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新论全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ppt教学教程.pptx
《应急管理新论全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ppt教学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新论全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整本书电子教案最全ppt教学教程.pptx(3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急管理新论著第一章 应急管理的基础第一节 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 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分级 第三节 应急管理概述 第四节 综合性应急管理模式 第五节 应急管理的原则 第六节 我国应急管理: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一、突发事件概述 突发事件的性质突发事件,“是指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 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在我国,突发事件主 要包括四大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第二,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威胁性和紧急性三大基本特征我们要避免将突发事件泛化的趋势
2、,特别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所说的突发事件是非战争状态下的突发事件。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突发事件的公共性边界。突发事件的两个重要的附加特征:不确定性与扩散性。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美国灾害管理学家戴尼斯、库兰特利、克莱普斯认为,灾害会给社会带来以下六大变化: ()不确定性。灾害发生后,相关信息匮乏。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 什么发生、死伤人数、毁坏程度以及为应对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紧急性。由于需求增加,大多数公众和领导者初步认识到尽快发出预 警、救治伤员、清理废墟、打通道路的重要性。 ()紧急一致性。个人、群体、企业、政府部门和政治领导人通常会齐心 协力,共同应对。 ()公众角色
3、的扩张。人们不仅更愿意合作,而且可能参与到各种活动中, 如搜寻被困在废墟下的邻居、向医院运送伤员、给慈善组织救灾捐赠等。 ()契约关系重要性降低。由于灾民的需求必须尽快满足,文字性契约被 口头约定所取代。人们在进行捐献时,不会考虑事后的补偿。 ()汇集效应。人及物资汇集到灾害现场。其中也包括返回现场的疏散者 及需要了解灾民情况的人。年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 方案,决定设立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卫健委、公安部是中国应急管理的“三驾马车”或 “三堵承重墙”:突发事件的分类在我国,突发事件按照发生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的不同 而被分为四大类,即自然灾
4、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管理部在描述应对对象时使用“灾害事故”的表述,“灾害”与“事故”之间没有顿号。 灾害主要是指自然灾害,事故主要是指事故灾难。 灾害事故属于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部主责处置的突发事件。(1)灾害事故的第一层含义是对二者的合称 。 我们对于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的主要意义在于:明确责任主体,更为便捷地 处置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突发事件。(2)灾害事故的第二层含义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事故灾难 。(3)灾害事故的第三层含义是事故灾难导致的自然灾害,或许应该称为事故灾害。灾害事故的含义国外学 者在发生机理上将复杂灾害分为以下四类:复杂或复合型灾害、引致型灾害、协同型灾
5、害和自然 技术型灾害。灾害事故从发生的频率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经常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以按照日常程序、调动常规资源予以应对,如火灾、洪灾;发生的概率比较小,无规律可循,不能按照日常程序、调动常规资源予以应对。反复出现,可预测性较强,预案与灾害事故应对的实际情况之间差距较小,可以循规蹈矩。发生概率较小,可预测性弱,预案与灾害事故应对的 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必须打破常规。二、灾害事故的非常规性 现代灾害事故发生后,社会表现出快速变化、海量信息、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这种复杂的环境偏离了确定性、可预测、可控制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灾害事故应对需要“快速评估与适应能力,恢复或增强受到扰动或不
6、充分的沟通,采取灵活的决策,增进应急组织之间的协调与信任”。 在后工业化社会,我们经常面对的风险都是不确定性极强的。为了有效应对常规性的突发事件,我们依然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以界定正式、严格、可预测的角色和行动系统,其目的是在高度非理性、混乱的环境中做出理性的反应。 为了有效地应对不确 定性、复杂性、扩散性极强的现代灾害事故,必须学会不按常理出牌,打破既有的管理边界,增强应对的灵活性,以非常规的措施来应对非常规的灾害事故。级别颜色最高响应主体特别重大 (一级)红色国务院重大 (二级)橙色省政府较大 (三级)黄色地级人民政府一般 (四级)蓝色县级人民政府第二节 突发事件的分级 一、突发事件分级的
7、惯例突发事件的分级与最高响应主体分级的主要目的是科学应急、合理应急、适度应急,在确保公共安全的同时,降低应急的行政成本。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应该按照简单、清晰、明确、 易行的原则对待分级问题。第一,事件分级、预警分级与响应分级应该合而为一。第二,突发事件处于不断的演进过程,分级是动态的。第三,按照我国应急管理现行模式,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对应不同层次的 最高响应行政主体。第四,突发事件种类繁多、规律各异,且彼此之间相互交织、渗透。 应急管理者应对突发事件,尤其是社会安全事件必须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和防患于未然的预控力。 应急管理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中央层面,也涉及地方层面。 在地方应急
8、管理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时,应急管理部门在成立之初以“把豆腐当 铁打”的姿态,不断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党委和政府处置突发事件,这在“边应急,边组建”时期是必要的。 从长远来看,应急管 理部门应该明确并压实地方政府的责任,使其更有自主应急的能力。二、突发事件分级的挑战一、应急管理的定义(1)应急管理的对象是各种突发事件, 不管是自然、人为还是技术因素所导致的突发事件;(2)应急管理包括对突 发事件的准备、响应、恢复与减缓行为;(3)应急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与整合。 应急管理,就是为了预 防与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将政府、企业 和第三部门的力量有效组合起来而进行的减缓、准备、响
