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物理必修二的知识点 中学学习容量大,不但要驾驭目前的学问,还要把中学的学问与初中的学问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物理必修二的学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中学物理必修二的学问1 第一节相识静电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
2、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状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变更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逝。 其次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
3、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态、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 1、检测仪器:验电器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三、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 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 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点电荷 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 一、电场 1、电场:电荷的四周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四周的电场发生的。
4、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 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中学物理必修二的学问2 一、牛顿第肯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变更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缘由; 3、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缘由;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
5、质量确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更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其次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改变而改变、消逝而消逝;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样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逝;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
6、本区分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中学物理必修二的学问3 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说明: 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单位是。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依据实际状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对于
7、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特别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一短短暂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需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全部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状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重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重量是守恒的。 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8、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中学物理必修二的学问4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试验用推论s=aT2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
9、):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肯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确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物理 必修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