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劳动经济学知识点 .pdf
《2022年劳动经济学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劳动经济学知识点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2 章劳动力供给:1.劳动力参与率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指标,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总劳动年龄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经济活动人口/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影响因素:工资水平、个人非劳动收入的比例、 居民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率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教育制度及水平、国家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2.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价格: 劳动力供给者提供一定量劳动时间所愿意接受的工资率。劳动力供给函数:S=f(W)(
2、画图时坐标轴是反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 ,=0,无弹性, 1,富有弹性( Es 大于 1 实际上就是在图形中斜率小于1) 。3.劳动力供给量(1)变动:其他条件不变,仅有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为同一条曲线上的移动。劳动力供给(2)的变动,工资率不变,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是曲线的整体移动。4.效用是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越是相对稀缺的物品,替代能力越强。特征: 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水平相同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在同一平面上,任
3、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如果相交,那么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表示相同的效用水平/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 凸向原点的曲线。斜率为负,表明主体为了保持或得到相同的效用,增加一种物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消费,两种物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凸向原点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预算约束线: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约束下,所能消费闲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斜率: 个人放弃闲暇从而获得收入的比率,即工资率。5.主体均衡 (3) :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闲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用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W=MRS= 。6.纯收入效应(
4、4)使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存在非劳动收入的工作决策(5) ,相切:内解,相交,角解。条件工资:工作时间为0 时的无差异曲线斜率,是为诱使人们从事工作的最低工资水平。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原因:预算约束线斜率(代表工资率:放弃单位闲暇所能换取的货币收入)小于无差异曲线斜率(诱使人们放弃单位闲暇转而工作所必须给付的货币收入的增量) ,即放弃单位闲暇的效用损失大于从事工作获取货币收入的效用所得。促使人们工作的前提:市场工资水平高于条件工资水平。7.替代效应( 6)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闲暇减少。8.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7) :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提高工资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5、则劳动力供给提高。工资率较高且收入较高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替代效应早晨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小于收入效应下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所以个人 曲线形状“向后弯曲”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由众多的个人叠加而成,所以是“向右上方倾斜”。9.家庭劳动力供给(7) :家庭成员处于就业-非就业的无差异境界时的工资率为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市场工资率大于最大劳动供给价格时,选择就业;反之,不就业。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在某种工资率和制度劳动时间给定的条件下,劳动收入的增加能否补偿闲暇减少带来的效用损失, 即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相互替代关系。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密度分布 (11) 横轴
6、为工资率W,纵轴为以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为标识的家庭户的密度分布Q。在工资率较低时,密度分布较低。工资率较高时密度分布也较低,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斜线所示的部分与正态分布曲线和横轴围成的总的面积之比,就是当工资率为w0 时家庭群中非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就业成员就业的概率。收入效应:家庭成员收入(8)增加,家庭成员的闲暇-收入偏好形状改变,对成员的劳动参与有明显的负向作用。/收入增加,家庭成员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上升。家务劳动
7、(9) :对劳动参与有负面影响。制度劳动时间(10) :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不变,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力供给增加;由于时间缩短,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下降,在需求的作用下,就业增加。教育、培训:对劳动供给负向影响。10.劳动力: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年龄人口包括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就业者又包括受雇人员、家庭从业者、业主。11.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曲线。变化趋势: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劳动参与下降、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
8、趋势、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2555 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第 3 章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需求: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特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服务)的需求,故由产品需求派生而来,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社会物质产品的需求是一种绝对需求,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雇佣劳动力是因为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可以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劳动力需求产生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需求: 劳动力需求的分析要联系生产过程的分析,劳动力需求理论是关于生产的理论),其他条件
