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七年级上册(共5页).doc
《2017年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七年级上册(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七年级上册(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下列各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8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回答1-6题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制作石器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请你判断应该填写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右图),此图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息是A大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B大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大海C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国家产生 D耒耜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工具3.用“长江流域”、“水稻”、“猪纹陶钵”、“干栏式房屋”等描述
2、的原始居民是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龙山原始居民 D红山原始居民4.下列四幅图中,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深耕细作的是A B C D 5.我国古代采取了不少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至今依然发挥巨大作用的是A兵归家,释奴婢 B蜀守冰,凿离堆 C招流民,行屯田 D重本业,轻末业6.我国古代制定历法,服务农业。下列图片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成就的是A.齐民要术 B.大明历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在经济的发展基础上,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沿革清晰,影响深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符号与象征。请回答7-12题7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
3、康。”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察举制取代禅让制 D.世袭制取代察举制8.“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C.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9易中天说:“秦,虽死犹存,他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B.以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 C. 派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D.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10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右图体现的措施是 A商鞅改革户籍制
4、 B文景帝以德化民 C汉武帝的推恩令 D挟天子以令诸侯11.史记陈涉世家载“失期,法皆斩”,由此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A.战乱频仍 B.焚书坑儒 C.刑罚严酷 D. 赋役繁重A.宅院画像砖 B.陶院落 C.击鼓说唱佣 D.汉并天下瓦当12.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繁荣。请回答13-15题13.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14.以
5、下图片能反映道教影响的是龙门石窟 真武山A B C D 15.董仲舒针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武帝推行A.休养生息 B.独尊儒术 C.刺史制度 D.盐铁专卖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时间与空间上的事实,学习历史,要建立时空观念。请回答16-20题16.“卧薪尝胆整十年,悬梁刺股;破釜沉舟考场间,妙笔生花。”加点的成语典故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 B.春秋和秦末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17.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B.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C.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 D.公元前3世纪
6、到公元2世纪18.以下图片中,能时空再现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是A BC D 19.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20.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分别是A蜀 东晋 前秦 B西楚 东晋 前秦 C蜀 东晋 梁 D蜀 南晋 张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请回答21-24题。21.在小组讨论中,针对古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
7、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提出各种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史记记述的历史事件完全真实可靠 B.史记文笔质朴简洁,缺乏文学价值C.史记是重要史料,有些内容需考证 D.史记词藻华丽,所记人物生动形象22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C.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23.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级 期末 教学质量 监测 历史试题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