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ppt
《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ppt(2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肉的概念及肉的形态结构。 2肉的化学组成及肉的理化性质。 3掌握肉的生化变化。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 能进行原料肉的品质评定。2任务一任务一 肉的形态结构肉的形态结构一、肉的概念一、肉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肉是指各种动物宰杀后所得可食部分的总称,包括肉尸、头、血、蹄和内脏部分。而在肉品工业中,按其加工利用价值,把肉理解为胴体,即畜禽经屠宰后除去血液、头、蹄、尾、毛(或皮)、内脏后剩下的肉尸,俗称白条肉。它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组织及神经、血管、腺体、淋巴结等。3 二、肉的形态结构二、肉的形态结构 (一)肌肉组织(一)肌肉组织 1肌肉组织的宏观结
2、构 2肌肉组织的微观结构 (二)脂肪组织(二)脂肪组织 (三)结缔组织(三)结缔组织 1胶原纤维 2弹性纤维 3网状纤维 (四)骨组织(四)骨组织4任务二任务二 肉的化学组成肉的化学组成 肉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指肌肉组织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水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及少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畜禽肉的化学组成见教材(表1-1)。5 一、水分一、水分 1. 结合水 2. 不易流动水 3自由水 二、蛋白质 1肌原纤维蛋白质 2肌浆蛋白质 3. 基质蛋白质 三、脂肪 1.蓄积脂肪; 2.组织脂肪。6 四、浸出物四、浸出物 浸出物是指除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外能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包括含氮浸
3、出物和无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和无氮浸出物。 五、矿物质五、矿物质 矿物质是指一些无机盐类和元素,含量占1.5%左右。7 六、维生素六、维生素 肉中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D等。8 七、影响肉化学成分的因素七、影响肉化学成分的因素 1动物的种类; 2性别; 3畜龄; 4营养状况; 5解剖部位。9任务三任务三 肉的食用品质及物理性质肉的食用品质及物理性质 一、肉的色泽一、肉的色泽 1形成肉色的物质 2肌红蛋白的变化 3影响肌肉颜色变化的因素 (1)环境中的氧含量; (2)湿度; (3)温度; (4)pH; (5)微生物。 二、肉的风味二、肉的风
4、味 肉的风味又称味质,指生鲜肉的气味和加热后肉制品的香气和滋味。 1. 气味 2滋味10 三、肉的嫩度三、肉的嫩度 1. 1. 嫩度的概念嫩度的概念 (1)肉对舌或颊的柔软性; (2)肉对牙齿压力的抵抗性; (3)咬断肌纤维的难易程度; (4)嚼碎难易程度。 2 2影响肌肉嫩度的因素影响肌肉嫩度的因素 (1)宰前因素; (2)宰后因素。 3 3肉的嫩化技术肉的嫩化技术 (1)压力法; (2)醋渍法; (3)碱嫩化法; (4)酶法; (5)电刺激。11 四、肉的保水性四、肉的保水性 1 1保水性的概念保水性的概念 肉的保水性即持水性、系水性,指肉在压榨、加热、冷冻、解冻、腌制、切碎搅拌等外界因素
