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2022新版).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2022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教案(共8课)(2022新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理解植物各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后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第12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和“种植凤仙花”,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在实际种植中体会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第37课“种子长出了根”“茎和叶”“凤仙花开花了”“果实和种子”与“种子的传播”,追随植物生长发育
2、的过程,按照植物长出新器官的顺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功能。第8课“凤仙花的一生”,是对凤仙花一生生长变化的总结,也是对整个单元学生亲历的科学实践过程的总结。植物会长高、长大,许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结果,这样一些事实,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但还不曾去深入地探究。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学生本身就对植物世界充满好奇,美丽的凤仙花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大多数学生的种植经验不足,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教师要给予关注和指导,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种植成就感,为接下来
3、对植物的研究奠定基础。1.根据教情,与其他单元的教学交叉进行。凤仙花的生长受气温、降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师在进行“种植凤仙花”探究活动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季节特点调整教学进程;另外一方面,凤仙花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教师可按具体生长情况做适当调整,如把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穿插到第二、三单元中间,以保证合理、有序地完成本学期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2.根据学情,督促、帮辅、激励等适时跟进。凤仙花生长周期约为150240天,周期较长,学生在观察凤仙花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教学间隔过长,学生遗忘作业;意外状况频出,学生难以坚持;作业本身难度高,学生易受挫;评价
4、、激励不当,学生无动力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提醒、督促学生观察凤仙花;鼓励学生出现意外状况时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不要轻易放弃;作业按照难度分层布置,为学生进步提供“脚手架”;前置激励计划,适时跟进。第1课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的种子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种子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2.知道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3.知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是由胚发育来的,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科学探究目标1.能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2.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5、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3.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4.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种子内部结构产生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植物的种子,知道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难点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知道种子内部每部分的生长情况。【教学准备】学生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花生等其他植物种子、放大镜、镊子、白纸、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种子萌发的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问: (教学提示:出示蚕豆、花生、
6、玉米等不同植物种子的图片。)这些是什么?(预设:蚕豆、花生、玉米)2.讲解:大家的回答都正确,科学上我们把它们叫作种子。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3.提问:在春天,把这些种子播种到土里会怎么样?(预设:会发芽;会长大;会慢慢长成一棵新的植物;)4.揭题:小小的种子为什么可以发育成全新的植物?这和它的形态与结构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种子的奥秘。(板书: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设计意图认识种子之前,首先让学生知道种子属于植物体的器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种子与新植物体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种子结构特征的欲望。种子:种子植物所特有的器官,由雌蕊子房内的胚珠发育形成,包括种皮和
7、胚。有的种子内部有胚乳。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1.提问:这些种子都一样吗?(预设:不一样。)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这些种子的外部形态呢?(预设: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2.活动:给学生分组发放蚕豆、花生、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用眼、鼻、手等感觉器官从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表面光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3.追问:蚕豆种子的外部形态是怎样的?(预设:棕褐色或青绿色,肾形,表面光滑且硬。)花生种子呢?(预设:浅红色,椭圆形,光滑且硬。)凤仙花种子呢?(预设:黑褐色,椭圆形,粗糙且硬。)4.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探索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1.过渡:种
8、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它们的内部结构有什么奥秘吗?2.活动:引导学生猜测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将自己的猜测以简图形式画在学生活动手册中。3.提问:大家的猜测各不相同,那种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教学提示:给每个小组发一粒干蚕豆、一粒用水浸泡至膨胀的蚕豆、一张白纸和一个放大镜。)大家认为怎样观察能更方便地比较这两粒蚕豆呢?(预设:将白纸对折,把两粒蚕豆分别放在对折线两侧进行观察。)4.追问: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它们外面都有“皮”包裹着;“皮”上都有一块像伤疤一样的斑痕;浸泡过的蚕豆膨胀了;)5.讲解:大家观察到的种子外层的皮叫作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疤痕样的部分叫作种
