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温兴琦.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温兴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温兴琦.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第14期 nce龃d盏ement Research 2016 N014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614001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温兴琦(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介绍共生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创新系统与共生理论具有契合性。从共生理论视角对创新系统的结构层次和运行机制进行阐释,并结合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进行案例分析。关键词:创新系统;共生理论;结构层次;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F2731;F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6)14000106Study on Lay
2、er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s of Innov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WEN Xingqi(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Economicsand Management School,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Abstract:The authors introduces the thoughts of symbiosi
3、s theory and proposes that there exists coherence between it andinnovation theory,analyzes five lay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nd gives explana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At last the author takes Wuhan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make fu
4、rtheranalysisKey words:innovation system;symbiosis;boundary;mechanism创新系统是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并日益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态和运行模式。从企业层面的企业创新体系,到地区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以至国家层面的国家创新体系,甚至全球创新体系,创新系统的规模、结构、功能、机制及建设路径等都受到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极大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创新系统的研究迅速成为创新研究领域的一股新潮流,并为世界各国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的理论指导。Freeman最早提出创新系统的定义,即“公共或私有部门中通过自己或与其他组
5、织合作进行新技术创造、输出、改进与扩散而形成的机构网络”。有的学者从空间的视角进行界定,包括全国(Freeman)、地区(Cooke等)等角度,有的学者从行业或技术部门的角度(Maler-ba,)界定了创新系统的边界。然而,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与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扩张,现有创新系统的边界正日益模糊甚至消失(Sharif;Whitley)。因此,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创新系统可能跨越边界相互融合,即实现共生状态(Howells;Lundvall),但不同分析层次的创新系统内部及创新系统之间究竟是如何整合与互动,尚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创新系统制度条件和组织创新经济后果的变化,使得创新系统研
6、究不断呈现新的视角和概念,其中,共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的新发展和新形态,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从新的理论视角对其内涵本质、结构层次、运行机理等进行深度揭示,有助于研究者识别不同创新系统之间的边界和交叉,区分创新系统内形成的不同创新类型之间的异同,判断各创新子系统在整个大的创新系统中的独特功能等。1 共生理论与创新系统来源于生物学领域的共生理论,是进化论的新分支,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 “共生”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提出的,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开收稿日期:20150808。修回日期:201601一19基金项目:湖北省软科学研究
7、专项“湖北区域创新评价与对策研究”(2012GDA01503);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湖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与质量提升研究一产学研合作的视角”(2014A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创新体系到国家创业体系:关联、测度及政策研究”(413000014)项目来源: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70后”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项目“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WD70BSM);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万方数据2 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创了“细胞共生学”领域,将“共生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共生”主要是用于研究种群之间的
8、关系,但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因此,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在社会系统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创新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创新要素,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类似于共生种群。因而,运用共生理论对创新系统的结构层次、运行机理等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实践意义。11共生理论及其演进共生概念最早起源于生物学领域。学者们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如德贝里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1iving together)。这一定义较为宽泛,很多现象如寄生、腐生、共存等都可以被理解为共生,1884年德贝里又进一步论述了共生、寄生及腐生等关系,提出了生物间的多样共存方式,并对共生和非共生
9、的区别、寄生与共生的区别等进行了阐释。因而,德贝里提出的共生定义是狭义的共生,不包括寄生、腐生关系。斯格特在德贝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方依赖于另一方的关系旧J。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欧洲大部分学者将共生限于两个有机体互利的范围之内,并将寄生与共生作出严格的区分。但后来不少学者都将共生的概念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出更为广义的共生思想,如格瑞德提出,捕食(predation)、携播(phoresis)、互利共生(mutualism)、共栖(COBmensalism)、寄生(parasitism)等各类种间关系,都可归于共生范畴之内;原生动物
10、学家戴维斯(DaleSWeis)将共生定义为几对合作者之间的稳定、持久、亲密的组合关系。此外,一些寄生虫研究领域的学者则提出,共生包括寄生、共栖两种关系类型。由此可见,关于共生理论,尽管存在着较多不同的观点,但多数学者将其界定为限于两个或多个有机体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因而与寄生等关系概念有着明确的区别。随着共生学说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共生理论受到生物学界及社会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1997年4月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共生协会(tle International Symbiosis Society,ISS),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了各国共生研究人员在各个共生子领域研究,并强化了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与沟通。在
11、社会科学领域中,共生理论逐步得到运用和拓展,并在产业发展、区域合作、技术创新、创新体系等领域具有日益增强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David Gibbs将学术界和实践界关于产业生态的探讨进行结合,提出了产业共生系统的概念,并阐释了共生体系中企业互动、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路径o;Nicky Gregson等探讨了产业共生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M1;王珍珍等从共生的起源以及共生的哲学涵义出发,探讨了产业共生的内涵、模式的差异以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等问题1;张雷勇等将共生理论引入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提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系统地阐释了其基本特征以及共生连