5、的作用下,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它对肉的品质有重大影响,是肉质评定时的重要指标之一。系水力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肉的色泽、风味、质地、嫩度、凝结性等。 2 2保水性的理化基础保水性的理化基础 3 3影响保水性的因素影响保水性的因素 (1)动物因素 (2)肉的pH (3)尸僵和成熟 (4)无机盐 (5)加热12 五、肉的物理性质五、肉的物理性质 (一)体积质量(一)体积质量 肉的体积质量是指每立方米体积的质量(kg/m3)。 (二)比热容(二)比热容 肉的比热容为1kg肉升降1所需的热量。 (三)热导率(三)热导率 肉的热导率是指肉在一定温度下,每小时每米传导的热量,以KJ计。 (四)肉的冰
6、点(四)肉的冰点 肉的冰点是指肉中水分开始结冰的温度,也叫冻结点。13任务四任务四 肉的成熟与变质肉的成熟与变质 一、尸僵一、尸僵 (一)尸僵的概念(一)尸僵的概念 指畜禽屠宰后的肉尸(胴体),经过一定时间,肉的伸展性逐渐消失,由驰缓变为紧张,无光泽,关节不能活动,呈现僵硬状态,称作尸僵。 (二)尸僵发生的原因(二)尸僵发生的原因 尸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ATP的减少及pH值的下降所致。 (三)尸僵肉的特征(三)尸僵肉的特征 处于僵硬期的肉,肌纤维粗糙硬固,肉汁变得不透明,有不愉快的气味,食用价值及滋味都较差。尸僵的肉硬度大,加盐时不易煮熟,肉汁流失多,缺乏风味,不具备可食肉的特征。14 (四
7、)尸僵开始和持续的时间(四)尸僵开始和持续的时间 不同动物尸僵开始和持续的时间见表1-5。15 二、肉的成熟二、肉的成熟 (一)肉成熟的概念(一)肉成熟的概念 尸僵持续一定时间后,即开始缓解,肉的硬度降低,保水性有所恢复,使肉变得柔嫩多汁,具有良好的风味,最适于加工食用,这个变化过程即为肉的成熟。 (二)肉成熟的机制(二)肉成熟的机制 肉在成熟期间,肌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的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成熟肉的特征(三)成熟肉的特征 肉呈酸性环境;肉的横切面有肉汁流出,切面潮湿,具有芳香味和微酸味,容易煮烂,肉汤澄清透明,具肉香味;肉表面形成干膜,有羊皮纸样感觉,可防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减少干耗。16
8、(四)成熟对肉质的作用(四)成熟对肉质的作用 1嫩度的改善 2肉保水性的提高 3蛋白质的变化 4风味的变化 (五)成熟的温度和时间(五)成熟的温度和时间 (六)促进肉成熟的常用方法(六)促进肉成熟的常用方法 1干法成熟 2湿法成熟 17 三、肉的腐败变质三、肉的腐败变质 (一)腐败变质的原因(一)腐败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对糖类的作用 2微生物对脂肪的腐败作用 3微生物对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二)影响肉变质的因素(二)影响肉变质的因素 影响肉腐败变质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湿度、pH值、渗透压、空气中的含氧量等。温度是决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温度越高繁殖发育越快。水分是仅次于温度决定肉食品微生物
9、生长繁殖的因素,一般霉菌和酵母菌比细菌耐受较高的渗透压,pH对细菌的繁殖极为重要,所以肉的最终pH对防止肉的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空气中含氧量越高,肉的氧化速度加快,就越易腐败变质。18任务五任务五 畜禽肉的特征及品质评定畜禽肉的特征及品质评定 一、畜禽肉的特征一、畜禽肉的特征 1 1牛肉牛肉 正常的牛肉呈红褐色,组织硬而有弹性。营养状况良好的牛,肉组织间夹杂着白色的脂肪,形成所谓“大理石状”。有特殊的风味,其成分大约为:水分73%,蛋白质20%。,脂肪3%10%。鉴定牛肉时根据风味、外观、脂肪等即可以大致评定。 2 2猪肉猪肉 肉色鲜红而有光泽,因部位不同,肉色有差异。肌肉紧密,富有弹性,