9、不变时,劳动力需求水平随市场产品需求的变动而变动/边际生产率理论对需求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用工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需求的目的是获得生产剩余、获得利润。劳动力需求和工资率是反向联系。2.劳动力需求曲线(1)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 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基本假设:市场条件假设:供给者和需求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商品和服务生产中仅使用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资本 /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市场主体具有完全信息,且获得信息的成本为零;关于生产的若干假设:企业生产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仅以劳动与资本作为分析对象,技术对产出水平没有影响 /边际
10、生产力递减规律/生产周期 :短期(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长期(劳动、资本都可以调整) 、市场时期(产品已经生产出来,只有交换,没有生产)。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短期内, 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发生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其他要素不变, 有劳动投入的增加引起产量的变动分为三阶段:边际产量递增(使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边际产量递减 (可变的劳动要素对不变的其他要素的利用趋于极限)、总产量绝对减少(不变的要素已充分利用,在增
11、加劳动要素会降低生产效率)。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2) ,TP、AP、MP 三条曲线都是先增后减,第一阶段,AP 递增;第二阶段MP 递减;第三阶段MP 为负值; AP 与 MP 的交点为 AP 的最大值。两条曲线相交前,APMP;相交后, APMP。 ,当 MP=0 时,总产量取得极大值。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3) :企业以人均产量最大为目标,则投入量应为AP 曲线的最高点,若以总产量最大为目标,投入量为曲线的最高点,若以利润最大为目标:企业的边际产量MP,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产品收益(MRP)=边际产品价值(VMP ) ,因此 MRP=VMP=MP*P;同样在完全竞争
12、市场上,短期内唯一可变的成本为工资,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为边际成本(MC) ,MC=W ; 企 业 实 现 利 润 最 大 化 的 目 标 必 须 使 边 际 产 品 收 益 等 于 边 际 成 本 , 即MRP=VMP=MP*P=MC=W,所以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遵循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的原则。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长期劳动力需求特点: 通过规模效应或产出效应
13、影响雇佣水平,工资率的提高导致要素之间的代替。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等产量线():越在右上方的等产量线的产出水平越高,等产量面(企业生产要素的组合系统);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也是等产量线的斜率。同时,MRTS=MPL/MPK 边际技术替代率也等于两个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等成本线:总成本 C=资本价格 R* 资本 K+ 劳动价格 W* 劳动 L,用来表示企业在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用一定的货币金额可能购买到的两种投入的最大数量界限,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经过推导:,得到等成本线斜率=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最佳生产
14、方法: 定量产出实现成本最小或是定量成本实现产出最大,都在等产量线与等总成本线的切点处达到最佳,由于两条线斜率相等,所以 MRTS=MPL/MPK=W/R ,即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品之比等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之比。4.固定技术系数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决定:技术系数是指企业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的组合比例;技术系数分为可变与固定两类。当资本和劳动力的搭配系数固定时,产量将由并仅能由投入量相对少的要素决定。在固定技术系数的条件下,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根本上取决于产出水平。5.生产扩大线表示在生产的要素价格不变时,不断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每一种产出水平所对应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最佳组合。
15、生产要素价格变化:规模效应:(6)劳动价格提高,短期内,资本价格不变,成本约束线(斜率=W/R )变大,产出下降,劳动投入量减少。替代效应( 7) :资本要素也可以调整,其价格比(W/R)上升,资本的相对价格下降。生产要素变化时, 实现同量的产出,相对价格降低的要素必然引起较大的需求。所以资本投入的增多替代了劳动投入的减少。长短期曲线比较(8) :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按照VMP=W 调整,长期 按照 W/R=MPL/MPK调整。长 弹性大于短 ,长 实际上是要素价格发上变化时所有可能的均衡点的连线。行业劳动力需求曲线:工资率下降, 每个企业都希望把它的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到边际产品价值VMP 等于市
16、场最低的工资率的规模上,因此整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扩大,在其他条件不变下,产量增大,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产品价格的函数,因此行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扩大产品需求,产品价格下降使VMP 曲线位于原有产品价格条件下的VMP曲线的下方( VMP=MP*P )6.决定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其他生产要素提到劳动力的可能越大(技术、成本) ,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工资率提高时,企业最初的反应是提高产品的价格, 把成本的上升转移到消费者上,但产品的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产品的需求,与产品的需求弹性有关。产越大,劳 越大 /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越大,劳越大 /资本的供给弹性越大,劳 越大。7.劳
17、动力需求弹性:设Ed 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DD 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WW 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根据定义其公式为:需求无弹性, Ed0,无限弹性, Ed 趋向于无穷大,单位需求弹性,Ed1,富有弹性,即Ed1.需求缺乏弹性,即Ed1。8.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假设企业劳动力需求可分为两类工人:A 和 B,那么,可以将 A 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B 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公式:如果交叉弹性为正,总替代; 负,总互补。第 4 章 劳动力市场1.古典均衡:局部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
