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导学案(共14页).doc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导学案(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导学案(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高频考点解读】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通透性(实验)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热点题型】题型一 渗透系统的组成及应用例1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2)比较甲图中和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填“大小”“小于”或“等于”)。(3)丙图中为_,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_。(4)甲图和丙图中都有渗透膜,两者
2、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_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_的作用有关。(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_。(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提分秘籍】1对比分析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 图解 基本组成或条件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 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 原理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 水扩散 的方向 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2.渗透系统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 烧杯内 溶液浓度 M N 现象及结论 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 若漏斗内液
3、面不变,则MN 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原因是_。(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热点题型】题型二 物质运输的方式及影响因素例2、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错误的是()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载体协助
4、【提分秘籍】 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知识拓展】(1)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它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2)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
5、方式膜泡运输运输方向 图解 实例 备注 胞吞 细胞外 细胞内 白细胞吞 噬细菌等 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胞吐 细胞内 细胞外 分泌蛋白、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等(蛋白质类激素、消化酶等) 【举一反三】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 BO2 CK DNa【热点题型】题型三 考查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例3、将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 g/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洋葱表皮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细胞发
6、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在该过程中充当了_。以下结构或物质属于原生质层的是_。A液泡膜 B线粒体 C液泡色素 D细胞核 E细胞壁(2)请在坐标系中绘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3)若将装片放在80 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溶液仍保持0.3 g/L)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颜色,应该如何操作显微镜?_。(4)藓类小叶是否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_,为什么?_。【提分秘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1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3质壁分离的原因 3.表现 【特别提醒】(1)在实验中,当质壁分离现象出
7、现后,观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胞因长期处于失水状态而死亡,影响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观察。(2)不选动物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不会在失水时发生质壁分离现象。(3)本实验所用的方法为引流法,采用了自身对照(前测和后测)。(4)当以可吸收的物质做溶质(如甘油、尿素、KNO3、乙二醇等)时,可出现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5)质壁分离时,原生质层的外界面是细胞膜。【方法技巧】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及方法1判断细胞的死活待测细胞蔗糖溶液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8、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4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相同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举一反三】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两组幼苗在KNO3溶液中的鲜重变化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
9、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 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高考风向标】(2014课标卷)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2014北京卷)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
10、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2014上海卷)21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
11、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2014江苏卷)1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2014课标卷)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一轮 复习 专题 物质 运输 实例 方式 导学案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