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汇总.docx
《2022年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汇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经典成语故事精选汇总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才智的结晶。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经典成语故事,便利大家学习。 经典成语故事1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是哪个司空?他的诗人人会背,人品却鲜为人知!成语“司空见惯”,见的什么“惯”?背后的故事毁三观! 有个常用成语,叫“司空见惯”,意思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惊奇了。比如,“疫情防控期间,大街上的车辆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见惯的堵车现象今日踪影全无。”再如,“在封建社会里,官吏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是司空见惯的事。” 作为成语,司空见惯的诞生年头并不是久远,最早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手。刘禹锡
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时度,招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后,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唐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因与王叔文相善,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一
3、同推动“永贞革新”。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改革很快宣告失败。 其后,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八司马事务”(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近十年,于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其诗曰: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
4、,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写玄都观里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根本没有,离别长安十年后新栽的桃树长大开花了,实则是讽刺他们去国十年期间上位的新权贵。 刚刚回来京城的刘禹锡,因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快,结果又得罪了当权者,结果再次遭贬,这次是被贬到更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才改为生存环境较播州稍好的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此后,刘禹锡在连州待了近五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 丁忧三年期满后,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又三年,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两年后,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 其时,有一个曾
5、在朝中担当过司空的李大人,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拉来几个歌姬歌舞助兴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了一首诗七言诗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中的司空,指的是古代一种官职。司空,这个官职在西周时期就存在了,那时候司空是朝廷中的“三公六卿”的成员,官职还是比较大的。到了唐代司空的官职位居正一品,算是三公之列了,官职也相当高。唐代时的尚书,也俗称司空。刘诗的意思,就是指惯于享受、每天灯红酒绿的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惊奇了。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
6、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唐孟棨本领诗情感) 赠李司空妓中的李司空,在历史上也是位家喻户晓的名人李绅。李绅,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诞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高宗时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 李绅之所以能被人记住,是因为他的两首诗悯农二首。悯农二首中的其二最为出名,大家都能出口成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也正是因为悯农二首的
7、流传,李绅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美称。但是,这位“悯农诗人”功成名就之后,生活却极其铺张、奢华,不仅家中歌女成队,据说,吃鸡子只吃鸡舌,所以,李大人的一顿饭,光一盘烧鸡舌,就得费鸡多数。有时候,不忘初心,真的很难。 刘禹锡吟完一首赠李司空,李绅表现得特别大方,干脆将歌姬送给刘诗人了! 经典成语故事2 首阳采薇 前言 伯夷和叔齐在我国历史中是两个颇为特别的人物,他们“宁死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这种行为在我们当前看来很难理解,甚至觉得有些愚蠢。但他们这种行为,对数千年的儒家却影响至深,它不仅寄予了儒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精神,更是一种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为文化符号,“首阳采薇”的精神融入了
8、整个中华民族的骨髓。正是因为他们的影响,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从苏武到文天祥再到于谦、史可法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时代反应。 一、“孤竹国”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假如不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传奇人物,唯恐我们都不会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经存在“孤竹国”这么个地方,既然我们的主角是孤竹国人,那我们很有必要把“孤竹国”的历史搞清晰。 关于孤竹国的来历与兄弟让国的典故 关于“孤竹”的名字,我们在殷墟甲骨文和商朝金文都可以见到其记载,在今日的河北卢龙、迁安和辽西出土的商朝青铜器中,也曾有“孤竹”的铭文。据史料记载推想得出,孤竹国应当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位于商朝边疆的小国,其范围大致在今日的河北东北