10、无其它异常气味,具有肉的自然香味,脂肪的蓄积量比其他肉多,凡脂肪白而硬且带有芳香味时,一般是优等肉。19 3 3绵羊肉及山羊肉绵羊肉及山羊肉 绵羊肉的纤维细嫩,有一种特殊的风味,脂肪硬。山羊肉比绵羊肉带有浓厚的红土色。种公羊有特殊的腥臭味,屠宰时应加以适当的处理。幼绵羊及幼山羊的肉,俗称羔羊肉,味鲜美细嫩,有特殊风味。 4 4鸡肉鸡肉 鸡肉纤维细嫩,部位不同,颜色也有差异。腿部略带灰红色,胸部及其他部分呈白色。脂肪柔软、熔点低。鸡皮组织以结缔组织为主,富于脂肪而柔软,味美。 5 5兔肉兔肉 肉色粉红,肉质柔软,具有一种特殊清淡风味。脂肪在外观上柔软,但熔点高,因兔肉本身味道很清淡。20 二、肉
11、品质的感官评定二、肉品质的感官评定 感官鉴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视觉肉的组织状态、粗嫩、黏滑、干湿、色泽等;嗅觉气味的有无、强弱、香、臭、腥、膻等; 味觉滋味的鲜美、香甜、苦涩、酸臭等; 触觉坚实、松弛、弹性、拉力等; 听觉检查冻肉、罐头的声音清脆、混浊及虚实等。21 (一)新鲜肉(一)新鲜肉 外观、色泽、气味都正常,肉表面有稍带干燥的“皮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切面稍带潮湿而无黏性,并具有该品种动物肉特有的光泽;肉汁透明,肉质紧密,富有弹性;用手指按摸时凹陷处能立即复原;无酸臭味而带有鲜肉的自然香味;骨骼内部充满骨髓并有弹性,带黄色,骨髓与骨的折断处相齐;骨的折断处发光;腱紧密而具有
12、弹性,关节表面平坦而发光,其渗出液透明。22 (二)次鲜肉(二)次鲜肉 肉表面有时带有黏液,有时很干燥,表面与切口处比鲜肉暗,切口潮湿而有黏性。如在切口处盖一张吸水纸,会留下许多水迹。肉汁混浊无香味,肉质松软,弹性小,用手指按摸时凹陷处不能立即复原;有时肉的表面发生腐败现象,稍有酸霉味,但深层还没有腐败的气味。密闭煮沸后有异味,肉汤混浊不清,汤的表面油滴细小,有时带腐败味。骨髓比新鲜的软一些,无光泽,带暗白色或灰色;腱柔软,呈灰白色或淡灰色,关节表面为黏液所覆盖,其液混浊。23 (三)腐败变质肉(三)腐败变质肉 肉表面有时干燥,有时非常潮湿而带黏性。肉表面和切口常有霉点,呈灰白色或淡绿色肉质松
13、软无弹力,用手按摸时凹陷处不能复原,不仅表面有腐败现象,在肉的深层也有浓厚的酸败味。密闭煮沸后,有一股难闻的臭味,肉汤呈污秽状,表面有絮片,汤表面几乎没有油滴。骨髓软弱无弹性,颜色暗黑,腱潮湿呈灰色,为黏液所覆盖。关节表面由黏液深深覆盖,呈血浆状。24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畜禽宰前处理方法。 2.掌握家畜、家禽的屠宰工艺和肉的分割方法。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畜禽屠宰操作及胴体分割的能力。25任务一任务一 畜禽宰前准备畜禽宰前准备 一、肉用畜禽的选择一、肉用畜禽的选择 肉用畜禽的选择,首先应坚决贯彻国家保护和繁殖役畜、种畜、幼畜、孕畜和珍稀动物的方针政策。其次是必须严
14、格进行兽医卫生检验。同时待宰畜禽应年龄适当、肥瘦适中、屠宰率高。 (一)性别(一)性别 性别影响肌肉的品质。雄性畜禽特别是猪的肌肉脂肪少,肌纤维粗,肉质粗糙。公猪具有特异性气味,不适于作肉品加工原料,作为肉用必须尽早去势,以保证原料肉的品质。雄性猪去势后各部分比较充实匀称,瘦肉率高,肉质及风味都较好。26 (二)年龄(二)年龄 幼龄畜禽的肉质柔软,肌肉松驰,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少,肉味平淡。除作特殊加工(烤乳猪)外,不适于作原料肉。老龄畜禽肉质粗糙坚硬,脂肪和结缔组织多,风味颜色对肉质也有影响,也不适于作原料肉。 从经济和肉质的角度看,猪在56月龄80100kg。牛在23岁500kg左右,鸡在