9、应与恢复活动。 应急 管理包括四个阶段,即减缓(mitigation)、准备(preparedness)、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分别代表应急管理中的四种活动。第三节 应急管理概述 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是应急管理生命周期中的四个阶段或四种活动, 它们构成一个首尾闭合的循环。这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应急生命周期理论。 减缓:是指减少影响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或人为致灾因子以及 降低脆弱性的行动。 准备:是指发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响应:是指采取行动以挽救生命、减少损失。 恢复:既指按照最低运行标准将重要生活支持系统复原的短期行 为,也指推动社会生活恢复常态的长期活动
10、。二、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事前事中事后应急预防减缓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应急管理周期的四个阶段并非完全按照突发事件的演进顺序发展 的。它们与事前、事中、事后并不完全吻合。应急管理生命周期四阶段的时间序列在事前、事 中和事后都持续进行着应急预防减缓和准备,响应也绝不仅限于紧急事件爆发 的时候,而恢复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较长时间。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都建立在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处 置的基础之上。现代应急管理突出整合性与协调性。 不仅强调事后的响应与恢复,而且强调事前的预防; 不仅强调单灾种应对,而且强调多灾种的综合应对; 不仅要求 突显政府的力量,而且要体现政府、企业与第三部
11、门力量的组合。三、应急管理的基本特征中央与地方要完善分级响应机制:一方面,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中央要给予地方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实现上下联动。 我国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更符合现代社会安全风险的系统性与跨界性。同时,灾害事故可以分为两级,即特别重大和一般,这更符合现代突发事件演进的非线性特征。综合性应急管理(,)是美国 政府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风险应对模式,体现出整合性与协调性的特征。 应急管理综合性的三重含义:(1)全参与:就应急管理的主体来说,它包括政府、军队、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体现
12、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2)全风险:就应急管理的客体来说,它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与人为风险,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 件四大类,体现了“全风险”的原则;(3)全过程:就应急管理的过程来说,它包括 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阶段,体现了“全阶段”的原则。 第四节 综合性应急管理模式应急管理的使命:第一,将突发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即有效地预防,充分地准备;第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实现影响的最小化,即快速地处置, 妥善地恢复。 在新时代,应急管理部要担负起做党和人民“守夜人”的责任,有效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第五节 应急管理的原则应急管理部的“三定”方案将职能转变表述为:“
13、应急管理部应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 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 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 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国家应急管 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应急预案演 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
14、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应急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安全发展,防范风险。()依靠科学,快速反应。()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信息公开,引导舆论。()国际交流,协调合作。 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 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因 为它最能彰显
15、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使命。 第六节 我国应急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应急管理发展历程三个阶段的迭代:年之前单灾种的.时代; 年到年前是.时代,构建了以综合性为特征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年,新的应急管理部组建后,我国应急管理进入.时代。在“非典”疫情发生后,我国应急管理的核心被表述为“一案三制”。所谓 的“一案”,就是指应急预案;所谓的“三制”,就是指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在应急预案建设方面,我国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在体制方面,从国务院到县级人民政府都内设了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在机制方面,完善了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 法和措施;在法制方面
16、,我国颁布实施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一案三制”对我国现代应急管理的顺利起步功不可没。 里程碑一:2003年是中国应急管理的起步之年里程碑二:2004年是中国应急预案编制之年里程碑三:2005年是全面推进“一案三制”工作之年里程碑四:2006年是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之年里程碑五:2007年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之年里程碑六:2008年是中国应急管理大考之年经过上述发展历程,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版应急管理体系至此已 经基本定型。但是,这一应急体系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弊端, 如应急协调乏力等,为后来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埋下了伏笔。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
17、 提出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安全 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大力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从. 版升级为.版。 2年,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将安监、应 急、消防、救灾、地质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草原防火、森林防火、震灾应急救援等职责跨部门整合在一起,组建应急管理部,涉及国家安监总局、 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 局、中国地震局等。而且,此次改革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职责一并加以整合。
