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件第二章管理理论教学课件.ppt
《管理学基础课件第二章管理理论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课件第二章管理理论教学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明晰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管理理论体系;掌握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熟悉现代主要管理主要流派及主要管理思想。引例引例l早期管理思想成就伟大的摩西早期管理思想成就伟大的摩西l圣经出埃及记记载:摩西带领希伯来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而出走,之后在旷野生活了四十年,这期间,百姓人数越来越多,摩西对各种实务事必躬亲,出现了百姓从早到晚站立在摩西两侧等待他裁决事务的景象。此时,来访的摩西岳父叶忒罗给了他恰当的建议:“你做的事情效果不好,你和跟随你的百姓都会累垮的,因为这
2、些工作对你来说负担太重,你不可能单独一人来完成这些工作。现在请听我说,你应该一是制定法令,诏告民众;二是建立等级,授权委任管理者,从百姓中挑出有能力的人,千人一长,百人一长,五十人一长和十人一长,让他们协助你审理百姓的事情,那就是,小事都由他们审理,只有的大事提交给你。只要这样,你才能坚持到底,而百姓也会平安地到达目的地。” 当摩西听到岳父清晰的建议时,他毫不犹豫地照做了。自此,以色列不再是一盘散沙,不再是彷徨的流浪者,而是将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职能区别开来,挑选有才能的人作为管理者,将管理权力逐级下放、逐级授权,发挥组织整体的力量的统一、高效的组织整体。最终,摩西成为以色列民族的领袖,成为那个时
3、代中所向披靡的征服者。l摩西岳父叶忒罗传授给摩西的就是一种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公元前5 000年的摩西凭借人类早期的管理思想就完成了如此伟业,那么,今天我们系统地学习发展完善的管理理论更能有助于我们成就国家、社会、个人的各项事业。l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管理思想(公元前5 000年19世纪末);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从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阶段(从20世纪初20年代20世纪4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划分的阶段数和起止年代可能都不一样。一个阶段的主导
4、管理思想往往孕育于前一个阶段之中,两个阶段之间往往没有绝对的界限,但是中外学者的各种划分观点间基本脉络是一致的,没有根本性的分歧,所以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管理理论发展史的认识。让我们来了解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明晰管理理论的知识体系,掌握管理理论的精髓。第一节中外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第一节中外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l人类早期的管理活动因集体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协作劳动的规模的扩大而复杂,人类早期的有组织的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伴随着人类自身发展的始终。l一、早期管理活动一、早期管理活动l(一)中国早期管理活动l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体现
5、管理思想的管理活动例子。l1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后经历代王朝修建,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止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跨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和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长达6700公里。这样浩大的工程必须依靠严密的施工组织、完善的工程管理才得以完成。据“春秋”记载,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而工程计划却十分周到细致,不仅计算了城墙的土石方量,连所需的人力、材料,以及从何处征集劳力,他们往返的路程、所需口粮,各地应担负的任务也都一一明确分配。l2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田忌与齐王赛马这一在我国流传甚广
6、的故事,包含了对策论管理思想的雏形。这对竞争中的现代企业仍有启发意义。 l3在中国的历史上,秦始皇不但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而且在他短暂的统治时期内,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他建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体制,设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的行政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令,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l4唐朝刘晏的漕运改革也颇有创举。他实行有偿劳动,并将漕运分为几段,按各段水情招聘船工,使用船只,并将大米由散装改为袋装,既方便搬运,又便于失事后打捞。这项改革使当时南方大米运进京都西安的时间由原来的八九个月缩短到40天左右。l5宋真宗祥符年间,由于皇城失火,宏伟的昭君宫被烧毁,大臣丁
7、渭受命全权负责宫殿的修复。这在当时,工程浩大,不仅要进行完整的施工设计,还要解决诸多的困难:清墟的垃圾无处堆放、烧砖烧瓦无处取土、大型木材石料运输极其困难。丁渭对此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先在宫殿前的街道挖沟,把取出的土烧砖烧瓦;再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人沟渠中,形成一条运河,用船把各地的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运到宫前,解决了运输问题;最后沟渠撤水,把清墟的碎砖烂瓦就地回填,修复原来的街道。这个方案合理、高效地同时解决了三个问题。这是中国古代成功的一次工程管理活动实践。l二)外国早期管理活动l1公元前5 0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据考证,大金字塔占地约53公顷,建造大金字塔
8、共耗用万斤重的大石块230多万块,每块石头平均重达2.5吨,最重的达15吨。动用了10万人力,耗时20年。在浩大的工程中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每个人每天都干什么活,采石、运输、砌石等工作之间如何协调等等,涉及到一系列的工程设计、组织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知识,组织管理工作的严密和卓有成效,令现代人也叹为观止。l3古罗马帝国兴盛,疆域辽阔,包括了整个欧洲和北非。人口五千万,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谈何容易。公元284年,当时的皇帝戴克利先把整个帝国分成101个省,这些省归并为13个区,再进一步归并为4个大区。皇帝自己兼任一个大区的领导,再委派3个助手分别管辖余下的3个大区。大区的首脑委派领导各个区的总
9、督,再由总督委派领导各省的省长。省长只管本省内的民政,而不统率军队。这样做使省长既无法以军队来反抗中央政权,又能根据当地的特点来治理好本省。这种政权的组织形式使罗马能号令整个帝国并保持了帝国的稳定。l4罗马天主教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在公元2世纪建立的,教会的最高权威集中于罗马,教会有一个简单的权力结构,由五个层次组成,即社区教士、主教、大主教、枢机主教和教皇。至今这种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l5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于公元前2 000年左右发布了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全文282条,对个人财产、不动产、商业活动、个人行为、人与人的关系、工资报酬、职责和其他民事与刑事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其中有许多涉及
