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名师教案(共10页).doc
《《古代诗歌五首》名师教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五首》名师教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析、背诵经典诗歌,学习诗歌凝练的语言。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大意,学会品读诗歌。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分析其丰富内涵。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尝试窥探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政治抱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情感。3、学会运用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诵读理解(译读)品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
2、:诵读理解(译读)品析。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唐代又是中华民族诗歌最为鼎盛的时代,优秀的诗歌即是诗人心志胸怀的体现,更是我们窥探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极具代表性的唐诗登幽州台歌望岳。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1、读懂诗歌(1)通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和语调) 学生自读,探索技巧。明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ng)然/而/涕(t)下。语调:痛苦、孤独;语速:低沉、缓慢;重音:不见、悠悠、怆然、涕下。学生自读自评,教师点拨。(2)变形比读。(比比哪种表达效果更好)原诗:前不见古人
3、,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新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明确:原诗比较好,本诗恰恰是因为保留了这两个字进行了语气上的停顿,所以才使得作者这种悲伤痛苦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本诗的停顿节奏不同于以往的二三节奏,而是一二二,这种节奏的变化形成了五言中独有的现象,从而有了一种特殊的音韵美。(3)译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译读并展示,老师点拨。明确: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2、品读诗歌(1)本诗言简意赅,但情感饱满,作者是怎样达到的呢?(学生小组讨论发言,老师点拨总结)明确:破题:关于幽州
4、台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西南。幽州台:即蓟丘、烟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在此延请天下奇士,又称黄金台。诗句中的“古人”“来者”也就是像燕昭王一样的明君。强烈情感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又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呢?背景资料:据史料记载,登幽州台歌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当时陈子昂已35岁,陈子昂自入仕之日(武后至元年,公元684年)起,一直关心国家政事,心系民生疾苦,屡次上书言政,但武后却将主要精力花在权力之争和维护自己的帝位方面,将国家的治理和建设摆在无足轻重的位置,对陈子昂宠而不用。即使陈子昂有卓越的政治才华,却无从施展。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派建安王武
5、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晓军事,屡战屡败,而建功心切的陈子昂屡现奇策未被采纳,他恳请分兵一万,自为前驱破敌也被拒绝,最后竟因出谋划策被贬为军曹。陈子昂的雄心壮志大受打击,政治理想几近幻灭,在抑郁怨愤的心境下出征回师后,独自登临历史遗迹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诗篇,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这首诗唱出了历代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知遇难逢的孤独,时不我待的焦灼,悲怆中激荡着豪情,质朴中蕴含的深思,成为一首震慑人心的千古绝唱。意象独到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6、”,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前、后(纵观时间的长河) 天、地(横跨空间的广阔)意象磅礴,一扫齐梁形式主义,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辞藻华丽繁杂但托物言情却没有了),大力表举“汉魏风骨”,这样的诗作是“初唐四杰”都没有能够达到的文学境界,因此,本诗在唐诗中有无可匹敌的艺术价值。3、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时间:古 今 思想:怀才不遇空间:天 地 心情:忧愤孤独4、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登幽州台歌并未写作者登台之后所见之景,假如你就是诗人陈子昂,请描绘一段景物来描绘自己此时的心情。望岳1、以问置疑,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名山大川数不胜数,其中最为闻名的当
7、属“五岳”了。你们知道“五岳”吗?那么,哪一座山是“五岳之首”呢?明确: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五岳泰山”泰山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历来被人们誉为吟诵泰山的压卷之作望岳。2、初读诗歌,明确体裁(1)老师范读并指导学生划分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明确诗歌体裁:五言古诗。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
8、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3、再读诗歌,明白诗意(1)资料补充: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2)小组合作,解释诗歌大意。明确:泰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云迭
9、起使人心胸摇荡,极目远眺可以看到鸟儿归巢。 有机会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一眼望去,群山(都显得)渺小。4、精读诗歌,品析欣赏(1)诗题是“望岳”,而诗中无一“望”字,那么“望”是怎样得以体现的?细度诗歌,分析角度。明确:“望”字蕴含在每一联中,依次是:远望泰山、近望泰山、凝望泰山、俯瞰泰山(虚写)。(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是各异的,前两联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明确:首联:远望泰山巍峨高大;颔联: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写景)(3)前两联在写景,则后两联呢?明确:抒情;颈联:凝望泰山心胸激荡;尾联:俯瞰泰山勇攀绝顶。(4)你觉得这首诗歌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 诗歌 名师 教案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