18、自此,我国应急管理事业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二、我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第一,从总体来看,由于我国现有行政体制的特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资源整合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我国突发事件的应对存在着“重救轻防”倾向,需要进一步突出 “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的理念。第三,我国政治动员能力强、社会动员能力弱,尚未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 组合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力量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动员机制,没有形成网络 状的应急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格局。第四,我国突发事件的应对合作性还需要加强。应急管理新论著第二章 突发事件的风险减缓第
19、一节 风险管理与风险社会 第二节 减缓的意义与工具 第三节 减缓的主要措施 “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次轻微事故和起未遂先兆,而这些征兆的背后又有个事故隐患。减缓的功能有着自身不同寻常的特点:第一,减缓的使命是削减风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事业;第二,减缓的实施需要专业应急管理以外的多个部门配合与实施。减缓需要超越专业应急管理部门的“大应急管理理念”,必须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应急管理是全政府、全社会的事情。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大抵可以看作对突发事件的四道“防线”:减缓的目的在于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准备的目的在于为有效应对 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条件;响应的目的
20、在于采取适当的行动,最大 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导致的损失;恢复的目的在于尽快地消除突发事件的影 响,使社会、经济恢复到常态一、风险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风险管理与风险社会 人们比较认可的关于风险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风险是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风险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风险致灾因子脆弱性风险可能性严重性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险的实质:前者便于人们认识风险形成的机理,后者则便于人们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二者之间只是关注 的角度不同,并没有本质的冲突。削减致灾因子会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脆弱性会减小风险的严重性。1、致灾因子致灾因子是指一种危险的现象、物质、人
21、的活动或局面,它们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对健康产生影响,造成财产损失,生计或服务设施丧失,社会和经济被搞乱,或环境被破坏。通俗地讲,致灾因子就是一个自然、技术或社会现象。它对人们及 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了威胁。因此,有人又将致灾因子称为危险源或风险源。西方国家根据诱致风险的因素,将致灾因子分为以下四类:()自然致灾因子。它们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 并对人类构成威胁,包括洪水、地震、飓风、海啸、龙卷风、山火、滑坡、干旱、雷暴、雪崩等。()技术致灾因子。它们主要产生于技术背景或工业背景之下,如事故、危险程序、基础设施崩溃或人类的某些活动,如核辐射、工业 污染、有害物质泄漏、工厂爆炸、交通事故等。()生物致
22、灾因子。它们主要 起源于有机体或通过生物媒介传递,包括暴露的微病原体、毒素和生物活性物 质。生物致灾因子可能导致传染病暴发、动植物疫情等。()人为致灾因子。 它们主要来源于人的故意行为,包括恐怖袭击、破坏、动乱等。致灾因子重要特征第一,致灾因子发生作用的速度。这决定着人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发出警报。地震发生突然,可瞬间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对起来极为困难。第二,致灾因子发生作用的可预见性。相比之下,无先兆的突发比有先兆的突发更令人措手不及。第三,致灾因子的强度。在很 大程度上,它取决于所释放的能量或者有害物质的数量。第四,致灾因子影响的范围,即所涉及地理区域大小以及人员、财产的数量。第五,致
23、灾因子影响持续的时间。第六,引发灾害的可能性。 重大风险通常表现为多种致灾因子的复杂互动。 面对现代社会风险的日趋复杂化,应急管理研究者根据致灾因子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类:()原生致灾因子(), 即最初与脆弱性互动而引发灾害的致灾因子,如东日本大地震;()连带致灾因子(),即与原生致灾因子同时发生的致灾因子,如地震引 发的海啸;()二次致灾因子(),即由原生致灾因子而引起的致灾因子,如地震、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致灾因子的比较如表 所示。 致灾因子致灾因子是导致灾害的必要条件导致灾害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灾害的发 生一定要有致灾因子,但致灾因子发挥作用却不一定导致灾害。致灾
24、因子的比较原生致灾因子连带致灾因子二次致灾因子火山喷发地震山火、火灾、洪水、泥石流地震滑坡建筑 坍 塌、火 灾、化学品泄漏或爆炸、 海啸 飓风 龙卷风和洪水 建筑坍塌闪电雷暴城市、乡村火灾洪水飓风、龙卷风和其他天气事件建筑坍塌、传染病 冰雪交通事故因取暖而发生的火灾及雪崩龙卷风飓风、冰雹和其他天气事件 建筑坍塌山火雷暴、闪电植被损失而导致的滑坡脆弱性脆弱性主要是指人或事物相对于致灾因子的易损性。物理脆弱性:主要衡量在既有物理空间环境中人与物相对于致灾因子的易损性。社会脆弱性:由个人、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所决定的相对于某一致灾因子的易损性。经济脆弱性:一个国家、城市、社区的财政状况所决定的其相
25、对于致灾因子的易损性。环境脆弱性:由一个地区环境状况所决定的该地区相对于致灾因子的易损性。脆弱性风险取决于致灾因子与脆弱性的共同作用。如果风险超越了社会系统的承受力,灾害就会发生。相对于致灾因子,脆弱性是一个人更可认知、更有作为的领域。我们或许不能预判致灾因子何时发生作用,也不能限制致灾因子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降低致灾因子所作用的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多年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倡导综合性防灾、减灾政策,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同时降低 物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脆弱性,提高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突发事件风险的能力。研究风险的形成还必须关注暴露性暴露性()和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应对能力的应对能力()。二、风险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管理 新论 全书 电子 课件 完整版 ppt 教案 教学 教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