、 RNA聚合酶抑制剂(一) 利福霉素:抑制细菌RNA聚合酶活性。(二) 利链菌素:与细菌RNA聚合酶b亚基结合,抑制RNA链的延长。(三) a-鹅膏蕈碱:抑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概述一、 遗传密码(一) 定义:密码子、遗传密码字典(二) 基本特性1. 无标点:是连续阅读的,若插入或删除一个碱基,会使以后的读码发生错误,称为移码。2. 一般不重叠:只有少数基因的遗传密码是重叠的。3. 简并性:多数氨基酸有几个不同的密码子,只有色氨酸和甲硫氨酸仅一个密码子。编码相同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简并性可减少有害突变,
30、也使DNA的碱基组成有较大的变化余地,在物种的稳定性上起一定作用。4. 摆动性:密码子的专一性主要由头两位碱基决定,第三位不重要,称为摆动性。反密码子上的I可与U、A、C配对,G可与U配对。5. UAG,UAA,UGA不编码氨基酸,作为终止密码子,只能被肽链释放因子识别。AUG是起始密码子。6. 通用性:在各种生物中几乎完全通用,但发现线粒体有所不同,如人线粒体中UGA编码色氨酸。二、 核糖体(一) 结构1. 核糖体RNA:有很多双螺旋区,16S在识别起始位点中起重要作用。2. 核糖体蛋白:多数为纤维状,极少数球状。3. 结构模型:椭圆球状,两亚基结合面上有较大空隙,蛋白质的合成在此进行。大亚
31、基上有两个转运RNA位点:氨酰基位点(A)和肽酰基位点(P),还有一个水解GTP的位点。两个亚基的接触面上有信使RNA结合位点,核糖体上还有许多蛋白因子结合位点。(二) 多核糖体:由一个信使RNA与一些单个核糖体结合而成,呈念珠状。这样可以同时合成许多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6个以上的多核糖体具有稳定的结构。 第二节 翻译的过程一、 准备(一) 肽链的合成是由氨基端向羧基端进行的,速度很快,大肠杆菌每秒可聚合20个氨基酸。信使RNA是从5向3翻译的。(二) 氨基酸的活化:由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分两步:1. 形成氨基酸AMP酶复合物:氨基酸的羧基与5磷酸形成高能酸酐键而活化。2. 转移:氨基
32、酸转移到转运RNA3末端,与3或2羟基结合。总反应为: 氨基酸tRNAATP=氨酰tRNAAMPPPi 此酶专一性很高,只作用于L-氨基酸,每种氨基酸都有一个专一的酶。酶有校对机制,一方面对转运RNA有专一性,另一方面还有水解位点,可水解错误酰化的氨基酸。(三) 转运RNA的作用:起接头作用,根据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去向。转运RNA反密码子的某些突变可抵销一些有害突变,称为校正突变。二、 肽链合成的起始(一) 起始信号:起始密码子是AUG,其上游约10个核苷酸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可与16S rRNA的3端互补,与起始有关。(二) 起始复合物的形成:1. 起始氨基酸:是N-甲酰甲硫氨酸,其转运
33、RNA也有所不同,称为tRNAf,与甲硫氨酸结合后被甲酰化酶以甲酰四氢叶酸甲基化,生成fMet-tRNAf。2. 30S起始复合物:信使RNA先与小亚基结合,在起始因子3(IF3)的参与下形成mRNA-30S-IF3复合物,然后在IF1和IF2参与下与fMet-tRNAf和GTP结合,并释放IF3,形成30S起始复合物。3. 30S起始复合物与大亚基结合,水解GTP,释放IF1和IF2,形成70S起始复合物。此时转运RNA占据肽酰位点,空着的氨酰位点可接受另一个转运RNA,为肽链延长作好了准备。三、 肽链的延伸(一) 转运RNA进入氨酰位点:需ATP和两种延伸因子参加。EFTu与GTP结合,再
34、与转运RNA形成复合物,才能与起始复合物结合。然后释放出EFTu-GDP,与EFTs和GTP反应,重新生成EFTu-GTP,参加下一轮反应。EFTu水解GTP前后构象不同,错误的转运RNA会离去,而正确的则与两种状态都有强相互作用。EFTu-GDP离去之前不能形成肽键,它停留的时间越长,错误的转运RNA被排除的几率越大。这是翻译的限速步骤。(二) 肽键的形成:肽酰基转移到氨酰位点,同时形成肽键。需大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和钾离子参加。肽酰位点的转运RNA成为空的。嘌呤霉素的结构与氨酰tRNA类似,可形成肽酰嘌呤霉素,易脱落,使合成中断。(三) 移位:指核糖体沿信使RNA移动一个密码子。原肽酰位点的
35、转运RNA离开,肽酰tRNA进入肽酰位点。需GTP和延伸因子G(EFG),也叫移位酶。GTP的水解使EFG释放出来。延伸与移位是两个分离的独立过程。四、 终止(一) 终止信号的识别:有三种蛋白因子:RF1识别UAA、UAG,RF2识别UAA、UGA。RF3协助肽链释放。(二) 肽链释放:释放因子使肽酰转移酶水解并释放转运RNA,然后核糖体离开,IF3使核糖体解离,并与小亚基结合,以防重新聚合。五、 真核生物的合成(一) 核糖体:更大,为60S和40S。(二) 起始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但其转运RNA无TC序列。(三) 起始信号:密码子为AUG,无富含嘌呤的序列。因为是单顺反子,只有一个起点,所以
36、小亚基先与帽子结合,向3端移动寻找即可。(四) 起始复合物:80S,起始因子(eIF)有多种。需GTP和ATP。(五) 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EF1a相当于EFTu,EF1bg相当于EFTs。终止因子(eRF)称为信号释放因子。(六) 蛋白激酶参与调节:可使eIF2磷酸化,抑制下一轮起始,小亚基不能与转运RNA结合,翻译受抑制。只有脱磷酸后才能重新起作用。缺乏血红素时即激活蛋白激酶,抑制血红蛋白合成。六、 抑制剂:白喉毒素可使移位酶(EF2)ADP-核糖化,抑制真核生物的移位作用。亚胺环己酮只作用于80S核糖体,抑制真核生物的翻译。氯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只作用于原核生物,链霉素
37、、新霉素、卡那霉素与小亚基结合,引起错读。 第三节 多肽的运输和加工一、 信号肽(一) 特点:长度为1326个残基,氨基端至少有一个碱性残基,中部有1015个残基的疏水肽段,羧基端有信号肽酶酶切位点。一般位于新生肽的氨基端,某些位于多肽的中部。(二) 功能:信号肽合成后被信号识别体(SRP)识别。信号识别体与核糖体结合,使肽链延伸暂停,将核糖体带到内质网,形成粗糙内质网。这里合成溶酶体蛋白、分泌蛋白和构成质膜骨架的蛋白。信号识别体与内质网上的停泊蛋白结合,将核糖体送入多肽移位装置,信号识别体被释放,肽链继续延伸。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小腔。二、 在内质网的修饰 多肽在内质网的修饰包括信号肽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高级结构的折叠及核心糖化。在内质网中以长萜醇磷酸酯为载体合成核心糖链,然后转移到蛋白质的天冬酰胺或丝氨酸、苏氨酸上。三、 高尔基体的作用 高尔基体可对核心糖链进行修饰和调整,称为末端糖化。多肽在此根据各自的结构进行分类,被运往溶酶体、分泌粒和质膜等目的地。四、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的合成 他们可编码全部RNA,但所需的蛋白多数由核基因组编码,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这些蛋白含有线粒体定向肽或叶绿体转移肽,起信号肽的作用。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