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 课题名称乘法分配律学科数学总课时 单元章节名称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页码36执教者彭素娟 版本名称人教版年级四册次下册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继续由主题图引出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透过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自我探究及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再透过类比,让学生理解并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使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相对简便一些。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潜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透过比较,对
2、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概括。 教学难点对乘法分配律好处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导入投影片?主题图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1?口答:说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2?口算:40232512516 要求学生回答出结果,并口述在口算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二?类比感知 1?投影出示: 483 45+4884+8573+63 2?分组讨论:上方各组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根据这个特点,每组中的两个算式能够怎样连接起来,用以表示它们的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透过让学生讨论举例,让学生初步体会
3、出乘法分配律在形式上与前面学过的乘法的运算定律的不一样,对将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先有个初步的认识】 三?质疑释疑,研究归纳 1?出示主题图,根据图中信息,让学生讨论,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根据状况给予解答。 3?提出例3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群众交流不一样算法的解题思路。 方法一:25方法二:425+225 =625=100+50 =150=150 6?分析比较:观察两种算法有什么不一样? 7?建立表象:以上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25=425+225 8?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9?探究规律: 结合以上几个等式,让学生分组讨论: 这些等式的
4、左边是怎样的?右边呢? 结果又怎样? 从以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学生在语言表述上有困难,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你能再举出乘法分配律的例子吗? 能用字母表示吗? 抢答:a=? 归纳乘法分配律并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四?知识巩固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4+4 18=18+18 a=+ 53a+47a=+a 48a+b= 2536+2564=25+ 2?连线 516 2516+1675ab+ac aac+bc c255+245 五?课堂总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它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不一样? 六?知识拓展 你会算吗? 111222+333334 【设计意图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
5、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带给搞笑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对同一句话、“爸爸和妈妈都爱我”不一样形式的的简洁描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乘法分配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数学知识就在自我的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本节课,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心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
6、思维的潜力得到了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状况: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用心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规律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 教学资料分析: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为此在理论算术中又称之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
7、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重要依据,能够使两位数和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更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更简洁。乘法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计算的学习,这一部分资料的思考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潜力和思维潜力与之相配合,所以学习的困难会比较大。因此,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其结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式、手段与技术:变重视结论的记忆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式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贯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理念,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师时而参与学生的探究时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点拨,既有学生之
8、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带给现实的、搞笑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资料,能够在视听领域里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透过新旧知识的沟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特征;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并能正确计算。 潜力目标: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潜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自我
9、生成“用符号记录整理的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设计: 生活引入,感知规律 1。在家里,你最喜欢谁?我也作了一个调查,咱们班很多同学是爸爸和妈妈很早起来为你准备早点、接送上学,辅导作业。 2。爸爸和妈妈都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能够自豪的说“爸爸和妈妈都爱我”。 3。爸爸和妈妈都爱我,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 4。我听说张磊和杨军都是李新建的好朋友,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 5。小结:同样一句话能够有不一样的说法。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数学中是怎样的呢,这天我们就一齐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
10、 把数学知识依附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结合鲜活的数学材料,触动学生的道德碰撞,给原本单一冷漠的资料注入人文的血液,促进学生感悟、内化。 开放探究,建构规律 1。情境引入 讲本学期开学,学校要为一、二、三年级更换桌椅状况: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请仔细观察大屏幕: 学校为一年级更换3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二年级更换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三年级更换6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请同桌两个同学选一个问题在练习纸上用两种方法解答? 说说你的解题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另外一种方法呢?解释一下。 谁愿意之
11、后汇报? 2。第一次发现 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能够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每一组算式的结果相等。 我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来连接,行吗?为什么? 板书:3=503+603 5=755+685 6=806+656 3。第二次发现 再观察这三组算式,还有什么发现吗? 同学们,你们的发现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一种猜想呀?能不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呢? 每人举出一个例子,写在纸上,然后请同桌帮忙验证 汇报交流: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一些吗?举的完吗? 4。归纳总结: 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桌说说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请看大屏幕,你们的意思是这样吗?小声读读。 有什
12、么不懂的词吗? 5。个性化理解 你能用比较喜欢的形式来表达上方的这些等式吗?比如用字母,图形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丙=甲丙+乙丙 c=ac+bc 这些等式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感觉怎样样? 针对众多的数学事实,不急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是让学生运用朴素的语言概括出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既是“乘法分配律”知识的雏形,更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渐进台阶。在此基础上引出规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我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是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规律好处的个性化感悟。 激活联系、应用规律。 1。请你把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 441 375+8 413+
13、4127321+36 784+134 你为什么连得这么快?是计算了吗? 这两个算式之间为什么不连了?能用乘法分配律的资料来解释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3= 1025+425=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填写的。有不一样意见吗? 分别说说转化以后的算式和原先的算式比,哪一个让我们计算起来感觉比较简便了?为什么? 小结: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能够灵活选取算法,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多种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 3。联系旧知、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谈话:“乘法分配律”在过去学习中用过吗?咱们回顾一下。 此刻我们每一天都在练乘法竖式计算,看大屏幕。乘法竖式中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看出来了吗? 引导学生联想知识用途,勾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凭借亲自计算得到的感悟领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广泛运用。 课堂小结: 这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3=503+603 5=755+685 6=806+656 c=ac+bc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