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数学说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pdf
《2022年七年级数学说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数学说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北京第二中学分校的数学教师袁健,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恳请老师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第九章第2 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分别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 把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 又为今后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以及
2、更广泛的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奠定基础,具有在代数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2)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继续经历把生活中的数和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的体验过程,体会不等式和方程一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3)在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估算意识,体会算式结果所对应的实际意义,渗透建立数学模型, 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对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容易出现的认知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哪类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来解决;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加以解决。根据以上的分析和 数
3、学课程标准 对本课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决策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符号化,并根据解集和结合实际情况分类讨论得出合理结论。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 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进一步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解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 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类考虑、讨论问题的能力,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体会不等式和方程同样都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
4、3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在解决困难时,与其他同学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三、教学方法的选择1、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主要采取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数和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的具体建模过程,体会不等式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的价值。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5、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教学手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投影、 计算机辅助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 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通过两个实际问题逐步深入;最后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具体过程如下:1、课题引入 : 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 将相等关系用数学符号抽象后所得到的“方程”确实是一种有效数学工具,它能让我们的思维过程更加准确和简明!但是,生
6、活中除了相等的数量关系以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 我们也已经基本了解了不等式的性质和简单不等式的解法。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些带有选择 “决策”意义的实际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这种数学模型是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实际情景 1:在为我校初一年级学生选定营养餐的过程中选中了有两家公司. 这两家公司某种适合初一学生的营养餐的报价均是是6.5 元/ 份, 营养含量和服务承诺也均相同 , 且都表示对学生优惠 : 甲公司表示每份按报价的90收费, 乙公司表示购买 100 份以上的部分按报价的80收费 . 结合新课标对本小节的要求: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我选择的是从数量关系上与教材例题类似的收费问题,并且真实数值与所在年级事情相一致,比书上的例题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特别的,通常此类题目是不给出具体单价的,因为并不影响最后结论, 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数学抽象仍以识别数量的具体含义为主,所以我在此处添加了单价, 并增设了问题一,用以降低抽象思维的梯度, 为后续的设未知数的 “代数化抽象” 作适当的铺垫。问题( 1)请你判断,我们年级580 人用餐,应该选择哪家公司能让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呢 ? 预案一: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认清“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所对应的数量意义,将之转化为 “付给公司的总金额少” 。
8、在此处不排除学生因生活经历的缺乏,而对题目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抽象能力弱。应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感受,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交流,扩大参与思考的广度,获得基本抽象思维的生长点。预案二:在进行甲乙公司所需费用的计算时,会有分部计算和综合计算两种计算形式,对于那些列综合算式的同学,教师应多给予展示机会, 从而帮助其他同学整理思路,理解算式的实际含义; 为后续的字母抽象做好铺垫。 具体计算学生可以合理使用计算器提高课堂速度。预案三:学生还有可能不通过计算, 直接猜测甲公司合算或者乙公司合算,对于这种有可能产生的声音, 教师应从估算的角度加以引导。 引导学生体会在580人的前提下,超过 100 人部分(480 人
9、) 的甲公司是九折乙公司是八折, 10 的差距 ,;100人以内(少于 100 人)甲公司九折,乙公司不打折10的差距, 480 的 10明显大于 100的 10%,所以选乙合算,并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估算的准确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列式:选甲公司所需费用:3393%905 .6580(元)选乙公司所需费用:3146%805 .6)100580(5.6100(元)结论: 580 人时选择乙公司能
10、让每位学生的餐费平均算来更低。问题( 2)你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在不知道具体人数的前提下制定一套方案,当其他学校的初一年级也想在这两家公司之间进行选择时,不用重复第一题的计算过程,只要知道人数就马上能根据你方案的结论作出决策呢?结合以前的训练, 学生很容易想到要通过设未知数的方法进行符号表达,将非常关键而题目中并未给出的学生人数设为未知数。由于本题的具体分析过程仍然是由学生分析讨论完成,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预案一:一部分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会根据实际意义直接列出综合算式:%805.6)100(5.6100 x%905. 6 x或%805.6)100(5.6100 x%905. 6 x此处教师应该
11、引导学生观察, 在化简不等式的过程中单价并未影响结果(利用不等式性质二将其作为公倍数约去),即:题目中没有具体的单价也不会影响本题的决策。还可以结合小学单位一的思想化简不等式,引导学生体会并不是题目中出现的所有数量都会影响不等关系,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关于数量关系的深层次思考。预案二: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生活经验少的关系,综合思考能力弱, 无法快速的理清数量关系, 列出综合算式, 思考受阻, 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在第一题的算式意义的提示下, 如何分别列出表达甲乙公司所需总费用的过程量代数式。然后在通过将之用不等号连接的方式, 来表达两笔费用的大小, 降低因综合性所引起的思维梯度,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2022年七年级数学说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2022 七年 级数 学说 实际问题 一元 一次 不等式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