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一)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这漂亮的古都洛阳观光旅游。我叫李伟齐,你们可以叫我李导。这次呢,就由我带领大家来巡游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大家看,这就是龙门石窟了!我们的石窟分布于两山之崖上。东边呢,是香山,
2、唐代著明大诗人白居易就葬于此。右边呢,则是龙门山,而中间的这条河,就是伊河了!正是由于这样两山相对,望之若阙的地理位置,所以龙门石窟又被称为“伊阙”。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前方的洞窟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多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
3、虽然数目许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这些精致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才智的结晶。大家肯定要渐渐地观赏,细细地品尝。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奉先寺,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他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爱,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楚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窟宏伟壮丽,气概磅礴,再加上四周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奇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现在,我带你们去今日参观的最终一站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洞内有11尊大佛像,请大家细细观赏。 好了,龙门石窟就
4、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拍照留念,留下美妙的瞬间!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二) 挚友们,此刻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成为宾三洞。它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统一规划、有安排开凿的,因并排布局而得名。“宾阳”来源于尧典中的“寅宾日出”意为迎接初升的太阳。可能有的挚友已经发觉了,南北二洞和中间的主窟风格迥异,截然不一样,这是怎样回事呢?原先呀,在开凿的过程中北魏宫廷突然发生了内乱,打断了宾阳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宾阳三洞,事实上只完成了一个中洞,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这三座洞窟开凿的时间最长,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用工多达80多万。宾阳中
5、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主尊为此刻世佛释迦牟尼,在它左边是过去世燃灯佛,右边是将来世佛弥勒佛。其实在洞中有两幅壁画可谓精致绝伦,就是在洞口内壁两侧,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别是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呈现当时宫廷佛事活动的场面,惋惜这两处浮雕在20世纪30年头被盗走,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大家请随我接着往前走,再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闻名遐迩的卢舍那大佛就在寺中。奉先寺顾名思义,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于675年完工,皇后武则 天曾捐脂粉钱两万贯用来加速工程的完工。它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
6、最精、气概最磅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好了,各位游客,此刻呈此刻我们面前的这尊大佛就是卢舍那大佛了。“卢舍那“是梵文音译,即光明普照的意思。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为什么不零不整偏偏是17。14米呢?其中暗藏不少玄机:因为7是佛的数字,天的数字,佛语有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看,这17。14米,包含了一个10,意十全十美,而14拆开正好是两个7,再加上第一个7,就有三个7了,拥有三个7的卢舍那大佛就是无限大、无限尊崇,功德圆满了! 有人把卢舍那大佛比作东部的“蒙娜莉萨”,说她是和善和美貌的化身。的确如此,不信,您看,她的嘴角微微上翘,目光下垂,略作俯视态
7、,两道弯眉如钩似月,满脸的笑意,一派慈眉善目的神韵。每次看到卢舍那大佛的微笑,总会让人感到如沐春风,无论您从哪个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会和您有所沟通,仿佛智者的询问,长着的关切,母亲的慈祥!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无限的情亲和慈祥,这种由天上到人间,由出世到入世,从虚幻到现实的转变,不正是中国儒家思想在雕塑艺术上的折射反映吗?这是艺术的觉醒,人性的觉醒,中国佛教艺术经验了漫长的岁月,在唐代最终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进程,中国佛教艺术在洛阳龙门奉先寺也到达了一个光辉的顶点,所以,李泽厚先生才会说:卢舍那大佛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典范。在2001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全部的评委都认为是咱们卢舍那大佛的微
8、笑折服了全世界。另外大家看卢舍那两侧站立的二弟子,左为迦叶,严谨庄重,饱经风霜;右为阿难,聪慧和顺,擅长记忆。他们的旁边分别站立的是菩萨、天王、力士以及供给天人,形象逼真,活灵活现。整个奉先寺造像主次分明,比例浑然一体,既注意形式美,又注意精确表达思想资料。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线条,高潮的技艺,玄秘的宗教幻化 为一首壮美的交响乐章,与自然混合,夺人心魄。好了,各位挚友,参观了这么宏伟的雕刻,是否也让你的心灵受之震撼了呢,那么请拿起您手中的相机,留下这份心情。景区的主要讲解到那里就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活动,11点钟我们准时在那里集合。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三) 大家好! 子曰:“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特别兴奋我能来到这里为大家服务。 今日,我们都是慕名而来看这“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规模营建于北魏晚期、隋唐五代,后经几个朝代修筑而成的。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现存的石窟约1300个,佛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约3000个,佛塔约50座,佛像约10000尊。东山有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等。其中最精美绝伦的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佛。 这里,我们就重点讲一下宾阳中洞和奉先寺。 一进龙门石窟的大门,就可以望见即宽敞又一眼望不到头的伊河,风把伊河的湖面吹得像是给伊河披上了一层白沙,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龙门石窟脚下,龙门石窟的佛像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河南 龙门 石窟 导游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