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word教案 .pdf





《2022年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word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word教案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历史:第 9 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活动目标:通过探寻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文化知识,激发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通过对中国诸姓源流的考辨, 探索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变迁。树立中华诸姓共同创造中华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观念。掌握使用工具书和收集、查找、运用资料的技能。培养思考与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活动准备从已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与课本有关的内容。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工具书以及相关的读物。活动设想:将本课分成两次来学习,第一次课程,讲解姓氏文化的基础知识,把全班按姓氏分组,布置调查报告(以一个姓为主)。两次课之间学生搜集资料。第二次课程,公布调查报告结果;从调
2、查报告中引出新内容;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学习,穿插猜谜、提问等内容。(希望能解决班里每个同学关于自己姓氏的来历的疑问)活动过程:第一节课介绍姓氏的基本知识。包括:海外的寻根热(落叶归根思想);欧美、日本、阿拉伯、缅甸等国家的姓氏简介,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更为精深的奥秘;姓和氏的区别(简单介绍) ;宋版百家姓 。按照姓氏把全班分成5-6 组(大姓可直接分配,小姓可按在百家姓中的远近成度分配),布置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内容包括:1、确定一个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小姓可以选一个共同的姓来研究);2、该姓氏在百家姓中的位置;3、在全年级中该姓氏所占的比例;4、该姓氏的来历(源流);5、该姓
3、氏在历史上的名人轶事(利用查阅中华姓氏大辞典、 中国姓氏文化 、 百姓祖宗源流集 ) ;6、该姓 氏在历史上的变迁(改姓等) 。布置搜集相关资料。 (参考书、网址、文章)第二节课分组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评选最优(可以现场打分,包括教师)。由此引入新课。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可能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疑惑, 到底姓氏是怎么来的,最初姓氏的来源什么?一、姓氏的起源(姓氏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姓:现在的姓 , 是古代姓、 氏的合称。 姓和氏在上古时期各有分别,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 , 源于母系氏族社会, 当时各氏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女祖, 成员皆为其后代, 各氏族的标志称姓。说文 :“姓 , 人所生也。
4、”三代 ( 夏、商、周 ) 以前妇人称姓,男子称氏(轩辕氏、神农氏)。因此作为族号的姓, 较古老的不少从“女”, 如姜、姒 (音 s ) 、姬、姚、嬴等。氏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较姓后起的标志宗族的称号, 为姓的分支 , 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源于母系氏族社会, 同一女祖 , 子孙繁衍 , 同一宗族分支散居各地,在同姓之下另有标志以示区别, 那就是氏。资治通鉴外纪 : 姓者统其祖考 ( 考, 母或已故母
5、之称) 之所自出 , 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比如古称商人的祖先为子姓, 其后代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因此, 三代以前妇人称姓, 男子称氏。 三代之后 , 姓氏逐渐合二为一。氏有的得自先祖之姓, 有的得自先祖之号( 如轩辕氏、高阳氏 ), 有的得自先祖之谥( 如文、武、昭、景、成), 有的得自于先祖之国(即封地 , 如齐、鲁、燕、 赵), 有的得自先祖之爵( 如王、侯、公孙), 有的得自先祖之官( 如司马、尹、史),有的得自先祖之字(如孟、 孙、叔孙 ), 有的得自先祖之工作( 如巫、卜、陶 ), 有的得自先祖之居( 如西门、南宫、东方) 等。 通志氏族略序说: 三代之前“氏所以别贵贱,
6、 贵者有氏 ,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 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 , 婚姻可通 , 姓同氏不同者 , 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后 ,“姓氏合而为一, 皆所以别婚姻” 。秦汉以后 , 姓、氏不再区别 , 或称姓 , 或称氏 , 或兼称姓氏 , 沿用至今。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称:“姓氏之称 ,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总之 , 古代的姓、氏或姓氏, 就是今天的姓。小结:姓氏来源的主要有10 种(1)以祖先的族号为氏,如:唐、虞、夏、殷等;(2)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如:王、公、伯、侯等;(3)以分封的国名为姓氏,如:齐、鲁、宋、卫等;(4)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
7、、司寇等;(5)以贵族的谥号为姓氏,如:武、宣、穆、庄等;(6)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氏,如:城、郭、园、池等;(7)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如:伯、仲、叔、季等;(8)以从事的工作为姓氏,如:陶、匠、巫、卜等;(9)因避讳而改姓氏,如:丘姓因避讳孔丘而改为邱姓;(10)因避难而改姓氏,如:韩信的儿子韩天贡,逃到广西宜山改姓韦。根据所学,考察一下自己的姓氏属于上面的类型吗?如果是是属于哪一类呢?统计班里有多少姓属于上面的情况。没有属于上面情况的同学也不要着急,我们看看下面的情况有没有你们想知道的答案。二、姓氏的变迁(改姓、少数民族的姓和汉姓)姓氏最早出现时,数量很少。但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姓氏鉴于文献的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2022年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word教案 2022 北师大 历史 贵姓 何来 中华 来历 word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