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数学教案四篇.docx
《2022小学数学教案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数学教案四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小学数学教案四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1、 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一、认识因数与倍数,预习反馈1、反馈主题图,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反馈:112=1226=1234=12121=1262=1243=12121=12122=6123=41212=1126=2124=32、观察并回答。(
2、1)这三组乘法、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2)像这样的乘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之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你想知道吗?(3)这样的三个数,我们也可以怎样说?(2和6是12的因数),请大家也像这样把其余的两组数也说一说。请看教材12页,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4)也就是说2和6与12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数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5)提问:能不能说12是12的因数呢?(6)小结:上面这三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3讨论:23453,提问: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谁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4讨论:03 010 0
3、3 010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5注意:(1)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整数,但不包括0。(2) 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名称的“因数”,两者不能搞混淆。二、巩固新知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得因数,谁是谁得倍数?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2下面得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4、完成P15第2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讲评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三
4、、思维训练1、判断(1)12的因数有:1、2、3、4、6、12。(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2游戏。记住自己的学号,听老师说要求,符合要求的同学请举手。(1)( )是4的倍数 (2)( )是60的因数(3)( )是5的倍数 (4)( )是36的因数四、课后小结:五、 布置作业小学数学教案 篇2一、素材的选取。本单元我们选取的素材是高速运转的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和高速运转的济青高速,选取这个素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连续多年创下旅客发送量、发送班次和售票收入三项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华第一站”。 据说济
5、南长途汽车站占地110亩,日客流量4万多,客票年收入达到45亿元。1999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中华第一站”称号,这个荣誉一直保持到今天。(2)山东的高速公路全国闻名。 说起山东的高速公路来,在全国是的,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据有关经济专家研究,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其公路的优劣,成正相关。可见,我省经济之所以能够高度发展,寻其原因,不言而喻。(3)以比较真实的数据为素材,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本单元提供的数据与第一单元一样,都是一些真实的数据。旨在说明交通生活中也实实在在存在着数学,数学无处不在。二、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依次是: 单元知识分析 单元教材解
6、读 信息窗1的解读 已学的知识 乘法的认识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下5247-5047 用字母表示数(四上1) 加法运算律 (四上1) 一般行程问题 (二下p105,三上p76,p78,三下5)路程、时间、速度三者 数量关系。 本单元新学知识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乘法分配律(相遇问题)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后续学习的知识 乘法运算律在小数和分数计算中的推广 用方程解行程问题 (山东版有关行程问题的学习都安排在简易方程单元。) 高速运转的长途汽车站 高速运转的济青高速1、情景图的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为“高速运转的长途汽车站”。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一幅济南长途
7、汽车总站的真实照片。照片的下面附有一张20xx年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大巴车中巴日发送旅客情况统计表。2、情景图中的信息。是2组数据:(1)平均每天发车的数量(2)平均每车次的乘客人数。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乘法结合律。(2)乘法交换律。(3)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第六题)小学数学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正确地解决有关排列数和组合数的问题,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