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低温的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方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温低温的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低温的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温、低温作业的职业危害与控制方法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如冶金工业,包括炼钢、炼铁、轧钢、炼焦等;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玻璃与耐火工业的窑工、炉工等。此外还有造纸、制糖、砖瓦工业、发电厂、火车和轮船的锅炉间以及潜水舱等,均属高温作业。低温作业是指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低温作业工作有:高山高原工作、潜水员水下工作、现代化工厂的低温车间以及寒冷气候下的野外作业等。在高温、低温环境下工作,对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平时要加强预防和控制。 1高温危害 (1)高温对人体的影响
2、 高温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运动协调功能都明显下降。普通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35时仅为一般情况下的70左右;重体力劳动作业人员的能力,30时只有一船情况下的50一70,35时则仅有30左右。高温环境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引起中暑(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长期高温作业(数年)可出现高血压、心肌受损和消化功能障碍病症。 高温作业的危害程度与气温、湿度、气流、辐射热和个体耐受性有关。国家标准GB 420084高温作业分级依据生产性热源、工作地点气温和劳动时间率将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温 低温 职业 危害 及其 控制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