15、1.25kg以上,鸭在1.5kg以上,鹅在2.5kg以上适宜屠宰。27 (三)营养状况(三)营养状况 凡营养不良、过于消瘦的畜禽不适于作加工用,以肥度适中、屠宰率高为选择原则。 (四)饲料(四)饲料 饲喂良好的饲料,畜禽屠宰后肌肉呈大理石花纹状,肉质多汁,风味较好。饲料主要影响畜禽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及质量,如改变非反刍动物日粮的脂肪酸成分,会影响动物脂肪中最终脂肪酸含量。28 二、宰前检验二、宰前检验 (一)宰前检验程序(一)宰前检验程序 (二)宰前检验方法(二)宰前检验方法 宰前检验通常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1群体检查 2个体检查29 (三)宰前检验后的处理(三)宰前检
16、验后的处理 1准宰 经检查健康合格的畜禽准予屠宰。 2急宰 确认不影响肉食卫生的一般病畜和一般性传染病的畜禽,如患有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肠道传染病、乳房炎等一般性传染病的畜禽和普通病的畜禽,应立即在急宰间屠宰。 3缓宰 经检查确认患有一般性传染病、且有治愈希望的畜禽,或未经确认患有传染病的畜禽,应缓宰。30 4禁宰 凡符合政府禁宰或保护条令的动物,一律禁宰。凡确诊为恶性水肿、炭疽、鼻疽、气肿疽、疯牛病、狂犬病、羊块疫、羊肠毒血症、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传贫、鸡瘟、兔瘟等恶性传染病的畜禽,采取不放血的方法扑杀。尸体不得食用,必须深埋或焚烧。同时严格观察同群畜禽。31 三、宰前管理三、宰前管理 (一
17、)待宰畜禽的饲养(一)待宰畜禽的饲养 (二)宰前休息(二)宰前休息 (三)宰前禁食、供水(三)宰前禁食、供水 (四)猪屠宰前的淋浴(四)猪屠宰前的淋浴 32任务二任务二 屠宰加工屠宰加工 一、家畜的屠宰加工工艺一、家畜的屠宰加工工艺 各种家畜的屠宰加工工艺过程都包括击晕、刺杀放血、煺毛或剥皮、开膛解体、屠体整修、检验盖印等工序。 (一)击晕(一)击晕 1机械击晕 机械击晕包括锤击、棒击和枪击等方法。 2电击晕 生产上称作“麻电”,是目前常见的击晕方法。 3气体致昏 丹麦、德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把二氧化碳致昏法成功的应用于猪的商业屠宰。3334 (二)刺杀放血(二)刺杀放血 1刺颈放血法
18、 此法普遍应用于猪的屠宰。 2切颈放血法 应用于牛、羊,为清真屠宰普遍采用的方法,俗称大抹脖法。 3心脏放血法 为了获得优质的血液,利用一种特制的空心刀从颈下直接刺入心脏放血。35 (三)浸烫、刮毛或剥皮(三)浸烫、刮毛或剥皮 1猪的烫毛和刮毛 放血后的猪经6min沥血,由悬空轨道上卸入烫毛池进行浸烫,使毛根及周围毛囊的蛋白质受热变性收缩,毛根和毛囊易于分离。同时表皮也出现分离达到脱毛的目的。 2剥皮 牛、羊屠宰后需剥皮,近年来发展猪皮制革,猪也进行剥皮。剥皮分手工剥皮和机械剥皮。 3割颈肉 割颈肉是根据GB 99591平头规格处理的规定。 (四)清除内脏与整理屠体(四)清除内脏与整理屠体 1
19、剖腹取内脏 2劈半 36 (五)胴体修整(五)胴体修整 猪的胴体修整包括去前后爪、奶头、横膈膜、槽头肉、颈部血肉、伤斑、带血黏膜、脓泡、烂肉和残毛污垢等,然后用冷水冲洗干净。牛、羊的胴体修整包括割除尾、肾脏周围脂肪、伤斑、颈部血肉等,最后用冷水冲洗腹腔。修整好的胴体要达到无血,无粪、无毛、无污物,保持胴体整洁卫生,符合商品要求。 (六)检验、盖印、称重、出厂(六)检验、盖印、称重、出厂 屠宰后要进行宰后兽医检验。包括头部、内脏、旋毛虫、胴体等的检验。合格者,盖以“兽医验讫”的印章。然后经称重、入库、冷藏或出厂。37 二、家禽的屠宰工艺二、家禽的屠宰工艺 家禽的屠宰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击晕、宰杀放血
20、、烫毛、净膛和清洗等工序。 (一)击晕(一)击晕 禽类的击晕多用麻电法。 (二)宰杀放血(二)宰杀放血 将击晕后的家禽逐只吊在宰杀台上,禽头向下,双脚向上套入脚钩内,反剪双翅将其固定。宰杀放血的方法有口腔放血、切颈放血及动脉放血。 (三)烫毛(三)烫毛 、拔毛、拔毛 (四)去绒毛(四)去绒毛 禽体烫拔毛后,尚残留有绒毛,其去除方法有钳毛和松香拔毛两种。38 (五)净膛(五)净膛 净膛指清除禽体内脏的过程。根据清除程度不同,可分三种: 1全净膛 切开腹壁,将内脏全部取出(肺脏除外),只存胴体。 2半净膛 不切开腹壁,仅把肠管从肛门处用力拉出,其他脏器存留在体腔内,保持胴体完整。注意不要拉断肠管和
