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习资料(共56页).doc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习资料(共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习资料(共56页).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况1、凯恩斯主义主要流派(国家干预主义)(1)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 (2)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主义)(3)新凯恩斯主义(1960):凯主义非均衡学派(4)新凯恩斯主义(1980中期来):凯主义主流经济学(5)新兴的新古典综合(世纪之交提出)2、新自由主义主要流派(6)货币主义 (7)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8)供应学派(9)新奥地利学派 (10)公共选择学派 (11)伦敦学派3、其他流派(12)新制度学派(非自由主义派) (13)新制度经济学(自由主义派)(14)德国学派 奥尔多自由主义:弗莱堡学派、社会自由主义、实用主义自
2、由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思潮(15)瑞典学派 (16)希克斯的经济思想 (17)罗斯托的经济思想(18)熊彼特的经济思想 (19)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激进经济学思潮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弗莱堡学派在欧根提出的“理想类型概念”基础上,创立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社会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全民福利”为基本目标;强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要以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反对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有任何垄断形式存在,提出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 弗莱堡学派的定义特点:联邦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特点: 1、既反对经济上的放任自由,又主张国家要尽量少地干预维克多范伯格:当代弗莱堡学派掌门而只给予必要的干预
3、; 2、既保障私人企业和私人财产的自由,又对资本的某些权利予以限制,让公众得到好处;3、实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弗莱堡学派的基本特征: 1、这个学派的研究中心是市场经济的制度问题,而这个秩序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保证,涉及经济学和法学两个不同的领域。2、这个学派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并根据这个原则来制定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是用来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法律秩序。总之,就是依靠法治与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实现并保障完全竞争。 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一、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弗莱堡学派认为,各国社会经济形式可以抽象地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经济,即彻底自由放任和完全价格调节的经济模式;另
4、一类是集中管理经济,即在政府统一计划和有力控制下的经济模式。 弗莱堡学派认为应该寻找一条理想和完善的中间道路,这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就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它是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吸收集中管理的理想成份所构成的。在微观上,应广泛发挥市场机制的效能,在宏观上,则要保护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以防止社会动荡和混乱。因此,“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效机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1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2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3政府适当干预
5、,维持经济秩序;4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 三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弗莱堡学派认为,在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筹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筹集资金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 第二,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筹集资金; 第三,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四货币供应的原则:1货币供应的总原则:保证币值稳定实际也就是保证货币供应量与实际需要量相一致。 2.货币供应的具体原则:第一,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第二,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 六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弗莱堡学派认为,社会市场经济是在不断发展的,货币供应不可能一成不变,要使货币供应的变化与经济发展
6、的要求相适应,必须确定恰当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时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2.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紧缩)率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限定因素 七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论所谓“区间论”,是指把货币供应增长率从一个具体数值变为一个特定范围。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受技术上所能达到的精确度所限,货币供应增长率本身就不是一个精确的值。 八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中介指标1.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作为保卫货币的职能机关,必须把稳定货币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根本上说,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货币稳定。弗莱堡学派认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有多个目
