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认识看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共3页).doc
《从自我认识看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自我认识看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从自我认识看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王二庆(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摘要:克里斯托弗.马洛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重要的戏剧作家之一,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最为著名的戏剧。浮士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试图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对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刻的探讨。关键词:自我认识;好奇心;美的缺席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 Christopher Marlowe)最为著名的剧目,他根据英译本的德国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叙述浮士德将灵魂出卖给魔鬼, 魔鬼供他随意驱使24年, 期限到了他的灵魂将被魔鬼带到地狱的故事。他的悲剧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时代内涵,而浮
2、士德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象征又赋予作品具有深刻的普世意义。因此,深刻理解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是我们理解全剧的关键。本文将从自我认识的角度探讨浮士德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以求能够对他的悲剧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一、自我认识的悲剧在瓦尔德斯和科尼利厄斯教给浮士德魔法时,科尼利厄斯得意洋洋地吹嘘说魔法这个东西比阿波罗神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更值得学习。这一个往往被评论家所忽视的细节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那么它究竟隐喻了什么呢?浮士德的仆人瓦格纳在他开玩笑的胡话中给了我们答案。在第一幕中当两位学者问他的主人在哪里,在做什么时,他卖弄自己的学问说了一通滑稽的话,其中有一句是“我知道他在哪里,但他不知道。”
3、这句貌似荒唐的话却一语道破真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浮士德并不认识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又将去向何处。事实上,阿波罗神庙上的神谕是对人类的成长史给出的最深刻的概括与诠释。人生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也是人类哲学的最基本命题。浮士德的悲剧归根结底是由于他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自己。布鲁克斯(Brooks)曾指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关于认识的: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他对自己的认识的关系;关于获取认识的方法与目的的认识(Jump 1969:210)。浮士德没有真正认识了解他自己,除了体现在他始终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有缺陷的性格,即傲慢,任性,天真之外,还体现在他在占有知识的目的和获取知识的方法的认
4、识上存在局限。浮士德是一个占有渊博知识的学者,他精通哲学、医学、神学和法律,而这四门学科正是那个时代的四大显学。但是,他只是占有书本上的知识而已,他几乎没有离开书房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因此,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是缺少生活气息缺少活力的。因此他逐渐对书本厌烦,因为这些知识并不构成人生不可或缺的生命滋养而仅仅作为学业的功课存在着,也可以说这些知识是异己的。同时,足不出户的书生最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察视角,因为他的生活空间狭小,缺少生活经验与历练,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此他会形成骄傲自满的性格。他之所以在阅读圣经断章取义般地截取前半句“犯罪的代价是永恒的死亡”而不去理会它的下一句“上帝
5、通过基督给与人永恒的恩赐”,正是由于他生性中的傲慢。他拒不承认人会永远的犯罪,不承认人有原罪。他认为既然人有原罪的命运已被上帝提前规定了,人不可能自救,那么人为何还要心中怀着罪感活下去而不换一种活法。他的潜台词就是既然人无法改变命运,那就干脆抛弃它不承认它。此时的浮士德看起来如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一般高大。一些评论家也认为浮士德有着泰坦神普罗米修斯的原型。(Jump 1969: 172)。但是这个巨人最终没有跨出“人”的躯体。他至死都没有摆脱“上帝”的观念。在天性中傲慢的驱使下率性与上帝割裂了关系,拒绝承认人有灵魂这一人与上帝的纽带,以至于急于抛弃它,用它来与魔鬼交换魔法,企图把自己变为一个神。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我 认识 浮士德 博士 悲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