21、破坏胆囊,以免污染胴体。 3不净膛 全部内脏保留在体腔内,在宰杀前禁食时应彻底清除内容物,充分绝食,大量饮水。最好在水中加2%的芒硝,以促进排泄。 (六)检验、修整、包装(六)检验、修整、包装 禽体净膛后,经检验、修整、包装入库贮藏。在库温24条件下,经1224h使肉温达到24即可长期贮藏。39任务三任务三 胴体的分割胴体的分割 一、猪肉的分割一、猪肉的分割 1肩颈肉 俗称前槽、夹心。此肉多用于培根、火腿、灌肠和罐头等肉制品加工。 2背腰肉 俗称外脊、大排、硬肋、横排。此肉多用于靠肉片、烧排、叉烧和肉脯等肉制品加工。 3臀腿肉 俗称后腿、后丘。此肉可作各种肉制品加工原料,尤其是加工火腿的良好原
22、料。 4肋腹肉 俗称软肋、五花。此肉适合加工培根、腊肉和咸肉等肉制品。40 5前颈肉 俗称脖子、血脖。从此部位肌肉少,结缔组织和脂肪多,多用作灌肠填充料。 6前臂和小腿肉 俗称肘子、蹄膀。此肉适合加工酱肉及罐头等肉制品。41 二、牛、羊肉的分割 (一)我国牛肉分割的方法(试行)(一)我国牛肉分割的方法(试行) 牛胴体的分割方法各国间有较大区别。 我国试行的牛胴体分割法,将标准的牛胴体二分体首先分割成臀腿肉、腹部肉、腰部肉、胸部肉、肋部肉、颈肩肉、前腿肉和后腿肉共8个部分(见图(见图2-22-2所示)所示)。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割成牛柳、西冷、眼肉、上脑、胸肉、腱子肉、腰肉、臀肉、膝圆、大米龙、
23、小米龙、腹肉、嫩肩肉13块不同的肉块。见图图2-32-3所示。424344 1牛柳 牛柳又称里脊,即腰大肌。分割时先剥去肾脂肪,沿耻骨前下方将里脊剔出,然后由里脊头向里脊尾逐个剥离腰横突,取下完整的里脊。 2西冷 西冷又称外脊,主要是背最长肌。分割时首先沿最后腰椎切下,然后沿眼肌腹壁侧(离眼肌58cm)切下。再在第1213胸肋处切断胸椎,逐个剥离胸、腰椎。 3眼肉 眼肉主要包括背阔肌、肋最长肌、肋间肌等。其一端与外脊相连,另一端在第56胸 椎处,分割时先剥离胸椎,抽出筋腱,在眼肌腹侧距离为810cm处切下。45 4上脑 上脑主要包括背最长肌、斜方肌等。其一端与眼肉相连,另一端在最后颈椎处。分割
24、时剥离胸椎,去除筋腱,在眼肌腹侧距离为68cm处切下。 5嫩肩肉 主要是三角肌。分割时循眼肉横切面的前端继续向前分割,得到一圆锥形的肉块就是嫩肩肉。 6胸肉 胸肉主要包括胸升肌和胸横肌等。在剑状软骨处,随胸肉的自然走向剥离,修去部分脂肪即成一块完整的胸肉。 7腱子肉 腱子分为前、后两部分,主要是前肢肉和后肢肉。前牛腱从尺骨端下刀,剥离骨头,后牛腱从胫骨上端下切,剥离骨头取下。46 8腰肉 腰肉主要包括臀中肌、臀深肌、股阔筋膜张肌。在臀肉、大米龙、小米龙、膝圆取出后,剩下的一块肉即是腰肉。 9臀肉 臀肉主要包括半膜肌、内收肌、股薄肌等。分割时把大米龙、小米龙剥离后即可见到一块肉,沿其边缘分割即得
25、到臀肉。也可沿着被切的盆骨外缘,再沿本肉块边缘分割。 10膝圆 膝圆主要是臀股四头肌。当大米龙、小米龙、臀肉取下后,能见到一块长圆形肉块, 沿此肉块周边(自然走向)分割,即得到一块完整的膝圆肉。47 11大米龙 大米龙主要是臀股二头肌。与小米龙紧接相连,故剥离小米龙后大米龙就完全暴露, 顺该肉块自然走向剥离,即得到一块完整的四方形肉块即为大米龙。 12小米龙 小米龙主要是半腱肌,位于臀部。当牛后腱子取下后,小米龙肉块处于最明显的位置。分割时可按小米龙肉块的自然走向剥离。 13腹肉 腹肉主要包括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等,也即肋排,分无骨肋排和带骨肋排。一般包括47根肋骨。48 (二)羊肉的分割(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肉制品 加工 技术 完整版 ppt 课件 全套 教程 最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