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黄溶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黄溶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黄溶冰.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鬃黧懑蠢麟纛豢陵纛蠢纛黧麓隧麓豢纛|翻区圃孤圈衄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黄溶冰(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审计学院211815)【摘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之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制度创新,目前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出发,基于压力(P)一状态(s)一响应(R)模型,以自然资源开发压力削减、自然资源资产状态改善、自然资源管理响应落实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和模式。最后,根据PSR模型,设计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评价指标
2、体系。本文为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审计监督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决策参考。【关键词】自然资源 离任审计产权理论压力状态响应一、引言当前,我国既面临改革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是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步提高生态效率,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时期。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2015年9月,中共中央、
3、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要求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合理考虑客观自然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早期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仅限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开始向地厅级和省部级领导干部延伸,目前已经初步实现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经济责任审计目的是满足社会公众对领导干部公共受托责任的监督诉求,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是考核、评价和任用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而且已成为提升政府效率的重要治理机制(彭韶
4、兵和周兵,2009)。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和理论基础(陈波,2005;刘颖斐和余玉苗,2007;戚振东和尹平,2013),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和发展策略(蔡春和陈晓嫒,2007;李晓慧和金彪,2013),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功能和内容等理论结构(彭振威,2005;崔孟修,2007;蔡春等,2011),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贾震和王新华,2001;刘正午,2003;赵晓玲,2009;黄溶冰,2013),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李江涛等,2011;黄溶冰,2012;蒲丹琳和王善平,2014)等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环境和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在生态环境保护
5、领域,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环境保护责任逐渐成为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Parker,2005)。正是公共受托责任在环境领域的拓展,资源环境审计作为一项规制工具开始介入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INTOSAI,2001)。一些学者和实务部门也相继将自然资源保护责任纳入经济责任审计之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和探索(蔡春和毕铭悦,2014;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2014;耿建新和王晓琪,2014;黄溶冰和赵谦,2015a;张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GL06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JY01I)、江苏省高校
6、优势学科(PAPD)和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的资助。89万方数据宏亮等,2015;陈波,2015)。从现有文献来看,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的实施设想与可能路径。但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规范,在理论方法上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需要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国家审计具有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目的是通过监督责任、评价绩效、提高透明度等促进政府“善治”(谭劲松和宋顺林,2012),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刘家义,2015
7、)。随着现代审计功能的拓展与创新,在研究方法上国家审计提倡借鉴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开展交叉研究(石爱中,2008),本文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十分成熟的PSR模型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结构和评价指标开展分析。本文后面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压力(P)一状态(S)一响应(R)模型概述;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PSR模型构建;第四部分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结构的主要要素;第五部分是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构建;最后是总结和展望。人类系统二、压力(P)一状态(S)一响应(R)模型概述1979年,加拿大统计学家David JRapport和Tony
8、Friend率先提出了压力(Press)一状态(State)一响应(Response) (以下简称PSR)模型,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和联合国环境开发署(UNEP)进行应用。随后,PSR模型先后获得包括联合国统计署(UNS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以及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官方机构的认可。PSR模型被各国学者普遍用作水资源、草地资源、能源等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工具(Wolfslehnerand Vacik,2008;MeyarNaimi and VaezZadeh,2012)。如图1所示,PSR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研究人类
9、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状态(s)指标代表特定时间阶段或时间节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反映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状况,回答“发生了什么”的问题;压力(P)指标代表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回答“为什么发生”的问题;响应(S)指标代表人类社会将采取哪些补救措施来减轻、修复和预防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努力,回答“我们将如何做”的问题。自然系统匣到图1 PSR模型的概念框架PSR模型建立在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压力并影响自然资源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基本认识上,突出了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循环,并
10、且帮助决策者和公众意识到环境和其他问题是相互关联的。PSR模型在研究自然资源指标时,不单单研究该指标目前的状态,而且还要找出能测量该指标目前状态的根源,以及人们对该指标目前状态的客观对策相关的指标。PSR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动态地、系统地研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且把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90三、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PSR模型构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自然资源产权应该归国家所有,是一种公共产权(于鸿君,1996)。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了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
11、一项制度保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产权包括所有权以及派生出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等。从产权视角而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与一般经济万方数据物品的私人产权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产权客体的广泛性和产权主体的相对模糊性(董金明,2013)。由于国家是一个抽象的、不清晰的集合,权利无法被具体界定到某一个体,因而,要真正行使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国家必须将其委托给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无法直接管理如此众多的自然资源,必须再次将其委托给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管理,而各地方政府同样无法事无巨细地全面控制和管理这些自然资源,他们需要再次寻找代理人,即最终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运营
