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CC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ICCPICC并发并发症的预症的预防及处理防及处理置管后置管后2-2-1010天天0 0级级 无症状无症状1 1级级 穿刺部位出现红斑,伴随或不伴随疼痛穿刺部位出现红斑,伴随或不伴随疼痛2 2级级 穿刺部位出现红斑及疼痛穿刺部位出现红斑及疼痛,和和/或水肿或水肿3 3级级 穿刺部位疼痛及出现红斑,形成条状痕穿刺部位疼痛及出现红斑,形成条状痕/纹,可触及纹,可触及 的的静脉索静脉索4 4级级 穿刺部位疼痛及出现红斑,形成条状痕穿刺部位疼痛及出现红斑,形成条状痕/纹,可触及纹,可触及的的静脉索长度静脉索长度2.5cm2.5cm,有脓液流出,有脓液流出红斑、散在丘疹,轻度瘙痒(5 55cm5cm以
2、内以内)轻度轻度中度中度皮肤瘙痒感加重,有水泡,但无皮肤破损(5 55cm5cm以以上上)瘙痒难忍,糜烂、渗出、皮肤破溃等,(101010cm10cm以以上上)重度重度原因:1、性别因素:女男2、过敏体质3、季节因素4、贴膜黏胶、导管过敏5、消毒剂未完全待干6、贴膜通透性差预防:1、加强评估2、夏季增加换药频率3、合理选择敷贴和消毒剂4、合理饮食,注意生活起居,忌食辛辣食物5、正确维护处理:1、对酒精或安尔碘过敏者,用碘伏2、地塞米松+庆大湿敷3、抗过敏治疗(请皮肤科会诊,使用抗组胺类、激素、非特异性脱敏治疗进行全身治疗)4、更换透气纱布或无纺布敷贴临床表现:无法抽到回血,输液时滴速明显变缓或
3、不滴原因:原因:(一)非凝血性阻塞(1)导管扭曲打折。(2)两种或以上药物发生不相容,药物结晶沉积及脂类阻塞,如长时间输注化疗药物、PN(肠外营养液)或泵入药物未及时冲管。(3)导管异位。(4)导管尖端紧贴血管壁。(5)未做到脉冲式正压封管或封管不规范导致药物残留在接头处或导管内残留。原因:原因:(二)凝血性阻塞(1)封管不正确导致血液返流在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纤维血栓。(2)导管回血未及时冲管。(3)从导管抽血后未彻底冲管。(4)纤维蛋白鞘形成。处理措施:(1)检查导管是否打折。(2)X线检查确定导管的走行及尖端位置。(3)取下无菌输液接头,用10ml或以上的注射器回抽血凝块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4、。(4)勿暴力冲管,避免发生导管破裂或栓塞。(5)遵医嘱使用药物溶栓,具体方法:取下原输液接头,使用三通管,一侧接含5000 U/ml的尿激酶溶液的10 ml以上的注射器,另一侧接10 ml以上的空注射器,通过负压,尿激酶自动进入导管内溶解凝固的血液,保留1020分钟,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重复进行。尿激尿激酶酶20ml空注射器1ml1ml生理盐水含生理盐水含50005000单位尿激酶,负压抽吸单位尿激酶,负压抽吸, ,禁止直接推禁止直接推注注预防措施:(1)置管后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位置,有无打折、盘绕或其他异常情况。(2)根据病人病情需要,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凝剂。插
5、管时和置管后可用肝素盐水(10 U/ml)预冲和封管,防止回血和纤维蛋白鞘附着于导管壁。(3)加强对导管的维护,护士掌握正确的脉冲正压封管方法,正确使用正压接头防止导管回血,预防阻塞。正确冲封正确冲封管管(4)静脉输液时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5)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导管受压、打折或与导管接头脱开造成导管内回血凝固,长期输注含脂肪乳、胃肠外营养液、血液制品等黏稠度高的液体时应每68小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一次,减少该物质在导管内的残留。(6)长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护士应规范导管的维护,嘱患者肢体适度活动。处理处理: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弹力绷带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选择肘关
6、节上或者下两横指的位置进针选择肘关节上或者下两横指的位置进针避免导管直穿刺进血管,最好穿刺针皮下走一避免导管直穿刺进血管,最好穿刺针皮下走一小段再进血管小段再进血管6.穿刺点渗液6.穿刺点渗液临床表现:穿刺孔周围有渗液流出敷料被污染或潮湿原因:纤维蛋白鞘形成低蛋白血症导管破裂淋巴管受损肿瘤、老年患者全身情况差,伤口不易愈合6.穿刺点渗液预防: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规范化冲封管置管前仔细评患者置管前仔细检查导管完整性,避免锐器损伤改进穿刺技术6.穿刺点渗液处理:纤维蛋白鞘形成者:尿激酶溶解纠正低蛋白状态导管破裂者,根据长度对症处理淋巴管受损者:局部加压,加强换药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局部表现:(1)置管部位
7、红肿、硬结、局部有压痛或有脓液渗出;渗出液细菌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全身表现:留置导管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出汗、关节疼痛、低血压、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出现这些症状的时间常与冲洗导管时间有关,且没有其他明确的局部感染,常规抗生素较难控制等处理措施:一、一、导管相关局部感染的处理导管相关局部感染的处理(1)及时更换敷料,适当增加更换频率。(2)常规进行皮肤及外露导管消毒后,将脓性分泌物彻底清除干净,穿刺点用络活碘消毒并停留片刻,必要时局部碘伏湿敷15分钟后覆盖无菌纱布或银离子敷料。(3)留取局部分泌物送细菌培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二、
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处理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处理(1)仅出现发热,不合并低血压或脏器功能衰弱时,不必常规拔除导管。(2)当保留导管的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性发热,即使血培养呈阴性也应该拔除导管。(3)如果患者合并严重疾病状态,如低血压、低灌注状态和脏器功能不全等,或者出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时应拔除导管。(4)确诊后是否拔除导管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患者病情。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者有46%的病例在保留导管的条件下也能成功控制感染,但部分病例出现了菌血症的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念珠菌等感染时建议立即拔除导管。三、抗生素治疗三、抗生素治疗一旦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无论是
9、否拔除导管,均应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预防措施: 1、选择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使用无菌纱布覆盖。2、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立即更换。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进行多方位消毒15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立即更换。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者浸入水中。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10U/m1)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10、医务人员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