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核算基本管理知识分析前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与核算基本管理知识分析前提.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Accounting Hypothesis) ) 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 也称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假设。假设的两层含义:假设的两层含义:无法证实无法证实;不可或缺不可或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基本前提也需要不断的修正。在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基本前提也需要不断的修正。在通货膨胀时代,对币值稳定的假设的否定产生了货膨胀时代,对币值稳定的假设的否
2、定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或或现时成本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在信息时代,会计主体假设的外延被扩展。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在信息时代,会计主体假设的外延被扩展。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于所有企业,对适用于所有企业,对清算会计清算会计的运用渐增。的运用渐增。当货币计量假设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当货币计量假设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应运而生。应运而生。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显示人们显示人们为保持币值稳定为保持币值稳定而做出的努而做出的努力。力。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内容(一)(一)会计主体 1. 定义定义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所服务的特定对象。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会计主体是
3、会计信息所服务的特定对象。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范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指出:明确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A 会会 计计主主 体体C会会 计计主主 体体B会会 计计主主 体体D会会 计计主主 体体u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只有那些的范围。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加以确认
4、确认、计量计量和和报告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u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会计主体所有者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它不包括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开来。它不包括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动。u 凡是对外报送会计报表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凡是对外报送会计报表单
5、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可以是企业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经济业务的特企业,可以是企业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经济业务的特定的非营利组织,如事业、机关、团体单位。定的非营利组织,如事业、机关、团体单位。u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之间的关系: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之间的关系:u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是法律主体。例例1 1】 某母公司拥有某母公司拥有l0l0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家子公司,母子公司均
6、属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但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需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例例2 2】 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l0l0只证券投资基金。对予该公司来讲。只证券投资基金。对予该公司来讲。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一方面公司本身既是法律主体。又是会计主体,需要以公司为主体核算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
7、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算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反映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每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需要单独核算,金流量;另一方面每只基金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需要单独核算,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只基并向基金持有人定期披露基金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因此,每只基金也属于会计主体。金也属于会计主体。 2.确立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确立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
8、提和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的定义持续经营的定义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当前的规模和状的规模和状 态继续进行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态继续进行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 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
9、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明确这个基本 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入员就可以在此基,会计入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
10、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例3】某企业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某企业购入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为l0年,年,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考虑到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因此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资产
11、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生产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即不断地为企业生产产品,直至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为此固定资产就应当根据历史成本进行线使用寿命结束。为此固定资产就应当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记录,并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预计使用寿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成本中。命期间所生产的相关产品成本中。从企业经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确实能够持续经营下去,从企业经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确实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破产、清算毕竟只是少数的。因此,破产、清算毕竟只是少数的。因此,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
12、计准则规定: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只只有规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采用,有规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采用,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才能真实可靠。但在持续经营这一前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才能真实可靠。但在持续经营这一前提下,企业一旦出现严重亏损,经营十分困难,甚至资不抵债,提下,企业一旦出现严重亏损,经营十分困难,甚至资不抵债,企业宣告破产,被迫进行清理,则采用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宣告破产,被迫进行清理,则采用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方法。 2.确立持续经营前
13、提的意义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是是“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则等建立的基础。(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 1.1.会计分期的定义会计分期的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它是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
14、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它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以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期核算为前提,而不需要等到过程终止以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分期核算为前提,而不需要等到过程终止。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
15、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明确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成果和现金流量。明确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当期与与以前期间以前期间、以后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理方法。2.2.确立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可以可以分期结算账目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6、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4)货币计量 1 1)货币计量的定义)货币计量的定义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 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量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量等)。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采用历史
17、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和公允价值计量 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最上进行汇总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最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基本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2 2)确立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货币计
18、量前提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本节的标题原为本节的标题原为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现改为现改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1. 含义含义 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下进行会计核算应遵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下进行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循的基本要求。 衡量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衡量会计核算工
19、作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主要的原理,适用面比较广主要的原理,适用面比较广2. 原来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内容包括: (1 1)总体性要求:)总体性要求:真实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 (2 2)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则。 (3 3)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要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4 4)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20、)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性原则。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删除了删除了配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和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把把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融入具体准则中,把融入具体准则中,把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融入融入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中,增补了中,增补了“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等原则 1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又称客观性原则,要求又称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
21、实反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会计会计核算核算停 虚假虚假经济业经济业务务停 虚假虚假会 计 信会 计 信息息会计会计报告报告 2 2)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
22、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3 3)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即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
23、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者预测。 ”投资者和债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权人等其他方面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会计会计信息信息企业内部的经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营管理者 4)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要求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 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5 5)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要求要求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 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
24、式原则 要求要求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其所有权(法律形式)并非属于企业,但其已经是控制和使用的资产(经济实质)。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即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 经济实质经济实质法律形式法律形式经济业务经济业务经济实质经济实质法律形式法律形式经济业务经济业务二者统一二者统一二者分离二者分离 7)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又称稳
25、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要求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要义在于:要义在于:应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8)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要求企业要求企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26、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对资产、负债和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第六节第六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会
27、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1)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1)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的确认 1.含义含义: 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和列入财务报表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的过程。 确认主要解决某一个项目确认主要解决某一个项目应否确认应否确认、如何确认如何确认和和何时确何时确认认三个问题,它包括在三个问题,它包括在会计记录中的初始确认会计记录中的初始确认和和在财务报在财务报表中的最终确认表中的最终确认。u2.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u初
28、始确认条件初始确认条件:ua.符合要素的定义符合要素的定义ub.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50以上可能性)以上可能性)uc.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入或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入或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u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 必须同时符合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才能列示必须同时符合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才能列示在报表中。在报表中。u经过确认、计量之后,会计要素应该在报表中列示。资产、经过确认、计量之后,会计要素应该在报表中列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而收入、费用、利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
29、负债表中列示,而收入、费用、利润在利润表中列示。润在利润表中列示。2)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1.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现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
30、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重置成本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
31、售所能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在公
32、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的金额计量。 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历史成本按照购置时的金额按照承担现时义务时的金额重置成本按照现在购买时的金额按照现在偿还时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按照现在销售时的金额现值按照将来时的金额折现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五种计量属性的理解五种计量属性的理解 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第四十
33、三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靠计量。 ” (2)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入支出、收入与费用与费用配比配比、历史、历史成本计量。成本计量。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
34、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要求要求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作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 2002年年 2003年年 2004年年 购入购入4 000元材料用于产品元材料用于产品生产。生产。收益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该材料发挥效益的期间一般该材料发挥效益
35、的期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年度,消耗后不会超过一个年度,消耗后应全部计算为本年费用。应全部计算为本年费用。 购入购入A设备设备一台,价值一台,价值200 000元。元。该设备可能会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连该设备可能会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连续多年发挥效益,每年只能将其消耗续多年发挥效益,每年只能将其消耗的部分价值计算为当年费用。的部分价值计算为当年费用。 2)收入与费用配比收入与费用配比 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要求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3)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成本计量 也称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也称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整其账面价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