10、经济管理的思想,如控制借贷、贵金属的存放和付给、货物的经营贸易、最低工资、会计和收据的处理、责任的承担等。l小看板小看板2-12-1l滴水藏海滴水藏海l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千山万水来到森林中的寺院,请求寺院里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为徒。住持郑重地告诉他: “如果你真要拜我为师追求真道,你必须履行一些义务与责任。”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和责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你必须每天从事扫地、煮饭、劈柴、打水、扛东西、洗菜的工作。”“我拜你为师是为了习艺正道,而不是来做琐碎的杂工、无聊的粗活的。”年轻人一脸不悦地丢下这句话,就悻悻然离开了寺院。l其实,正道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正如所有的管理思想都是在长期的管理
11、活动实践中积累、总结出来的。一滴水可以藏海,平凡的日常琐碎、生活细节,孕育、隐藏着大的哲理。学会在生活、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会成就大事业。l 资料来源智库百科 l二、早期管理思想二、早期管理思想l人类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逐渐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对这些经验思考的基础上,逐渐提炼,形成了早期的管理思想。l(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l1道家管理思想 l老子认为“道常无为”,管理者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是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值得今天的管理者深入研究。比如高速公路对个体的控制实有似无,一方面非常有效地控制了交通秩序,另一方面又使车辆的行驶方便自如,既从总体上维
12、持了平衡和稳定,又给个体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这就是总体的自然有序和个体的自由自主达到了统一。具体来说,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最少的、必要的、有效的法律制度把社会干涉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组织的自然和谐与个人自由的协调发展。l2儒家管理思想l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其的意思是:“所以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这些观点符合现代行为科学理论。l3法家管理思想l法家主张“法治”,反对“人治”。韩非子提出“上法而不上贤”(韩非子孝忠)。他认为,历史
13、上的贤君和暴君都是很少的,绝大多数君主都属于“中人”,即只具有中等管理水平的统治者。如果实行法治,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这些“中人”就可以把国家管理好;如果实行“人治”则非要等“千世一出”的圣贤不可,那是不现实的。l4兵家管理思想l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计13篇,篇篇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家思想十分丰富,不仅对于古代的军事,而且对于现代的军事和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发给自己的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把孙子兵法列为培训经理的必读书。l对于管理的战略,孙子强调,优秀的战争指挥员应该依靠计谋取胜,“故上兵伐谋,
14、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些重视战略筹划的思想,对于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l对于管理的策略。孙子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种“因变制胜”的策略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仍是有参考价值的。l孙子提出分级管理的原则,即“沿众如沿寡,分数是也。”要使管理多数人像管理少数人一样,就要依靠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如何形成富有战斗力的组织呢?孙子又提出 “令文齐武”的治军原则,文武两手包含恩威并用、信赏明罚、爱卒善俘,就是要用思想教育的手段,对部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
15、要用制度控制的方法,严明纪律,严肃法度。这对于现代管理仍是适用的。l中国古代关于管理方面的思想还可以在周礼、墨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许多著作中找到,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l4兵家管理思想l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计13篇,篇篇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家思想十分丰富,不仅对于古代的军事,而且对于现代的军事和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发给自己的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把孙子兵法列为培训经理的必读书。l对于管理的战略,孙子强调,优秀的战争指挥员应该依靠计谋取胜,“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
16、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些重视战略筹划的思想,对于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l对于管理的策略。孙子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种“因变制胜”的策略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仍是有参考价值的。l孙子提出分级管理的原则,即“沿众如沿寡,分数是也。”要使管理多数人像管理少数人一样,就要依靠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如何形成富有战斗力的组织呢?孙子又提出 “令文齐武”的治军原则,文武两手包含恩威并用、信赏明罚、爱卒善俘,就是要用思想教育的手段,对部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要用制度控制的方法,严明纪
17、律,严肃法度。这对于现代管理仍是适用的。l中国古代关于管理方面的思想还可以在周礼、墨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许多著作中找到,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l4兵家管理思想l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计13篇,篇篇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家思想十分丰富,不仅对于古代的军事,而且对于现代的军事和管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发给自己的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把孙子兵法列为培训经理的必读书。l对于管理的战略,孙子强调,优秀的战争指挥员应该依靠计谋取胜,“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8、;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些重视战略筹划的思想,对于管理人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l对于管理的策略。孙子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种“因变制胜”的策略思想,对于现代管理仍是有参考价值的。l孙子提出分级管理的原则,即“沿众如沿寡,分数是也。”要使管理多数人像管理少数人一样,就要依靠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如何形成富有战斗力的组织呢?孙子又提出 “令文齐武”的治军原则,文武两手包含恩威并用、信赏明罚、爱卒善俘,就是要用思想教育的手段,对部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要用制度控制的方法,严明纪律,严肃法度。这对于现代管
