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教案第七章溶液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中化学教案第七章溶液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化学教案第七章溶液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 七 章溶 液第 一 节溶 液(1 课时)一. 知识教学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应用二.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 1)培养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2)建立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 2.难点: ( 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疑点:透明是不是溶液的宏观特征。 4.解决办法:(1)通过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溶液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利用挂图(或模型) ,通过对溶液形成过程的分析,
2、可以使学生从微观上认识溶液。三. 教学过程 讲解 :本章重点研究有关溶液的知识,那我们先来了解溶液的概念。 板书 :一 . 溶液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7-1 :把泥土、植物油分别加入少量水中,振荡后静置。 板书 :实验 7-1刚加入水时振荡静置泥土 +水上下分层浑 浊又上下分层植物油 +水上下分层浑 浊又上下分层 提问 :实验现象有何异同?(启发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并填表。 总结 :1. 刚加入和静置后,均上下分层。 2.振荡后液体变浑浊。 板书 :1.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2.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3、(或乳状液)。 讲解 :悬浊液浑浊是因为固体小颗粒引起的;而乳浊液变浑浊是因为液体小液滴引起的。 目的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 教师活动 :继续演示实验7-1 :将蔗糖、食盐分别放入少量水中,振荡后静置。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以描述:蔗糖、食盐加入水中,在振荡后液体澄清,静置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发生变化。 设问 :为什么蔗糖、食盐溶于水后和前面所做两个实验现象不同呢? 讲解 : (可利用彩图或画简图)把蔗糖溶于水,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4、-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中扩散,随着振荡,蔗糖分子就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同理,食盐溶于水,也是构成食盐的小微粒(Na+、Cl-)均一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目的 :利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微观世界认识以上实验。 总结板书 :3.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5.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P129-130 有关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内容,思考:(1)如何根据溶液名称来确定溶剂跟溶质?(2)理解溶液概念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练习
5、: (1)教材 P131第二题。(2)区别以下液体是不是溶液: a.硫酸铜溶于水;b. 牛奶; c. 高锰酸钾溶于水;d. 醋。 目的 :加深学生对溶液、溶剂及溶质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 :通过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并随堂解决,启发学生总结: 板书 :注意: a. 溶液并非全是无色,无色不是溶液的特征。 b.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剂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c.水为溶剂,不论多少,水均为溶剂。 2.溶液的应用 学生活动 :自己阅读教材P132,并用语言概括(举例说明)。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总结,并启发他们举出更多生活中的实例。 板书 : (1)在溶液中反应可加快反应速度。(2)溶液对动植
6、物生理活动有很大意义。如:生理盐水、眼药水、CO2的输送。四. 布置作业 1.教材 P134 第 3 题 2.判断:(1)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2)均一、稳定是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3)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的浓度变小。(4)溶液的特征是“均一”,即同溶液各处的浓稀一样,性质相同。(5)将食油滴入装水的试管内,充分振荡, 所得到的液体中食油是溶质,水是溶剂。第 二 节饱 和 溶 液不 饱 和 溶 液(1 课时)一. 知识教学点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稀浓和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二. 重、难、疑点和解决办法 1.重点: ( 1)建立饱和溶
7、液的概念。(2)分析溶液“浓”和“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2.难点: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难点:用什么办法判断一瓶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4.解决办法:(1)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
8、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三. 教学过程 讲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出分类。 板书 :一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7-2 ,在各盛10 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提问 : 在实验过程中, 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 :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7-2 ,在各盛10 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至试管中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
9、为止。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总结板书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提问 :在提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7-3 、7-4 。 目的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边观察实验边思考问题,分析讨论并总结实验。 教师活动 :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板书 : 1. 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改变温度加水2. 饱和溶液 = 不饱
10、和溶液改变温度蒸发水分加入溶剂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讲解 :如果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稀溶液和浓溶液。 板书 :二 .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副板书 :20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硝酸钾: 192 克碳酸钙: 0.0013 克食盐: 36 克氢氧化钙: 0.17 克判断正误: 1.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
11、。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7-5 ,在各盛有10 毫升的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 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 :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板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同一种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
12、液要浓。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4,并提问: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四. 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正误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五. 布置作业 1.教材 P134 第 2 题 2.选择题(1)
13、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2)A克溶质溶于B克水中,取出一半溶液后,余下溶液中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A.A/B B.A/B C.A/(A+B ) D.(A+B )/A (3)将 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第 三 节溶 解 度(2 课时)一. 知识教学点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3.气体溶解度二.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 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曲
14、线 2.难点: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3.疑点:溶解度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间的关系。 4.解决办法:(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大小?可以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度与溶解性在概念上的不同。(2)通过一些基础练习,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3)通过例题的示范,学生的练习,可以更清楚地使学生理解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三. 教学过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15、-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导入 :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不溶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那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呢? 板书 :一 . 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学生活动 :根据生活实践讨论: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总结板书 : 2.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还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 :讨论并设计实验:如何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 教师活动 :启发引导学生:在相同温度下,将氯化钠、硝酸钾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溶剂中,观察哪一种可以溶解更多一点。 总结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大小
16、:(1)在一定温度下(相同)(2)在一定量溶剂里(相同) 目的 :锻炼学生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引出溶解度的概念作铺垫。 板书 :二 . 固体溶解度(溶解性的定量描述) 教师活动 :介绍固体溶解度。 板书 :1. 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练习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 克。(2)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3) 20时,在50 克水中加入18 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8 克。(4) 10时, 100 克水里溶解了15 克蔗糖,所以,蔗糖的溶解度为15 克。
17、 学生活动 :讨论以上说法是否正确,并认真归纳。 板书 :2. 理解溶解度应注意四个因素:(1)条件一定温度下。(2)标准: 100 克溶剂中。(3)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克。 目的 :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 提问 : “在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6 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20时,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 克食盐。20时,食盐在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 克。 板书 :三 .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教师活动 :讲解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种溶解能力既取决与溶质本
18、性,有取决与它与溶剂之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 ,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中溶剂中所能溶剂外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区别。 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在溶解度概念,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在100 克溶剂中”。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P135,找出易溶物质、可溶物质、微溶物质和不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总
19、结板书 : 20时:溶解度大于10 克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 克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 克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克不(难)溶物质 板书 :四 . 溶解曲度线 讲解 :饱和溶液与温度和溶剂量有关,在描述固体溶解度时,溶剂量已经确定(100克) ,所以固体物质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表7-1 。 学生活动 :根据表7-1 中的数据,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作图。 目的 :通过绘图,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且有利于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所包含的意义的掌握。 板书 :1. 溶解度曲线: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学生活动 :观察图 7-1 、7
20、-2 ,完成以下练习, 并总结归纳: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1)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2 ) 在70 时 , 氯 化 钠 、 氯 化 铵 、 硝 酸 钾 三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分 别为、。( 3)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目的 :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及分析综合能力。 总结板书 : 2. 溶解度曲线意义: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或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中化学教案第七章溶液 2022 年初 化学教案 第七 溶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