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共3页).doc
《第七讲-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讲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系统可靠性:系统的故障模型、可靠性模型和组合模型等计算;计算公式、概念和评价标准性能评价方法软件容错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度:系统的可靠度R(t)是指在t=0时系统正常的条件下,系统在时间区间0,t内能正常运行的概率。可用度:系统的可靠度A(t)是指系统在时刻t可运行的概率。可维度:系统的可维度M(t)是指系统失效后,在时间间隔t内可被修复的概率。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可靠度为R(t)的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定义为从t=0时到故障发生时系统的持续运行时间的期望值,则如果,则MTTF=1/;为失效率,是指器件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
2、发生失效的预期次数,假设为常数。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可用度为A(t)的系统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设A1(t)是在风险函数Z(t)=0且系统初始状态为1状态的条件下A(t)的特殊情况,则。设修复率(t)= ,是指单位时间内可修复系统的平均次数,则MTTR=1/。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对于可靠度服从指数分布的系统,从任一时刻t0到达故障的期望时间都是相等的,有MTBF=MTTR+MTTF。系统的可靠性计算常见的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有:串联系统:设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为R1,R2,Rn,则系统的可靠性R=R1*R2*Rn;串联的子系统越多,系统的可靠性越低。如果系统的各
3、个子系统的失效率分别为1,2,n,则系统的失效率=1+2+n。并联系统:设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为R1,R2,Rn,则系统的可靠性R=1-(1-R1)*(1-R2)*(1-Rn),并联的子系统越多,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如果所有的子系统的失效率为0,则系统的失效率为;在并联系统中只有一个子系统是真正需要的,其余n-1个子系统称为冗余子系统。模冗余系统:m模冗余系统由m个(m=2n+1)相同的子系统和一个表决器组成,经过表决器表决后,m个子系统中占多数相同结果的输出作为系统的输出。在m个子系统中,只要有n+1个以上子系统能正常工作,系统就能正常工作,输出正确结果。如果所有的子系统的可靠性为R0,
4、则m模冗余系统的可靠性R为。性能评价方法时钟频率法: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器速度;相同体系结构的机器,主频越高,速度越快。由于体系结构的不同、指令系统的不同、各指令使用的机器周期的不同,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仅仅是对各种指令执行速度加权后的平均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程序执行的速度。指令执行速度法:表示机器运算速度的单位是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有峰值MIPS、基准程序MIPS和以特定系统为基准的MIPS。用来衡量计算机的科学计算速度,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速度),有峰值MFLOPS和以基准程序测得的MFLOPS;可用于比较和评价在同一系统上求解同一问题的不同算法的性能,已
5、可用于在同一源程序、同一编译器以及相同的优化措施,在同样运行环境下以不同系统测试得到的浮点运算速度;但没有考虑运算部件与存储器、I/O系统等速度之间相互协调等因素。等效指令速度法:通过各类指令在程序中所占比例进行计算得到。若各类指令的执行时间为ti,则等效指令的执行时间,n为指令类型数;由于没有考虑数据的长度、高速缓存的命中率、流水线的效率导致的不固定的指令执行时间,采用等效指令速度法可能会偏离实际。数据处理速率法(PDR):采用计算PDR值的方法来衡量机器性能,PDR值越大,机器性能越好;PDR与每条指令和每个操作数的平均位数以及每条指令的平均运算速度有关;PDR值主要对CPU和主存储器的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系统配置 性能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