19、理仍是适用的。l中国古代关于管理方面的思想还可以在周礼、墨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许多著作中找到,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l其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在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前提下,能否有利于工厂所有者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探索出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尽管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设想在“一定条件下”是能成功的。他的改革确实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使工厂所有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l欧文的管理思想主要有:工厂所有者要像“关心”机器那样“关心”工人,重视人的因素和人的作用;主张对人力进行投资;重视“人”的作用。正因为罗伯特欧文最先注意到“人”的因素,
20、因此,他被后人称为“人事管理之父”。l3英国的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的思想l查尔斯巴贝奇(Cbarles Babbage,17921871)是英国剑桥大学数学教授,同时又是机械工程师。他于1832年出版了关于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一书。l巴贝奇的管理思想主要有:l(1)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即工人除了拿工资外,还应按工厂所创利润的百分比额外地得到一部分报酬,以此来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使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所创利润的多少直接有关;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问题;能促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有助于激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人同雇主的利益一致,可以消除隔阂
21、,共求企业的发展。l(2)巴贝奇提出应分析制造程序及成本;应花时间研究技术;搜集资料时应使用印好的标准表格;分析企业机构的实际工作时,宜采用比较分析法;应研究各种不同颜色的纸张与油墨的效果,以确定何种颜色不易使眼睛疲劳;提问题时要研究如何发问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应根据以所得为基础的统计资料来确定所需;生产程序的管理应该集权化;以是否邻近原料供应地来确定厂址等。l巴贝奇的这些思想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比前人、同代人有较大的进步。第二节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l产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技术进步加快,许多新发明开始出现,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管理仍处于主要依靠自己的经验,采用传统的
22、方法进行管理,经验和主观臆断盛行,缺乏科学的依据等,所以,管理实践中,难免遇到了中、小型企业中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如效率低、管理困难、机构如何设置等等。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落后,使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所带来的可能性,例如,美国许多工厂的实际产量都低于其额定的生产能力的60。怎样使管理水平与迅速扩大的生产力相适应,已成为管理上迫切解决的新问题。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善管理的粗放化和低水平,当时在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出现了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出现了以韦伯为代表的行政组织理论等。尽管这些管理理论的表现
23、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在简单、朴素的早期管理思想基础上经过实践验证、提炼发展起来,都采用当时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管理过程、职能和方法进行探讨和试验。l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的特点是: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并提出管理职能分工,强调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措施,辅以金钱的刺激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l一、泰罗的科学管理一、泰罗的科学管理l (一)泰罗生平(一)泰罗生平l泰罗(FredreickwTaylor,1856年1915年)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从少年时代起,他对任何事情都有一股刨根问底、追求真理的劲头,观察问题缜密
24、,并有进行验证的决心。在继承父业的思想指导下,他考上了哈佛大学的法律系,由于得了眼疾,不得不辍学。1875年进入费城的一家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进入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技工,于1884年被提升为总工程师。1890年至1893年间,泰罗在一家制造纸板纤维的制造投资公司担任总经理。1901年以后,他用大部分的时间从事写作、演讲,宣传他的科学管理。取得过发明高速工具钢等专利。他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泰罗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他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的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实验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经
25、验。l(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l1科学管理的中心内容追求最高生产效率。科学管理的中心内容追求最高生产效率。l泰勒认为工人和雇主的矛盾就像两个人争大饼,雇主关心的是高利润,工人关心的是高工资,雇主争多些,工人得到的就少些。科学管理的关键是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精神革命”和“思想变革”,用相互协作代替对抗与斗争,使双方都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只有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使“饼”做大,每个人才能分到的更多。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的开头就写到:“劳资双方在科学管理中所发生的精神革命是,双方都不利润分配看成头等大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加利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基础 课件 第二 管理 理论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