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明节的习俗和发展历史2022.docx





《2022年清明节的习俗和发展历史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清明节的习俗和发展历史2022.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清明节的习俗和发展历史2022 清明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依据气温、物候方面来划分的,有指导农事的作用。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习俗和发展历史,希望能给各位供应帮助! 清明节究竟要做什么聪慧事? 1、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慧”地孝敬老人。 有一句古语,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等儿女羽翼丰满,想到要孝敬父母的时候,他们却不在了。所以每一次扫墓,都是孝心的一次洗涤和升华。活时不孝,死后哭天,让别人嘲讽,也令自己担心。最聪慧的方法,就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2、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慧”地对待他人。 清明节风俗的主要来历
2、之一,就是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的结局,也是一条沉痛的教训。首先是晋文公赏罚不明。人家介子推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割肉奉君尽丹心”,而你在论功封赏时,却唯独把他忘掉。所以介子推“柳下作鬼终不见”,让你懊悔一辈子。这个介子推,也是一根筋。宁可搭上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也要让晋文公苦痛和缺憾。这样的心胸,未免太狭窄了。人与人之间,最须要的是坦诚和包涵,有容乃大,寡欲则宽。 3、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慧”地享受阳光。 有一次,孔子问几个弟子的志向,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讲的,就是春游。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
3、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整理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吴惟信这首苏堤清明即事,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人们春游的欢乐风景。到今日,我们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更好的条件,去向盎然的大地,沐浴绚丽的阳光,就是一个字:爽! 清明发展历史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改变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季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
4、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非常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记,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支配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渐渐深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经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清明节 习俗 发展 历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