7、标,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也可以有自己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只能以稳定货币为主。可见,弗莱堡学派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主张与货币供应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弗莱堡学派认为,要实现稳定货币这个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还需要正确确定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来进行实际的操作。 他们认为,稳定货币的核心是稳定币值,而币值的稳定与否取决于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应该是货币供应量。 九货币目标公布制 “货币目标公布制”,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第四季度向公众公布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年度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弗莱堡学派认为,实行货币目标公布制,尤其是严格地按公布的控制
8、指标供应货币,是稳定货币,稳定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货币目标公布制的好处在于: 第一,可以表明中央银行防止通货膨胀的坚定决心; 第二,公布既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可以消除雇主和工会对通货膨胀的不当预期,有效地防止工资物价追逐所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同时还能减少劳资双方因对物价上涨不同预期引起的摩擦和争执,有利于巩固社会伙伴关系。第三,有利于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第四,为各经济单位安排下一年度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第五,把中央银行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十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的关系弗莱堡学派把一个国家金融业的结构和制度称之为金融体制,包括两大体
9、系:一是由不同功能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二是由各种金融法令和规章制度组成的法规体系。 金融控制按货币政策的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引导、调节、限制和管理的总称。金融体制和金融控制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 1.金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2.金融控制是维护金融体制的保证。 十一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1金融控制的重点 弗莱堡学派认为,金融控制的主要和首要任务是贯彻货币政策,金融控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货币供应上,包括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额。由于以中央银行货币量表示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化牵制着信贷总额,所以,金融控制的关键在于货币供应增长率。 怎样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才能实
10、现货币长期稳定的目标呢?弗莱堡学派者认为,除了按照潜在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和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紧缩)率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以外,还应该将货币供应增长率按时间长度制订出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中期目标是指五年内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短期目标是指年度货币供应增长率。为了既能适应经济需要,又能保证货币稳定,他们提出控制中期目标更为重要。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金融控制,被认为是德国中央银行稳定货币供应的一条经验。 2金融控制的手段 间接控制的手段他们认为,由于货币数量和信贷总额形成的渠道不同,运动轨迹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层次上,通过间接控制信贷总额实现既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这种间接控制的手段主要是:第一,利率
11、手段.第二,流动性政策手段公共选择学派原则:公共选择学派主张,以市场机制来选择。即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之间,当然也在公共机构之间开展竞争,像顾客通过对私益物品的选择来决定企业的命运一样,可以通过公民对服务机构的选择决定对单个公共机构的存亡。他们提出四条考虑原则:便于控制;利于提高效率;政治代表性和体现地方自治。 政治的交换过程性质布坎南认为民主政治活动中的个人活动也具有交换的性质,人们在政治活动达成协议、协调冲突、制定规则无不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因而类似市场中的交换,另外,布坎南也特别强调把政治作为一种过程来理解,理解为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交换达成协议的过程。 公共选择
12、学派的观点公共选择学派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将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割裂的研究方法,认为人类社会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一个人在经济市场是自利的, 而在政治市场是利他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善恶二元论”是无法成立的。 主张他们主张:尽管经济市场中的主体标签是消费者和厂商,而政治市场中的主体标签是 政治家、政客、选民和利益集团,但他们的行为目标并无差别,区别仅在于,在经济市场交易的私人物品,而在政治市场交易的是公共物品;前者的最大化目标表现 为效用和利润的最大化,后者的最大化目标表现为公共物品利益和政治支持的最大化。 由于民主制度下
13、,没有一种选择机制称得上是最优选择机制,公共选择学派为此提供两种改革思路:一是市场化改革,二是宪法制度改革。 理论特征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特征归纳如下: 1.公共选择学派继承了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基本假定,并将这一坚定泛化到政治领域; 2.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治市场博弈行为的结构也不必然为政 府干预经济提供理由; 3.基于对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追求,公共物品供给可以引入竞争直接否定了主流经济学认可的“公有经济的合理存在空间是非竞争的公共品 领域”这一论断。 显然,公共选择学派尽管没有直接的主张公有经济的低效率,但从其反对政府干预的立场来看,公共选择学派是排斥公有经济的。
14、公共选择学派的宪法学说公共选择学派在政治理论上的一个特点是关注宪法问题,从交易政治学的观点出发,政治交易先于市场交易,市场交易要依赖政治交易的结果所形成的市场交易规则。最根本的规则是宪法,所以公共选择学派注重宪法的作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宪法学说有两个基本特点:规则决定论和契约论。 决策规则规则决定论的基本主张是决策规则决定决策效果,决策规则重于决策效果。一项政策的好坏不在 于经济学家的建议,而在于对政策制定的规则约束与规则约束下的政治过程。一项政策的好坏不取决于政策建议和决策行动,而取决于决策的规则和规则下的决策过程。 决定论根据规则决定论,公平和效率的评价标准也在规则,在集体决定时,只要规则是
15、公平的,结果就是公平的;只要规则是有效率的,结果就是有效率的。规则公平来自其制定的过程,只要制定规则的过程经过了一致同意,规则 就是公平的。公共选择的规则决定论的方法论是重过程,不重效果,布坎南 称之为主观主义方法论。一项集体决策是否有效率,应根据过程,而不是结果。效率的评价标准是当事人的主观判断,而不是外在标准。 决定作用规则对公平的决定作用在于非规则的影响因素少,布坎南认为决定分配结果的因素有选择、努力、运气、出身等,只要选择是自由的,个人就应自负其责,因而无所谓 公平问题。运气对于个人来说,完全是偶然的,也不会破坏公平原则。努力与分配的关系是按劳付酬,个人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收益是正义的。