12、接形成和作用的机理,并提出了从共生方法和网络方法两方面对产学研共生网络进行优化的”双轮驱动”培育机制1;李煜华等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型,并提出了优化共生单元、选取共生模式、培育共生环境及建立协同创新共生界面是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一1;叶斌、陈丽玉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竞争与合作共生演化模型,在给出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之后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旧J。综合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共生理论正不断向社会科学领域拓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创新体系的研究中,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讨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12创新系统在熊
13、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创新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逐步形成“系统范式”,开启了创新系统研究的新热潮,并重点聚焦于创新系统的空间和地理特性以及从产业技术特性分析创新系统。以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网络、产业集群及产业创新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等为代表的创新系统研究分支,尽管层次、范围等侧重点不同,但都对创新系统的空间分布、产业特性、技术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综合的概念,其超越了传统的技术创新系统与部门创新系统的边界和范畴。具体而言,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系统是一系列独特机构的综合体。这些机构独立或联合发挥
14、作用促进技术的研发和扩散,推动创新要素的联合与协同,引导和塑造创新环境与氛围等。这些创新机构因行业、空间、技术属性等而异,且作用方式和强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次,创新系统是一系列制度规则的集合体。创新系统中包含促进技术研发和扩散、激励创新主体投入和共享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收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公平的各种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是否合理和完善,直接决定创新系统的运转状况与绩效水平。再次,创新系统是一系列创新要素的共生体。各种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在创新系统结构和制度规则的支配和协调下,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融合共生,形成一个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万方数据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
15、究 313创新系统与共生理论的契合纵观现有共生理论的研究观点,不难发现,共生理论实际上是对组织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思想。在达尔文进化论和拉马克进化论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演化理论,其将组织环境视为组织外在的,认为组织与环境之间始终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和差异绝对化了。共生理论将组织与环境看作是共生的关系,将那些与组织关系最密切的要素内化纳入组织一环境系统,消除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天堑”,将原来的组织与环境关系变成了一个共生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共生理论将组织和环境都视为动态变化的,并认为组织与环境之间关系具有动态性、非线性和复杂性。此外,共生单元之间的
16、差异导致共生单元之间矛盾的存在,共生关系要求各单元承担不同的功能,通过合作互补,实现对立基础上的统一。作为一个由多种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构成的创新共同体,创新系统超越了传统独立、静态创新机构体系层次,成为一个动态、复杂、多层次、非线性的价值创造与共享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组织”与“环境”的界限也变得模糊,甚至许多要素可被同时纳入“组织”和“环境”之中。创新系统所涵盖的各类创新要素彼此适应,融合共生,推进创新价值创造。在这个意义上,创新系统与共生理论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而创新系统就是一个共生系统。2共生理论视角下创新系统的层次结构共生理论将共生系统视为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这一系统包含特定的结构体
17、系和多个层次。从作为共生系统的创新系统本身来看,无论从创新要素的功能属性,还是从创新系统的运行流程与作用机理来看,共生创新系统都具有特定的边界、形态及结构层次以及相应的运行规则和作用机制。Johannes Meuer等提出创新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制度安排,如公共政策、教育和培训体系等;二是创新组织,如政府、大学、企业等各种公共和私营机构J,这种二元体系观点被学术界广泛认同。21规模与层级共生:国家、区域及行业创新系统在Freeman,LundvMl和Nelson等人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基础上,学者们不断衍生出区域创新系统(Cooke等)、行业创新系统(MMerba)甚至企业创新系统等概念
18、。国家、区域及行业三种创新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它们在共生融合的基础上又相互延伸和交融,但又各有侧重和独特的职能(见表1)。许多学者在三种创新系统之间边界可渗透性以及不同规模和层级创新系统之间重叠性的研究方面,存在一些分歧,这实际上为整合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创新系统,形成共生创新系统的观点提供了可能。表1 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与行业创新系统的比较22属性与功能共生:由核心到袁层的创新系统层次共生创新系统融合了许多不同属性和功能的创新子系统,且各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和秩序。Johannes Meuer等人将共生创新系统由内到外划分为五个层次,即自给自足的创新系统、公共科学创新系统
19、、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受保护的层级创新系统、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见表2)。221 自主的创新系统。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创新系统,系统中的创新机构或个人独立自主开展创新活动,得不到任何公共创新资金的资助,同时,公共研究机构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这种创新系统在经济投入上也是完全依赖自己,学习活动仅发生于研究者与高层管理者之间,跨越企业边界的合作与权力分享都受到限制,创新成果主要来自系统内专家的研究努力。222公共科学创新系统。这种创新系统强调与公共科学机构的合作,但淡化了组织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专业化、职业教育培训。系统中的企业可以依赖公共创新基金的资助,创新活
20、动则受到专业化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和与公共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的促进。此外,政府对于公共知识的供给和知识产权保护并无相关规制,取而代之的是企业之间的协调。这一系统中的企业更多地从事公共技术研究。223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通过与公共研究机构合作创造和提供公共知识,知识内部化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组织学习过程、职业教育培训、公共研究基金等,同时,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乏也有利于增进这一知识内部化进程。系统内部成员通过外部合作或获取外部公共知识等渠道进行学习,这种多样化知识来源和学习过程,推动了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产出。224受保护的层级创新系统。这一系统突出创新研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其在公共科学研
21、究中的高度融人。因此,这种创新系统不适合产生激进式万方数据4 温兴琦: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而更适合推进组织创新。它主要作为区域创新系统而存在,比较类似于Cooke的“草根创新系统”和Coenen的“区位嵌入的区域创新系统”。它的功能更多地表现在提升企业组织活动效率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方面,而不是促进激进式技术变革上。225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组织化学习创新系统,就是在公共研究基金的资助下,通过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实现组织学习与创新知识生产,并扩散创新知识的创新系统。它具有较为完善的权力分享和组织学习条件,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创新实践中的应用范围来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共生 理论 创新 系统 结构 层次 运行机制 研究 温兴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