12、(王万山,2003)。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虽然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但层层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国家所有的资源转变为地方所有,导致国有资源的产权虚置或弱化,不仅容易带来国有资源收益流失,而且还可能造成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之争(郝俊英和黄侗城,2004)。各级政府和部门很可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如个人或团体的政绩等)不惜牺牲长远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资源耗竭和环境破坏,引发公地悲剧。因此,为保障自然资源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有理由、也有必要对自然资源的合法、有效使用予以审查评价,监督权成为自然资源产权的派生权之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家义,2012),与公司治理结构类似,国家
13、治理中同样存在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制衡机制,在所有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分离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中,审计机关正是作为一种监督机制,接受国家委托,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和执行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长期以来,因过分重视经济发展速度,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逐渐形成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谋取地区经济增长的政治晋升路径依赖(周黎安,2007)。随着受托责任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包含环境保护责任更广义的视角理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和内容。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资金是前提、技术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最终目的是改革传统GDP主导的绩效考核方式,建立生态环境
14、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特定地区在特定日期的自然资源状况,揭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存量及其变动情况。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结合PSR模型,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依托,围绕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相关的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运营和部门履职等情况开展审计评价,有助于分析特定地区在特定日期的自然资源开发、使用和管理状态(S),讨论导致当前状态的人类活动给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P),以及面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耗竭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响应(R)。根据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审计理论,监督权是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派生权,在监督权的行权过程中,审计机关通过接受委托开展自然资
15、源资产离任审计,考察领导干部任职期初、任职期末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响应指标(R)的落实情况、压力指标(P)的削减情况以及状态指标(S)的改善情况,客观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是否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自然资源保护的长远规划,是否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合法、有效、有偿的占有和使用,判断其生态政绩,进而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水资源为例,根据PSR模型的构建原则,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结构如图2所示。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分析(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可以分解为根本目标、现实目标和具体目标,三者之间是一种层级递进关系。根据前文的分析,自然资源资
16、产离任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落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针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持续的问题,推动领导干部落实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对策响应(R)、削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P),最后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态(S)的不断改善。虽然都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变动情况,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偏重采用统计类指标揭示经调整的国民经济核算(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偏重采用会计类指标揭示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并成为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组成部分(黄溶冰和赵谦,2015b)。相比较而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17、更适合用于领导干部受托自然资源管理责任的绩效考核,避免出现因破坏自然资源的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而导致的“虚假繁荣增长”和资源“空心化”的悖论(Har-twick,1990)。因此,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实目标是科学、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受托自然资源管理责任的履行,考察领导干部是否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结合的综合性审计,属于绩效审计的范畴(蔡春等,2011),在真实(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真实编制)、合规(如自然资源开发资金的合规使用)和效益(如自然资源保护
18、项目的生态效益)三个具体审计目标中,应以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为主导,重点评价自然资源受托管理责任履行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益情况。9l万方数据一审计目标 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叫压力卜一一状态卜一叫响应卜一审计对象,j,上 一匝习匝丑匝习匹习匝习匝自然 _洲容 领蕊间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川舫法 ,钭自率穆、却懒城镇总人口 y水资源总量 赁彻水法污废水排放量 I类水资源总量 和相关法律法规、 污废水回用量 类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保护和修复管蔓一谴价螳接I一弹旦冬至一J I哩娄娈整!i垫J I、妻坐箜燃一压客紫一糯萨一响霉擎一 审计 审计 审计图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结构的PSR模型
19、(-)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首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自然资源资产视为产权清晰、具有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陈波,2015)。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主要党政领导干部承担国有自然资源受托管理者的职责,在任期内遵循压力一状态一响应的联系和循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自然资源资产开发、使用和管理的综合效益。因此,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包括以单位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和以人为主体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由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体系是一个多层级的委托代理链条,审计对象还应包括相关省、市本级及相关地、县级城市的国土、水利、农林、矿产、财政、发改委、国资委等主管部门,主要自然资源使用单位和有关项目单位等,
20、在必要时还可以延伸到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应采取由简人繁、逐步推进的原则,选择优先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黄溶冰和赵谦,2015b)。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初期,审计范围应主要涵盖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草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领域,以突出审计重点、取得预期成果。为保证审计独立性,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采取“上审下”的方式,由上级审计机关开展对下一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92的离任审计工作。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时间范围应围绕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开展,考察自然资源资产权属、规模、质量和价值等情况,个别重大事项可以延伸到以前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psr 模型 自然资源 资产 离任 审计 研究 黄溶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