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教材分析】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三个生字,掌握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教学重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教
2、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趟,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二、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
3、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教师预设易读错的词语有:济南 澄清 贮蓄 水藻 发髻 镶嵌3指名读课文,随即指导。4学生听老师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明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这天气、山、水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小结:因为有小山的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的天气;又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才会有小雪覆盖的山景,河水才会冒点热气。所
4、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都是围绕这个特点来写的。五、齐诵全文,再次品味。(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这篇课文的朗诵方法,了解了大致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位、体悟“济南的冬天”。二、赏析课文:“济南的冬天”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预设:1阳光下山景图。(第二自然段)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的冬天 济南 冬天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