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称赞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docx
《2022年称赞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称赞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称赞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 冬天,天气很冷。说实话,我不想它来,但当它来的时候,我有不同的感觉。啊,我爱冬天,因为冬天“强风知草”,我爱它的性格。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赞扬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赞扬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1 山中雪后 郑燮 清代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早晨起,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惨淡,连日光都变得寒冷。 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清孤:凄清孤独 等闲:
2、寻常、一般。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早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溶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似乎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早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毅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明哲保身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
3、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赞扬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2 雪梅其二 卢梅坡 宋代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非常春。 译文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假如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特别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明丽多姿,生气蓬勃。 简析 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行,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漂亮的春色。诗人认为假如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
4、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赞扬冬天的古代唯美诗词3 北风行 李白 唐代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译文 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
5、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大大的,犹如一张张竹席,它们零零碎碎地撒落开来,漂浮在轩辕台上。 在幽州十二月天思念远方丈夫的思妇,不唱歌了,也不说笑了,成天双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视着来往的行人,想到夫君还在那苦寒的北方前线心中凄苦哀怨。 临别时你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始终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恒久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犹如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遮天蔽日,无边无垠。 注释 北风行:乐府“时景曲”调名,内
6、容多写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伤感之情。 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闻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县。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侧。轩辕台,纪念黄帝的建筑物,故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这两句用夸张的语气描写北方大雪纷飞、气候寒冷的景象。 双蛾:女子的双眉。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哀痛、愁闷的样子。 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良,实在。 鞞靫(bngch):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焚之”句: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黄河”句: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此
7、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 北风雨雪:这是化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原意是指国家的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这里借以衬托思妇凄惨的遭受和凄凉的心情。裁,消退。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诗人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斗争罪恶,怜悯人民苦痛的新主题,从而给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经常借助于神话传闻。“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就是引用淮南子。墬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
8、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信,但它所呈现的幽冷寒冷的境界却借助于读者的联想成为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足以显示北方冬季特征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非常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相互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尽北风
9、凛冽之形容。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歌的艺术形象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统一,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热情的情感,自由豪放的特性,所以寻常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往往会出人意表,超越常情。这正是他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运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淫威。不同的艺术效果皆因作者的情思不同。以席来拟雪花此句想像飞腾,精彩绝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大,密的特点,极写边疆的寒冷。这两句诗点出
10、“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阔北方详细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作者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忧。这里没有对长城作详细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长城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特别忧虑担心。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逆境便不言自明。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
11、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予情思,排遣愁怀。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怜悯。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 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那堪“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苦痛的无望心情。 诗到此好像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称赞 冬天 古代 唯美 诗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