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教学文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教学文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教学文案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化学平衡系列问题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一)在反应速率(v)时间( t)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V 正、 V 逆的变化有两种:V 正、 V 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V 正、 V 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对于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 qD(g) + ( 正反应放热 )【总结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升高温
2、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二)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反应条件条件改变v正v 逆v 正与 v 逆关系平衡移动方向图示选项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加快减慢不变不变不变不变加快减慢v 正 v 逆v 正 v 逆v 正 v 逆v 正 v 逆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B C B C 压强m+np+q m+np+q m+np+q 加压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加快v 正 v 逆v 正 v 逆v 正 v 逆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
3、动A A E m+np+q m+np+q m+np+q 减压减慢减慢减慢减慢减慢减慢v 正 v 逆v 正 v 逆v 正 v 逆逆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不移动D D F 温度升温降温加快减慢加快减慢v 正 v 逆v 正 v 逆逆反应方向正反应方向A D 催化剂加快加快加快v 正 v 逆不移动E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具体地说就是:增大浓度,平衡就会向着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
4、;减小浓度,平衡就会向着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就会向着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就会向着压强增大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就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就会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如对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也适用。(讲述: “ 减弱 ”“改变 ” 不是 “ 消除 ” ,更不能使之 “ 逆转 ” 。例如,当原平衡体系中气体压强为P 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将体系压强增大到2P,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体系压强不会减弱至P 甚至小于 P,而将介于 P2P 之间。)化学平衡小结等效平衡问题一、概念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
5、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包括“ 全等等效和相似等效 ” ) 。概念的理解:(1)只要是等效平衡,平衡时同一物质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一定相同(2)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如: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反应容器经过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比较时都运用 “一边倒”倒回到起始的状态进行比较。二、等效平衡的分类在等效平衡中比较常见并且
6、重要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二种:I 类:全等等效不管是 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只要“一边倒”倒后各反应物起始用量是一致的就是全等等效“全等等效”平衡除了满足等效平衡特征 转化率相同,平衡时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一定相等 外还有如下特征 “一边倒”后同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相等,平衡物质的量也一定相等。拓展与延伸: 在解题时如果要求起始“物质的量相等”或“平衡物质的量相等”字眼的肯定是等效平衡这此我们只要想办法让起始用量相等就行例 1将 6molX 和 3molY 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 (g)+Y(g)2Z (g),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时,测得 X、Y、Z气体的物质的量
7、分别为1.2mol、0.6mol 和 4.8mol。若 X、Y、Z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可用a、b、c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保持恒温恒容,且起始时a=3.2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 相同,则起始时b、c的取值分别为,。(2)若保持恒温恒压,并要使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平衡A 相同,则起始时 c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b=1.6mol c=2.8mol (2)4.8molc4.8mol, 又由于是一个全等等效的问题,所以其最大值一定是起始是a、b 等于 0,只投入 c, 即 c 等于 6mol 值最大 .II 类: 相似等效相
8、似等效分两种状态分别讨论1恒温恒压下 对于气体体系通过“一边倒”的办法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恒温恒压下的相似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时同一物质转化率相同,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浓度相同2恒温恒容下 对于反应前后 气体总物质的量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通过“一边倒”的办法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恒温恒容下的相似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时同一物质转化率相同,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浓度不相同拓展与延伸: 属于相似等效的问题,我们只要想办法让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
9、起始态相同起始用量相等就行例 2将 6molX 和 3molY 的混合气体置于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恒温恒压发生如下反应:2X (g)+Y(g)2Z (g),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时,测得 X、Y、Z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2mol、0.6mol 和 4.8mol。若 X、Y 、Z 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可用 a、b、c表示,若起始时a=3.2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 相同,则起始时b、c 的取值分别为,。答案: b=1.6mol c为任意值分析:通过题意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A 相同,且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下,可以看出二者属于相似等效,故起始加量只要满足物质的量
10、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即可,从上述反应我们可以看出生成物只有一种,故 c 为任何值时都能满足比例故C 可不看,只要a:b 能满足 2:1 即可,故 b=1.6mol【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等效平衡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读题时注意勾画出这些条件,分清类别,用相应的方法(使起始物质量相等或起始物质的量比相等)求解。我们常采用“一边倒”(又称等价转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例 3:在一定温度下,把2mol SO2和 1mol O2通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2OSO23SO2,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
11、时加入的322SOOSO、的物质的量( mol) ,如果 a、b、c 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完全相同。请填空:(1)若 a=0,b=0,则 c=_。(2)若 a=0.5,则 b=_,c=_。(3)a、b、c 的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 (请用两个方程
12、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 和 c,另一个只含b 和 c)解析:通过化学方程式:22OSO23SO2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化学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在定温、定容下建立的同一化学平衡状态。起始时,无论怎样改变322SOOSO、的物质的量,使化学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 逆反应同时开始,但它们所建立起来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即它们之间存在等效平衡关系。我们常采用“等价转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1)若 a=0,b=0,这说明反应是从逆反应开始,通过化学方程式22OSO23SO2可以看出,反应从2mol SO3开始,通过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2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教学文案 2022 化学平衡 移动 原理 总结 教学 文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