9、脐。6.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完成活动帮助卡7.交流:组织学生分组汇报各组的观察记录,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8.讲解:蚕豆种子里有两片“豆瓣”,叫作子叶,其内部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为种子萌发提供所需的养分。子叶的连接处上面尖尖的结构叫作胚根,会发育成植物的根;下面小齿状的结构叫作胚芽,会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叫作胚轴。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共同组成了植物的胚。探索三:观察更多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1.过渡:我们刚才观察的是蚕豆种子,那么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会是怎样的呢?(教学提示:出示玉米、花生等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图。)2.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预设:花生种
10、子和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相似,都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这些种子都有种皮和胚;)3.小结: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子外部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内部结构都基本相同,一般都有种皮和胚的结构。通过猜测、绘图、解剖等途径,观察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并初步理解胚可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研讨汇报种皮:种子外层的皮,一般由胚珠的珠被发育形成,具有保护胚的作用。三、拓展与小结1.小结: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种皮保护种子,胚能发育成新植株,其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提供营养。2.拓展:种子除了能发育成新的植株,还能用于艺术创作呢!(教学提示:课件出示种子贴画,并播放制作视频。)你们学会了吗?请在课后
11、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创作一幅种子贴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身边更多的植物种子,做种子贴画是将科学学习拓展.到艺术领域,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进一步激发学生收集更多植物种子的兴趣,丰富学生对种子多样性的认识。【教学后记】第2课 种植凤仙花【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2.能利用种植杯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3.能制订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种子萌发过程产生探究的兴趣。2.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
12、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知道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难点制订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并进行长期观察和记录。【教学准备】学生种植材料(花盆、土壤、凤仙花种子、水、小铲子、小石头)、透明杯、卫生纸、蚕豆(或黄豆)种子、大白纸。教师播种活动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问: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很多植物的种子,谁能说说植物种子都有哪些结构?(预设:种皮和胚;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种子的哪一部分能发育成植物?(预设:胚。)2.追问: (教学提示:出示本课首页的幼苗图片。)你们认为种子是如何发育成一株幼苗的呢?(预设:先种到土里,再浇水、晒太阳。)那所
13、有的种子都能萌发、长成新植物吗?(预设:不一定,有的种子可能坏了,还可能没有合适的生长条件。)3.揭题: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播种后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从本次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种植凤仙花,并观察它是如何生长变化的。(板书:种植凤仙花)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幼苗图片来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播种:又称撒种,指将植物的种子种入土壤中,是栽培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方式。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种植凤仙花(选种、播种)1.提问:大家知道播种时放多少土、种子埋多深才能使种子更容易成活吗?(预设:不知道。)2.过渡:为了让种子的成活率更高,我们
14、先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学习如何正确播种吧!3.演示:播放播种活动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4.活动:发放凤仙花种子和播种材料,指导学生动手播种凤仙花种子。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掌握选种标准,学习播种方法,提高学生播种的成功率,为后续的观察活动打好基础。探索二:设计制作种植杯1.过渡:刚才各个小组都将凤仙花的种子种入了土壤中,也就是说大家都完成了凤仙花种子的播种。种子在土壤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预设:会长出根;会发芽;会变大膨胀;)2.讲解:种子在土壤中吸水后,种皮会膨胀软化,胚的体积增大并突破种皮,胚根先开始发育成根,胚芽再发育成茎和叶,这个过程叫作种子萌发。3.提问:那我们要怎
15、样才能观察到种子萌发呢?(预设:将种子种在透明的花盆里。)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制作种植杯。5.提问:种子种到土壤里就一定会萌发吗?(预设:不一定。)你们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吗?(预设: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6.讲解:种子从萌发到长成一棵完整的植物都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其中,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不需要阳光。通过制作种植杯,使学生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探索三:制订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1.过渡:植物的生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我们种下去的凤仙花种子成活变成幼苗了,它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预设:会长高
16、;会长出叶子;会开花、结果。)2.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录?(预设:拍照、文字、绘画等。)3.追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观察植物的变化了,为了能让同学们在种植过程中更方便记录获取的信息,请大家分组合作,制订一份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大家认为,计划表中应该包含哪些观察内容呢?(预设:植株高度、植物的颜色、生长情况等。)4.活动:出示计划表雏形,引导学生讨论并完善计划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思考并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明确怎样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学会制订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养成坚持观察的良好习惯。研讨汇报三、拓展与小结1.过渡:本次课,我
17、们选择了凤仙花和蚕豆进行种植活动,它们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植物能用自己的根、茎或叶来繁殖后代,如土豆、红薯、天竺葵等。(教学提示:出示土豆、红薯、天竺葵繁殖图片。)2.布置任务:请大家回家后,选择一些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3.小结:植物的世界还有更多丰富的知识和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坚持观察和记录!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关于植物繁殖方式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除种子繁殖之外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教学后记】第3课 种子长出了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最后长成幼苗,根总是向下生长。2.