16、 约束功能规则对决策的决定作用来自其本身的约束功能,决策规则约束个人在集体中的行为,个人是在给定的规则程序下,根据自己对约束条件的理解,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 大程度的满足的行动方案。宪法的基础是全体人的一致同意。制宪与修宪都是集体行动,布坎南认为有三种集体行动:执行现行法律的行动、在现行法律范围内的集体活动、改变法律本身和现 行成套法律规定的活动。宪法的基础是契约,即建立在一致同意之上的自愿协定。宪法的目的是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减少社会财富被剥夺。 布坎南的制度理论继承了源自亚当斯密,经哈耶克发展的自然秩序说,反对政府过多干预个人经济活动。但他又不同意哈耶克完全否认制度设计对市场秩序形成的 作用
17、,哈耶克认为经济制度的形成经过了社会的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的过程, 是自发产生的。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大加鞭笞,认为那是一种源自唯理主义,任意夸大个人能力的建构理性主义,但 哈耶克又坚持对国家干预主义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公共选择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观是一致的,诺斯也主张贸易收益只能通过委托人间或委托人与代理人间订立合同实现,而合同订立构成了一个政治/经济体 系的制度框架。因此,没有某种形式的政治秩序,有组织的贸易就无法出现。新制度经济学 也认为政治规则先于经济规则,广义地说,政治规则导致经济规则,但这种因果关系是双向的。虽然经济利益结构也影响政治结构,但产权和合同是由政治决策界定和实施的。供给学
18、派供给学派理论概述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 供给学派的观点和主张供给学派并没有建立其理论和政策体系,只是学派的倡导者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滞胀”的原因及政策主张有些共同的看法。 供给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谋取报酬或利润。因此,对报酬和利润的刺激会影响的行为。对实际工资的刺激将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对储蓄和投资报酬的刺激会影响资本的供给和利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能够使生产要素供需达到均衡和
19、有效利用。应当消除不利于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因素。 供给学派指出,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刺激因素,其中最为重要。在分析经济政策对行为的影响时,供给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只注意政策对经济主体收入和支出的效果,而是强调政策对生产活动的作用。 供给学派着重分析税制对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效果。他们指出,经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所关心的并不是获得的报酬或利润总额,而是减去各种纳税后的报酬或利润净额。在累进税制条件下,边际税率又是关键因素。因为经济主体是否多做工作,或增加储蓄和投资,要看按边际税率纳税后增加的净报酬是否合算。 供给学派认为,不论是公共支出还是转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着阻碍生产的作用。公共
20、支出中有些是浪费资源,有些虽然对经济有益,但效率很低。因此,他们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供给学派虽然同意的基本观点,但在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和措施上 ,同大相径庭。供给学派认为,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不应只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而是为了稳定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保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心理就会消失。在安排货币收入时,人们就乐意保存货币,不去囤积物资 ,选择生产性投资,不做投机性投资。同时,货币价值稳定又是保证财政政策,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对供给学派的评论评论者都不同意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关于已经进入禁区的论断,认为缺
21、乏历史和现实的验证 。对于供给学派所说减税不会导致出现财政赤字,即使发生赤字对经济也无任何妨碍,赤字会自行消失的观点,更认为是纯属无稽之谈。 凯恩斯主义者阿罗、等指出,政府干预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政治家 们的任意设计。二次大战后西方在资源分配和利用、保持、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的干预和调节,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制订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条例,虽然增加了企业负担,但保护了社会利益。 一些进步学者批评供给学派过分强调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着重指出,在条件下,资本投资既促进经济增长,又造成生产过剩危机。他们还反对供给学派把投资不足作为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 评论者认为,
22、恢复金本位制将大大缩减的增长,使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指出货币历史表明金本位并不能保证物价稳定。1981年美国国会成立的专门研究恢复金本位问题的“黄金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争辩,最后否定了供给学派的主张。供给学派虽然遭到西方经济学界的评论,但也给予西方经济思想以有力冲击,对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经济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 供给学派的影响供给学派对近几年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1981年 ,新上台的总统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开头就声明,他的计划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彻底决裂,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1985年,里根总统在第二任期开始时宣称,他将继续实施并扩大原订计划。 但是,
23、美国经济并没有象计划所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大部分目标也未能实现。计划实施不久 ,美国经济就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特别是联邦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导致高利率和美元高汇价,又使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创纪录赤字。所以几年来除了几位倡导者仍在宣扬供给学派获得巨大胜利外,信仰和赞赏的已日趋减少。 供给学派的主要论点和政策主张(一)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供给学派认为,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供给居于首要的、决定的地位。社会的购买能力取决于社会的生产能力,而社会的生产能力就是社会的供给能力,人们在向社会提供商品的过程中自然会创造出多方面的需求。社会的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在下,不会出现购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西方经济学 流派 复习资料 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