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初二上语文导学案下载 .pdf
《2022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初二上语文导学案下载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初二上语文导学案下载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编写:李庆丽审核:刘宝林【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二、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簌簌(s)匿迹( n )农谚(y n)翩然( pi n)y n(孕)育m ng(萌)发r ng(融)化海 t ng(
2、棠)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记载(z i )装载 (z i )翘望( qi o)翘尾巴 (qi o ) 3解释词语: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销声匿迹: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给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词语。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5作者竺可桢,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
3、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物候学是他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6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把握文意。(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训练学生筛选课本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为研讨课文做好铺垫。如果学
4、生存在问题,顺势切入自学环节)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此外还有” “对于” “还可以” “也可以” “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课
5、内探究( 一)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明确:第一部分( 13 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 45 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 610 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 1112 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
6、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合作品味,问题探讨1学生齐
7、读610 段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 “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三) 高效品读,合作交流学生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本文主要运用了
8、什么说明方法,结合示例分析其作用。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例子是运用最普遍的说明方法。本文运举例子方法非常成功,它不但例子多,而且各具特色。有的从说明事理的需要来举例,如为了说明物候现象而举出的丰富多彩的四季变换情况; 有的例子有明确的针对性,如为了说明物候的作用,作者举出北京地区在1962年因没有注意到山桃、杏花花期推迟而使农业受到损害的例子。此外,作者的举例还注意到形式的变换,不拘一格。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足以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举了两个例子。为什么这一处举两个例子呢?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反而
9、寒冷,你不信吗,举例子给你听,只举一个,你还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作者运用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把不容易说清楚的道理说得明白。2赏读文章第1、2 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1)学生齐读1、2 段。(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板书显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
10、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3)精读 1、2 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示例 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示例 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
11、,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示例 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 “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 “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 , “簌簌” 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 , “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示例 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
12、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示例 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好不好?”学生展示后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学生齐读1、2 段,争取背诵。3再读课文
13、,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1)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 年迟 10 天左右,比 1965 年迟五六天。(2)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学生展示后明确:加点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14、- - - - - - - - (四)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示例 1: 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示例 2: 桥之美一文中: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示例 3:
15、 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四、延伸拓展(一)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示例 1: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示例 2: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示例 3: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示例 4: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示例 5: “麻雀囤食要落雪” “猪衔草,寒潮到” 。示例 6: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
16、,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二)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光归去、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
17、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你还能想出与物候有关的诗句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三)教师请有旅游经历的同学谈谈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识。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五、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
18、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六、课后提升(一)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二)阅读主题学习丛书相关的文章,开阔自己的视野。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2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预习案一、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八年级初二上语文导学案下载 2022 大自然 语言 教案 年级 初二 语文 导学案 下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