18、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一般均衡: 各种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2.完全竞争市场: 假设:劳资双方是理性的并分别追求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劳资双方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他们赖以存在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充分的信息,信息分布均匀,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劳动力具有同质性,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在工作条件及其他非货币特征方面也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为
19、数众多,并且双方均无组织性,是工资接受者/劳动力流动无制度障碍,流动成本为零。3.静态均衡( 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时实现均衡,供给均衡(在资源限制的条件下,攻击的决策主体获得最大化效用),需求均衡(满足边际产品价值=工资) ,此时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S=f(W)=D.W=We. 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就业量增加。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增加。同时:需求左移、供给右移, 作用相同。多维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假设:不同市场除工资外的工作条件相同或具有可比性 /忽略劳动力流动所需要时间和成本/劳动力在多个劳动力市场间自由流动.均衡的前提:见面
20、各市场的出清工资率相等。4.动态均衡的假定: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t,执行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t+1。在 t 与 t+1 期间,已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Dt 决定本期的工资率 Wt: Wt=f (Dt)/本期的工资率Wt 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St+1,St+1= f(Wt).模型: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收敛型蛛网(2) ,供大于求:发散性蛛网(3) ,供求相等:封闭性蛛网( 4)5.公共部门的市场均衡:人均家庭收入或人均政府补贴的提高,曲线右移。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5)A 和 B 是经济社会任意两个行业,两行业统一的劳
21、动力市场实现了均衡,两行业的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相等,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相等, 社会获得了最大的产出水平和劳动资源的最优分配。那么任意两行业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所有行业劳动力市场都实现均衡。同质量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工人从低工资地区向高工资地区转移,高地区供给曲线右移,低地区供给曲线左移/资本向低劳动成本地区移动,低地区需求曲线右移,高地区需求曲线左移。充分就业。7.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原因:工资率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因为人们的消费已达到一定水平,要退回去习惯一种更低的生活水平是很困难的。工资的刚性使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
22、以劳动力需求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产品市场需求的调节/由于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力供给具有较大刚性。 其弹性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等等因素的影响。8.瓦尔拉斯需求是指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行为人在市场供求可以相等的情况下,根据市场价格形成的需求。有效需求是指经济行为人在其预算可能条件下,考虑了市场价格和他在本市场及其他市场所受到的数量限制后,为使其效用函数最大化而形成的需求。9.自愿失业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从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非自愿失业是市场非均衡现象,由于产品需求下降使厂商销售困难从而限制了劳动需求。10.刘
23、易斯经济增长模型:在模型中,其基本假设是经济社会由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构成,传统部门是农业等生产部门,在这类部门中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接近于零。由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很低,故农业劳动力收入(工资)亦维持低水平,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剩余。现代部门是被企业家支配的工业部门,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并把利润用于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累使资本存量持续增加。12.劳动力短缺:劳动的初始需求大于有效需求,劳动力过度需求。劳动力过剩劳动力的初始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劳动力过度供给。工资漂浮: 经济体制中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由这种倾向造成的工资轮番上升的现象。工资和由工资紧张引起的工资攀比,在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
24、剩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必然导致工资收入的平均分配。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 13.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规模:规模扩大,供给增大/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组占总人口比重、劳动年龄组内部构成/人口城乡结构: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转移,供给弹性增大。资本存量的影响: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的需求。均衡:在同样劳动力需求变动的情况下, 均衡工资率水平的提高程度还要受到劳动力供给弹性的重要影响。劳动力供给弹性越小,由劳动力需求
25、增加造成的均衡工资率的提高程度越大。14.供求平衡的调节:综合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长期和短期的劳动力供求、劳动力的供求结构进行调节。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社会和各单位的需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中小型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发展政策,积极发展城镇建设。第三,控制并压缩劳动力供给。人口政策,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缩短劳动时间;发展各种教育事业。通过劳动力流动、劳务输出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矛盾。 协调劳动力供求结构。搞好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工作,培养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之间保持协调。进一步完善劳动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劳动经济学知识点 2022 劳动 经济学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