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寓言二则(鹬蚌相争) 教学设计(北京版语文第六册)琉璃河中心校三年级王淼2007 0425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寓言二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编了郑人买履和鹬蚌相争两则寓言。其中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的是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它们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
2、好处。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并不难。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则鹬蚌相争又是典型的“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的寓言故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历史故事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寓意。另外还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 充分挖掘、 延展文本,
3、 力争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有机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随文学会本则寓言中的4 个生字及新词,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理解词义。2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知道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3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展开想象,具体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教学重点 :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教学难点 :懂得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4、-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课前准备 : 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解题质疑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那老师就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古代的故事。2师讲鹬蚌相争的典故: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小的国家。在弱小的国家之间,也常常发生一些战争。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说赵王不要出兵。见到赵王,苏代却说自己是来讲故事的,故事的名字就是鹬蚌相争。听了这个故事,赵王真的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3师提问:故事讲到这里,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 赵王为什么要放弃攻打燕国的打算?) 4过
5、渡: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习鹬蚌相争这篇课文吧。5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鹬”、“蚌”,了解鹬和蚌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6解题:读读课题,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7质疑:读过课题,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板书:为什么争斗?怎么争斗 ?争斗的结果是什么?) 设计意图: 1、以历史故事导入,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抓住问题的生成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板书课题时教学生字,将识字教学融于阅读教学。3、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体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请你先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课件,概括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寓言二则 2022年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2022 寓言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