9、部和辽宁西部一带,西边与燕国接壤,南边则是齐国。 对于“孤竹国”国名的说明,国内学者有几种说明:一是“孤竹”也通“觚竹”,“觚”是青铜酒器,“竹”是用以记事的竹简,“孤竹国”这个国名反应了这个诸侯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依据颜师古注解的急就篇中“觚者,学术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得以推想出“觚”与“竹”皆是书写用具。三是北方很少产竹,“孤竹”之意代表竹子稀有的地方。第四也有学者认为,“孤竹”代表男性的根,是一种原始的生殖崇拜,也是氏族图腾。而“孤竹国”的建国时间,应当是商汤十八年,约公元前1600年。 而“孤竹国”的灭亡也有几种说法:一、依据春秋和国语所记,山戎侵燕,燕国求助于当时霸主
10、齐桓公,齐桓公发兵救燕,“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意思是说大约齐桓公二十二年,孤竹国被齐国所灭。二、依据管子记载,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北举事于孤竹、离支”,彻底折服了孤竹国,孤竹国纳入燕国疆土,孤竹人则融入山戎和燕人之中。三、依据卢龙县志所记载,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晋灭肥国,肥子奔燕,燕国将其安置于孤竹地,建肥子国,此后史料中再无孤竹国之名。 大致来说,孤竹国应当始建于夏朝末年,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建国到灭亡一共940多年,是血统很纯正的古诸侯国,这个古国正是孕育出伯夷和叔齐两个贤人而著名于后世,那么伯夷、叔齐与孤竹国原委有什么关系呢? 伯夷、叔齐“兄弟让
11、国”成千古美谈。 相传伯夷与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伯夷详细状况不得考,叔齐名致,字公达,谥齐,后人称之为叔齐,是孤竹国三王子,他被孤竹国国君立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坚决遵循古礼要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为国君是父命,怎么可以随意改动呢?”于是便从国都逃跑了。而叔齐认为废长立幼不合礼制,再加上自身恬淡的性子不适合当国君,所以也逃离了国都,后来他们二人结伴而行,隐居在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孤竹国的百姓无奈之下,只好拥立了二王子继承了王位。他们兄弟二人以国家想让,体现的更是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 历史上,父子相残、兄弟阋于墙的悲剧比比皆是,主要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见
12、怪不怪。而伯夷、叔齐兄弟二人相互退让不愿当国君,出乎常理,所以显得特别传奇。他们之所以相互退让,一来都遵循着内心的礼教坚守,二来也对当时商纣王的暴政表达不满,所以并不情愿与之合作,于是宁可放弃王位隐居山野。 后来他们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也是天下著名的仁义之君,于是他们长途跋涉前往周国的丰邑,当他们到丰邑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听闻二位贤人从孤竹国远道而来,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并对其妥为安置。 二、叩见武王,“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在伯夷叔齐投奔周文王时,念着周文王是当时大贤,虽“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虽然实力浩大,但对当时天下共主商朝中心还是听从的,所以伯夷、叔齐二人认为
13、这是一种美德,这也正是他们投奔文王的主要缘由,然而周武王即位后,周国对殷商的看法渐渐发生了转变。 有一天,伯夷、叔齐遇到了武王伐纣的大军,他们二人以老弱残躯英勇地把大军拦了下来,他们对着武王说: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武王麾下大将群情激愤,听了两个老头不合时宜的话,就打算要杀了他们二人,太公姜子牙刚好阻挡了将军们,他对将军士兵们说:“这两个人都是仁义之贤者,不要犯难他们。”不久后,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商纣王败亡,周朝遂立。 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 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没有起到作用,商朝灭亡后,周朝新立,新的时代从今起先,一批批新贵族到各地建立了自
14、己的封国,原来商朝百姓被当做“顽民”强制发配到新的地方居住。 在周国丰邑居住的伯夷和叔齐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居住了,他们认为周武王暴力夺权,是属于非正义的,自己兄弟二人既是商民更是商臣,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背叛故国,于是他们再次结伴逃离了丰邑,渡过黄河来到首阳山隐居起来,他们甚至为了表达自己的气节,连周朝官员送来的粮食都不吃,只以山上的野菜为食,这就是闻名的“采薇而食”。 有一天山中一名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米,但是你们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示了他们,这个天下周国已成天下共主,无论走到哪里,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周朝的,也是他们为了气节,连野菜也不吃了,两位老人就这样绝食数天,生命
15、危在旦夕时创作了一首闻名的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乙衰矣! 伯夷、叔齐这两个不合时宜的老人就这样带着无尽的悲叹,在饥饿和寒冷的熬煎中离开了这个令他们悲观的世界。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杀身成仁的决绝和志气,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不屈意志。明显,他们是反对周朝的,但却获得了包括周武王在内的周朝人的敬重,他们作为“忠臣”、作为“遗民”,第一次被史书大书特书,也正是这种精神在主导。 鲁迅先生曾有小说采薇,借人之口对伯夷叔齐发出质疑,这是对的吗? 鲁迅先生有一篇小说采薇,但他没有像传统文人一样赞扬其骨气,而是用他
16、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他还借小说主子公之口对伯夷、叔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伯夷、叔齐既然不吃周朝的粮食,那么首阳山的薇菜就不是周天子的吗?伯夷、叔齐是真的不懂还是假装不知道? 站在鲁迅先生生活的年头,人须要气节,更须要生存,或许生存才是第一要务,所以他对伯夷叔齐的批判无可厚非。然而站在现在的史学角度上而言再看,鲁迅先生这种质疑其实是有一些强词夺理的。 首先,即便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百姓缴纳的公粮税赋毫无疑问是皇帝的,其余自己种植的粮食还是自己的,并不能说全部是皇帝的,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来看,“采薇”不算周天子的。 其次,周朝的
17、建立,是实行的分封诸侯制,周天子干脆管理的区域只有镐京和洛邑两个地方,其他地方都封给了诸侯。而诸侯管理的区域,在肯定程度上可以说不能算是周天子的,这也是为何伯夷、叔齐二人非要渡过黄河,到首阳山隐居的缘由。首阳山在当时属于晋国,他们兄弟二人脱离了周天子限制的范围,隐居在首阳山“采薇”,事实上并不算是周天子的。 最终,周朝时期诸侯主要管理城邦,大的范围有“方百里”,小的范围“方五十里”,而抛开主要城邦范围外的广阔土地,其实是属于他们口中“野人”的,所谓“野人”,就是当地土著居民,他们的自由度是比较大的,并不受领周天子管辖,周天子也不会因为这些野地去征伐他们,而当时的“首阳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经典 成语故事 精选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