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一)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这漂亮的古都洛阳观光旅游。我叫李伟齐,你们可以叫我李导。这次呢,就由我带领大家来巡游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大家看,这就是龙门石窟了!我们的石窟分布于两山之崖上。东边呢,是香山,
2、唐代著明大诗人白居易就葬于此。右边呢,则是龙门山,而中间的这条河,就是伊河了!正是由于这样两山相对,望之若阙的地理位置,所以龙门石窟又被称为“伊阙”。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前方的洞窟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多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
3、虽然数目许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这些精致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才智的结晶。大家肯定要渐渐地观赏,细细地品尝。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奉先寺,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他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爱,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楚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窟宏伟壮丽,气概磅礴,再加上四周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奇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现在,我带你们去今日参观的最终一站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洞内有11尊大佛像,请大家细细观赏。 好了,龙门石窟就
4、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拍照留念,留下美妙的瞬间!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二) 挚友们,此刻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成为宾三洞。它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统一规划、有安排开凿的,因并排布局而得名。“宾阳”来源于尧典中的“寅宾日出”意为迎接初升的太阳。可能有的挚友已经发觉了,南北二洞和中间的主窟风格迥异,截然不一样,这是怎样回事呢?原先呀,在开凿的过程中北魏宫廷突然发生了内乱,打断了宾阳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宾阳三洞,事实上只完成了一个中洞,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这三座洞窟开凿的时间最长,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用工多达80多万。宾阳中
5、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主尊为此刻世佛释迦牟尼,在它左边是过去世燃灯佛,右边是将来世佛弥勒佛。其实在洞中有两幅壁画可谓精致绝伦,就是在洞口内壁两侧,原各有一副大型浮雕分别是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呈现当时宫廷佛事活动的场面,惋惜这两处浮雕在20世纪30年头被盗走,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大家请随我接着往前走,再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闻名遐迩的卢舍那大佛就在寺中。奉先寺顾名思义,就是供奉祖先的意思,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于675年完工,皇后武则 天曾捐脂粉钱两万贯用来加速工程的完工。它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
6、最精、气概最磅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好了,各位游客,此刻呈此刻我们面前的这尊大佛就是卢舍那大佛了。“卢舍那“是梵文音译,即光明普照的意思。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为什么不零不整偏偏是17。14米呢?其中暗藏不少玄机:因为7是佛的数字,天的数字,佛语有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看,这17。14米,包含了一个10,意十全十美,而14拆开正好是两个7,再加上第一个7,就有三个7了,拥有三个7的卢舍那大佛就是无限大、无限尊崇,功德圆满了! 有人把卢舍那大佛比作东部的“蒙娜莉萨”,说她是和善和美貌的化身。的确如此,不信,您看,她的嘴角微微上翘,目光下垂,略作俯视态
7、,两道弯眉如钩似月,满脸的笑意,一派慈眉善目的神韵。每次看到卢舍那大佛的微笑,总会让人感到如沐春风,无论您从哪个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会和您有所沟通,仿佛智者的询问,长着的关切,母亲的慈祥!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无限的情亲和慈祥,这种由天上到人间,由出世到入世,从虚幻到现实的转变,不正是中国儒家思想在雕塑艺术上的折射反映吗?这是艺术的觉醒,人性的觉醒,中国佛教艺术经验了漫长的岁月,在唐代最终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进程,中国佛教艺术在洛阳龙门奉先寺也到达了一个光辉的顶点,所以,李泽厚先生才会说:卢舍那大佛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典范。在2001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全部的评委都认为是咱们卢舍那大佛的微
8、笑折服了全世界。另外大家看卢舍那两侧站立的二弟子,左为迦叶,严谨庄重,饱经风霜;右为阿难,聪慧和顺,擅长记忆。他们的旁边分别站立的是菩萨、天王、力士以及供给天人,形象逼真,活灵活现。整个奉先寺造像主次分明,比例浑然一体,既注意形式美,又注意精确表达思想资料。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线条,高潮的技艺,玄秘的宗教幻化 为一首壮美的交响乐章,与自然混合,夺人心魄。好了,各位挚友,参观了这么宏伟的雕刻,是否也让你的心灵受之震撼了呢,那么请拿起您手中的相机,留下这份心情。景区的主要讲解到那里就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活动,11点钟我们准时在那里集合。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三) 大家好! 子曰:“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特别兴奋我能来到这里为大家服务。 今日,我们都是慕名而来看这“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规模营建于北魏晚期、隋唐五代,后经几个朝代修筑而成的。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现存的石窟约1300个,佛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约3000个,佛塔约50座,佛像约10000尊。东山有宾阳洞、奉先寺、万佛洞等。其中最精美绝伦的就是奉先寺的卢舍那佛。 这里,我们就重点讲一下宾阳中洞和奉先寺。 一进龙门石窟的大门,就可以望见即宽敞又一眼望不到头的伊河,风把伊河的湖面吹得像是给伊河披上了一层白沙,往前走一会儿,就到了龙门石窟脚下,龙门石窟的佛像全
10、是在那陡峭的山壁上雕刻着,最大的佛像在那陡峭的山的中间,佛像头两侧的长方形窟窿,是后来人为了爱护它,搭建房子的房梁用的,这样文化遗产就不会受风雷雨打了。可是加上了这个房子以后感觉破坏了整体效果,就把房子给拆了,所以留下了八个长方形窟窿,中间的佛是如来佛祖,两旁是四大金刚,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只有两厘米这么小,最大有十几米,最小的佛在万佛洞里,佛近两千多个。火烧洞上,石壁两旁画满了火海,使人感觉像是火烧了一样。莲花洞,下方有莲花仙子,莲花仙子两旁有很多活灵活现立体的荷花。千手观音洞,是千手千眼佛,他有上千只手臂,而每只手掌心上都有一只眼睛,造型很是漂亮 洛阳龙门石窟到处是漂亮、惊人的石窟! 好了,我
