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生物期末考试.docx





《2022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生物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生物期末考试.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生物期末考试 学习生物不知道怎么学习才会最好的,就须要我们自己来做题学习了,我今日下面就给大家整理高三生物,就给大家阅读 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 Pb 207 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原核生物无核膜、核仁、染色体,真核生物大多数细胞三者都有 B.原核生物增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真核生物可以通过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增
2、殖 C.原核生物遗传时,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全部基因都遵循 D.自然状况下,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而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可以有突变和重组 2.下列有关基础试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不行以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最适合视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用 C.碱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现象为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D.色素提取与分别试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缘由可能是未加二氧化硅,使研磨不充分或者运用的材料菠菜叶放置天数久或者一次加入的无水乙醇量大等 3.下图甲、乙是有关
3、人体细胞内基因复制和表达的相关过程,甲中表示生理过程,、表示结构或物质,乙图是某RNA结构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图甲 图乙 A.图甲中和是不同的生理过程,但是解旋时应用的是同一种酶;为同一生理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B.若用某药物抑制图甲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可能将受影响 C.图甲中过程产生的RNA须要穿2层膜结构,进入细胞质参加翻译 D.图乙代表的RNA是的tRNA,部分区域含有氢键,具有识别并运输氨基酸的作用,其中氨基酸结合位点在P端 4.下图是某个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器官中的细胞分裂图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改变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该个体的睾
4、丸中可同时视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的分裂相 B.正常状况下,乙细胞分裂所得2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DD和aabbDD或AAbbDD和aaBBDD C.丙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丙细胞中3上的A与4上的a形成的缘由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在甲与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6和0;甲、乙、丙三细胞分别位于图丁中段 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生理效应的微量物质。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一个生活史过程中相关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属于植物的内源激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
5、落酸具有拮抗作用 B.在果实生长的调整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C.施用肯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D.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仅与脱落酸(ABA)的调整有关 6.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探讨,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纳标记重捕法 B.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 C.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D.试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
6、稻田均将会经验次生演替 29.(10分)如下图所示,图甲为某绿色植物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在密封恒温小室内测定的该植株上一组幼叶和成熟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间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分别表示参加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则A、B、C、D依次是水、CO2、 、 。 (2)从图甲可知,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为 ,在a中含有的参加此过程的物质 和酶。a中发生的能量改变过程是 。 (3)当光照强度为0 klx时,E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详细场所是 ,此时,F组叶肉细胞中消耗O2的详细场所是 。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3 klx时,相同时间内,等面积的E、F两
7、组叶片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之比为 。光照强度为8 klx时,F组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E组的,主要限制因素有 。 30.(10分)2022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在冬奥会的许多竞赛项目中,冰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实力令人叹为观止。下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结构叫做 。图甲中虚线圈处受到肯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 、 。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 。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削减)。临床上血
8、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缘由是 。 (3)图丙为 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图丙中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缘由是 。 (5)猛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说明上述现象出现的缘由 。 31.(9分)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据图分析: (1)湖泊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 。 (2)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除了图中的能量流淌外,还有 和 两大功能。 (3)图中
9、c代表大闸蟹的 能,f代表大闸蟹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则d代表大闸蟹用于 的能量。 (4)大闸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宜的水温起了重要作用。温度属于生态系统的 信息,信息的类型除了此类型之外还有 、 。 32.(10分)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n=8,是遗传学中常用的试验材料,现有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翅型卷翅和直翅(用A与a表示),已知卷翅基因是直翅基因突变而来的,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眼色红眼和白眼(用B与b表示,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杂交试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合1: P 红眼卷翅 ×白眼直翅 ↓ F1:红眼卷翅112 :红眼直翅101
10、 :红眼卷翅124 :红眼直翅127 组合2: P 组合1的F1红眼卷翅×白眼卷翅 ↓ F2:红眼卷翅121 :红眼直翅59 :白眼卷翅127 :白眼直翅61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序,须要测量测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限制翅型的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且限制翅型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其与限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 定律。 (2)由杂交组合2可知,卷翅中致死的基因型为 ,且组合2的亲本基因型为 。 (3)若用组合2的子代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则后代中红眼卷翅雄蝇的概率为 。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富集培育是微生物学中的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不
11、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设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当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下图描述了采纳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别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试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重复培育的目的是 。 (2)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 的微生物。设置的目的是 。 (3)→采纳单细胞挑取法,将所选菌种接种到的培育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留意的事项是:接种环要 灭菌,待其 后,再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操作完成后需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 。 (4)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退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
