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科级).doc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科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科级).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科级)医院感染管理科修订 目 录1.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2. 手卫生管理制度3.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4.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5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6.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制度7.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上报程序8.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9.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10.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制度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
2、。一、 控制措施1、置管前(1)严格掌握导尿管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
3、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3、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
4、液逆流。(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
5、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12)医务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监督、处罚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到科室监督导管相关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 科室不执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控制措施的,将扣除科室当月医疗质量分,同时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应条款进行处罚
6、,没有认真落实相关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由科室承担相应的责任。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是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一、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报告制度1. 科室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血管内导管的正确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
7、控制措施等相关操作规程。置管后应追踪观察,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若发现感染患者则须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至医院感染管理科。2. 护理部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二、控制措施 1、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
8、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2、置管后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
9、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
10、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留置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三、监督、处罚科室不执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措施的,将扣除科室当月医疗质量分,同时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应条款进行处罚,没有认真落实相关控制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由科室承担相应的责任。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一、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二、 科室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设置流动水洗手,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11、,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盛放皂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三、 遵循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四、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五、 禁止佩戴手部饰物,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医务人员遵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卫生 消毒,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六、 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一人一用一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配备计时装置。
12、七、 每季度对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的致病微生物的监测。八、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细菌菌落数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细菌菌落数5cfu/cm2.。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一、必须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监测时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二、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
13、检出任何微生物。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三、对消毒、灭菌物品应同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四、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应对手术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室、输血科、微生物实验室等重点医院感染控制的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卫生学标准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五、采用各临床医
14、技科室自行采样监测和院感办定期采样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六、各科室应及时对采样监测结果进行登记、汇总、分析:对不达标之处要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整改后复查,直至合格为止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以避免以后类似情况发生,确保消毒灭菌质量和环境卫生学达标。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按照工作流程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二、做好有关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等专业培训工作,提高全体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三、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规定,对医疗废物严格实施分类管理。四、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
15、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五、盛放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应有警示标志,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六、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七、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做毁形处理。八、 禁止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九、 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十、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在48小时内上报县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环保
16、部门。十一、 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定期消毒和处理 ;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十二、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洗消毒十三、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十四、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实行责任制。责任人、管理人及从事医疗废物日常工作的人员应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十五、 本规定未涉及的,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
17、ultidrug-Resistant 0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为进一步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管理 核心 制度 科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