18、知道根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固定植物,维持植物生存。3.知道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2.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3.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1.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2.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知道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难点通过实验验证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大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水、红墨水、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学生活动
19、手册。教师种子萌发过程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播种,大家种在种植杯中的蚕豆种子和种在花盆中的凤仙花种子萌发得怎么样了呢?(预设:种子发芽了,还长出了根;种子发芽了,但是没能成活;种子没有发芽。)2.揭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有的种子没有萌发或萌发后没有成活呢?萌发了的种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种子长出的根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根的作用。(板书:种子长出了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的认知,并将话题聚焦到种子萌发的过程。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提问:许多同学
20、种下的种子都发芽了,你们观察到了它们发芽的过程了吗?(预设:观察到了。)种子萌发先长出什么?后长出什么?(预设:先长出根,后长茎和叶。)2.追问:根生长的方向是怎样的?(预设:总是向下生长。)茎生长的方向又是怎样的?(预设:总是向上生长。)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种子萌发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教学提示:播放种子萌发过程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3.小结:(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8四幅种植杯中种子发芽的图片。)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一个小芽,这个小芽叫作根芽。根芽先向下生长,逐渐长大形成根;然后另一端向上生长,逐渐形成茎并长出叶。无论种脐朝向哪个方向,最后根总是向下生长、茎总是向上生长,并且
21、根生长的速度很快。4.过渡:你们知道根是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吗?(预设:胚根。)那么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继续探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在自己的种植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并出示种子萌发的过程图,为学生理解土壤中的种子萌发提供“脚手架”。探索二:推测并证明根的作用1.提问: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预设: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总是先向下长出根,下方有什么呢?(预设:有浇过的水。)由此,你们推测根有什么作用?(预设:吸收水分。)2.布置任务:你们打算怎么证明自己的推测呢?请大家分组讨论证明各自推测的实验方法。3.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实验方法,分发材料,指导学生
22、分组实验。4.提问:试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预设:在不断下降。)每天变化了多少?(预设:每天下降0.3厘米左右。)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5.小结: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土壤中除了有水分,还有无机盐等养料,因此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养料,以此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设计意图基于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并且根总是向下生长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推测根的作用,培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提出假设的能力。再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推测,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研讨汇报芽: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部分。三、拓展与
23、小结1.提问: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9六种植物的图片。)大家都见过这些植物吗?(预设:都见过;没见过胡杨。)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根,能发现有什么不同吗?(预设:凤仙花的根有一个较粗较长的主根,葱和仙人球的根像胡须,浮萍的根短而小,榕树和胡杨的根粗而长。)2.讲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和特征有所不同。像凤仙花的根这样,由明显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像葱的根这样,主根和侧根区别不明显,呈胡须状的根系叫须根系。一般来说,高大的植物往往比矮小的植物根系发达,木本植物往往比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干旱缺水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根系更发达。3.提问:(教学提示: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的生长变化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植物 生长 变化 教案 2022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