11、们的旅行短暂就告一段落了。西山没有大的佛龛,所以我们就不去了。祝你在“九朝古都”洛阳,旅途开心!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四)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事实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00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加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很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改变有着亲密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北魏以来,这里松柏青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出名。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
12、。精致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郁,。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伊阙风光。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很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潜溪寺 挚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整,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爱。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雅,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
13、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沟通和相互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溢了清爽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改变,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高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定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肯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
14、反映。 挚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称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因统一规划、有安排开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这三座洞窟从公元500年开凿直到523年停工,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史书记载用工多达80多万。中间的为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从南向兹依次为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和将来世佛弥勒佛。 宾阳中洞的窟顶是穹隆形,似乎蒙古包的顶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周边是莲花花瓣、水水纹和其它装饰图案,犹如艳丽漂亮的地毯式样子。这种形式使人很自然联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释迦牟屁,造像手法已和北魏鲜卑族拓拔部固有的粗犷敦厚之风有所不同,而
15、是汲取了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的成分和当时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风尚,形成了迁都洛阳后佛教造像“秀骨清像”的艺术形式。主佛体态修长,面容清瘦,眉目疏朗,嘴角上翘,表情温柔,神采飘逸。服饰已脱去了云冈石窟中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为中原地区褒衣博带的形式,衣裙下部雕作羊肠纹拖在基座前部,一层一层折叠着。这种雕造风格快速在全国流行开,成为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造像特色。 这种造像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很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龙门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中洞窟门内前壁两侧下层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这两幅作品,精致绝伦,20世纪3
16、0年头被盗凿而去,现分别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1978年,当人们拆除宾阳中洞的清代所建砖券门时,雕凿于北魏时期造型鲜为人知的天王造像显现在人们面前。挚友们请看,当时在窟门过道两壁上发觉的就是三头四臂的帝释天王和四头四臂大梵天王浮雕。 宾阳中洞完成于六世纪中叶,它显示了当时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超群水平。 伊阙佛龛之碑-李泰与宾阳南洞 挚友们,我们现在所看的这块大碑,名为“伊阙佛龛之碑”,由唐太宗时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中心令、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这通碑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形奇伟秀美,是唐楷书法艺术的珍品。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
17、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碑文中并有大量粉饰、美化李泰之语。因此,结合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的史实可知,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和专心。须要说明的是,这通碑原应为此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约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五) 游客们,你们好!我是桃园旅行社的导游小周,我们此刻位于洛阳市的龙门石窟,由我带领大家进入龙门石窟窟内,开心的龙门石窟一日游起先了! 龙门石窟的发觉年头、建立年头非常困难。龙门石窟由成千上万个洞窟组成,有潜溪寺,有莲花洞,有药方洞,有古阳洞,还有香山寺、白园、
18、万佛洞,数也数不清。 我们先来看看莲花洞,“莲花洞”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您看,窟顶雕刻着一朵硕大精致的高浮雕莲花,“莲花洞”这名字就是依据这朵莲花取的。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思为:出污泥而不染。洞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您能望见,左侧弟子的头部没有了,是因为头部早年被盗,此刻只能在法国吉美博物馆里见到了。大家看莲花洞南壁上方,有一个个小小的佛像,它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活灵活现,能够想到,当时的雕刻技艺是多么精湛啊! 看完莲花洞,我们又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代仍有雕刻,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最早的石刻
19、药方。 龙门石窟此刻已经遭到严峻的破坏。除了极少数的佛像外,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其整体造型。但是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艺术水平之超群、神态之曼妙,我期望大家好好爱护这些文物。 龙门石窟还有个传闻呢。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四周青山青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捕鱼。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每天到山上牧羊,经常听到从地下传来“开不开”的惊奇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知母亲,母亲想了想,告知他,假如再听到这种声音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石窟顷刻从山中间裂开,湖水顷出,奔腾咆哮着绕过洛阳城,流向东海。水流之后,龙门石窟就出现了。 游客们,开心的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期望你们玩得快乐哟!让我们下次再见!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