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说课稿 .pdf
《2022年《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说课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说课稿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说课稿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三课大平房镇中心小学石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三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这节课我将围绕教什么、 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材料准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八个方面来阐述我说课的内容。一解读教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将透视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之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观察、对比教材上和所搜
2、集来的图片, 让学生逐渐理解透视现象。二、学情分析:其实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中我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其难点,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三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结合教材,在深入解读三维目标的内涵后,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了如下目标。1. 显性内容与目标本课应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本课应会:通过学习, 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2.
3、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四、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通过观察、 分析和讲解, 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本课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五、学习材料的准备: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尺子、铅笔和水彩笔。六、教法与学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
4、能力,本人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入手,通过认真观察,提出问题, 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使学生真正的做到感知和理解。七、教学流程: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首先说一下时间的安排:游戏导入(3 分钟)直观感知(7 分钟)深入巩固(7 分钟) 布置作业 (18 分钟)作业展评和教学延伸(5 分钟) 。一、 游戏导入:以自己的双手为例, 可以从任意角度对自己的双手进行观察。然后讨论, 在不改变手形状的前提下,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双手看起来不一样大?(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 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大,而距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比较小,
5、这种近大远小现象,就叫做透视现象。教师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首先是稳定课堂纪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收回到课堂上来,其二通过引导, 调动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直观感知:1、 (出示课件) 以书中的图片 树为例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说出树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以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教师并板书)然后让学生们根据图片资料找一找并说一说身边的透视现象。(出示图片)2、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观察图片、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 形状改变的感觉。 我们站在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2022年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说课稿 2022 绘画 中的 透视 现象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