12、降解原油的菌株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育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育基属于 培育基。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表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详细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是采纳从 中获得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该文库中含有该生物部分基因序列。假如对已有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进行大量扩增,须要用 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DNA复制,这项技术须要用到Taq酶,该酶需从 的末端起先催化子链的延长。 (2)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B过程首先要构建 ,然后通过 法导入成纤维细胞。 (3)从猪胚胎中获得单个的成纤维细胞进行
13、培育,需用C 酶处理猪胚胎的部分组织。 (4)E过程得到卵母细胞后,要做去核处理,最常用方法是 。 (5)G过程须要用 (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之完成分裂和发育进程,并最终发育为早期胚胎。 (6)过程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用 方法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胜利表达。 生物评分细则: 选择:1-6 cd B D D A 29.(10分)除了特别标记外,每空1分 (1)C3、C5 (2)光反应 色素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3)幼叶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2分) (4)3:2 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 30.(10分)除了特别标记外,每空1分 (1)突触小体;1;0
14、(2)帮助扩散;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 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削减,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2分) (3)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 (4)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到间隙,作用于后膜,引起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5)猛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整,使pH值保持相对稳定 31.(9分)除了特别标记外,每空1分 (1)丰富度(2分)(2)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3)同化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4)物理,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32.(10分) (1)5,卷翅 常 基因的
15、自由组合(2)AA AaXBY 和 AaXbXb(3)1/6 37.(15分)(1)扩大培育(使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增高) (2)对羟基苯甲酸 比照作用 (3)灼烧 冷却 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4)原油 选择 38.(15分)(1)cDNA文库;PCR技术;引物 (2)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 (3)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 (4)显微操作去核法 (5)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或者钙离子载体(三者均可) (6)抗原-抗体杂交 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阅读 1.松露是和松科植物根系共生的一种地下真菌。下列关于松露和松科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B. 都含
16、有叶绿素,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 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D. 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题意,松露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松科植物也是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详解】A. 松露和松科植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均可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 松露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 松露和松科植物都是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C正确; D. 松露和松科植物都是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核糖体形成均与核仁有关,D正确。 2.某同学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渗透作用装置,S1和S2分别为漏斗内外不同浓度的蔗
17、糖溶液。试验起先后,长颈漏斗内液面的改变如图2所示,渗透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为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上升说明膀胱膜是半透膜 B. 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液面高于S2溶液的液面 C. 将S1和S2溶液换成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渗透平衡时m值为0 D. 图2结果说明,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生物膜,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且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渗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蔗糖不能穿过半透膜,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缘由是烧杯中的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图中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即S1S2
18、。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两侧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旧大于漏斗外。 【详解】A. 依据题意,膀胱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故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上升说明膀胱膜是半透膜,A正确; B. 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渗透平衡时S1溶液的液面高于S2溶液的液面,B正确; C. 将S1和S2溶液换成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则渗透平衡时不会出现液面差,因为KNO3可以通过半透膜,C正确; D. 蔗糖属于小分子,故图2结果不能说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生物膜,D错误。 3.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据此推想DN
19、P作用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会产生ATP,该过程不受DNP影响 B. 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因为其形成ATP最多 C. 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 DNP抑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2,4-二硝基苯酚(DNP)对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表明DNP影响线粒体内膜的酶催化形成ATP的过程,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详解】A.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A错误; B. 依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
20、B错误; C. 依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结果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 D. 依据题意,DNP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而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过程无影响,D错误。 4.试验原理是试验设计的依据,利用相关试验原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酸和酒精混合能使细胞相互分别,可以用于根尖的解离 B. 健那绿能使线粒体呈蓝绿色,可将死亡的细胞染色后视察 C. 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将色素溶解后分别 D. 人的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易涨破,可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答案】A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第一 学期 三年级 生物 期末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