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与教学论--7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7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程与教学论--7课件.ppt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36年级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生物的新陈代谢: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3.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感应现象、动物行为、人体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和人体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与发育、人类的生殖与发育和遗传与进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对与此有关的新型农业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克隆技术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作扩展性介绍。 5.人、健康与环境 :本主题包括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人类与生态环境 79年级1.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实、基本规律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获
2、得有关健康生活模式的概念;学会或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2.理解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3.关注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的作用;。 4.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解决有关问题。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思想,提高观察、调查、模型建立、实验、数据信息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5.引导学生逐步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以及进化的观念;6.认识生命系统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具有结构层次,并遵循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7.认识生物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具体内容目标具体内容目标 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2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
3、察、测量工具。 3观察常见生物,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注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1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池塘或土壤中的微小生物; 2.用显微镜观察酸牛奶中的乳酸菌及池塘或土壤中的微生物。 观察常见的、比较典型的生物(如蚯蚓); 3.养殖小动物或种植植物,并对其形态、生活习性进行观察,撰写观察报告。 4.观察搜集到的生物资料,讨论、交流,得出生物多样性的结论,归纳出生命的基本特征。1.落实课程目标落实课程目标(1)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应体现和贯彻于教学活动中2.教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教学方式的继承和发展(1)组织好探究性活动
4、的教学)组织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 (案例1)(2)注意探究性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合理组合 (案例2)3.组织好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组织好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1)生命科学领域活动建议的类型 观察活动 例如:观察常见的,比较典型的生物(如蚯蚓);观察鸟的产卵、孵化;观察某区域中(如腐木上)的生物群落,观察当他的植被;观察动物的取食,争斗等行为;观察校园中生长的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观察鸟喙、鸟足的类型和功能;等等。 解剖观察实验 例如:观察洋葱鳞茎表皮、番茄果肉等植物细胞;观察人体口腔黏膜上皮等动物细胞;观察酵母等真菌细胞;解剖和观察果实、种子;观察血液的成份;等等。生理实验 例如:进
5、行缺乏水分和某些无机物(如氨磷、钾、铁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进行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检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用盐酸和唾液淀粉酶对食物进行消化的对比实验,证明酶的重要作用;观察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体内水分上升影响的实验等等。 实验探究活动 例如:尝试使用自己的分类方法对几种生物进行分类,编制简单的检索表;探究茎的运输作用;探究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呼吸作用;探究运动对呼吸频率的影响;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探究人体某种反射现象;等等。 搜集资料,进行资料分析 例如:根据收集到的生物资料,讨论生命的基本特征;查询、展示光学、电子显微镜照片资料,讨论工具和技术的创新对科学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课程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