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总结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总结 .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V 固 V 液 V 气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 1224km/h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4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
2、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 之间;次声:频率低于20Hz;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为 0dB;为保护听力,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
3、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b判断雷声有多远。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第二章 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准直。日食月食的形成射击时瞄准目标。小孔成像
4、。影子的形成。排纵队看齐。3.光速 : C = 3108m/s = 3105km/s 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v 气v 液v 固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 - - - - - - - - - - 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
5、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即: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2.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越大, 光线在里面与法线的夹角越大。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气体液体固体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五、光的色散1.
6、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2.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六、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热作用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可以用来烘烤、遥控、拍照等。红外线辐射到物体上,可使被照的物体发热;一般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红外线夜视仪是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的原理制成的。3 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用来杀菌,促进骨骼生长,
7、应用它的荧光效应还可以进行防伪。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焦点。3凸透镜焦距越短,会聚作用越强。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同侧。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
8、。物距等于像距(u = v = 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 - - - - - - - - - - 照相机:物距大于像距(u 2f ,f v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物距小于像距(f u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u f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四、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因此应该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9、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远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因此,应该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
10、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 100 摄氏度,它们之间有100 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摄氏度。2.热力学温度与常用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15 K 3.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
11、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熔化和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晶体凝固时的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3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物质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发生改变。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三、汽化和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的形式。它们都需要吸热。沸
12、腾: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沸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 - - - - - - - - - -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的作用:蒸发吸热致冷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四、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13、的过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2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5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1e=1.610-19C 7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
14、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8导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绝缘体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当电路闭合时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3.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4三种电路:通路: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
15、有一条路径。各个元件之间相互影响。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其控制作用与它所处的位置无关。2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元件之间互不影响。开关的控制作用取决于它所处的位置。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电流通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电流的通断。四、电流的强弱1 1A=103mA 1mA=103A 2测量方法: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 - - - - - - - - - - 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
16、值。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 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1 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1 2 第六章电压电阻复习提纲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17、电路是连通的。注: 说电压时,要说“xxx ”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 kV mV 、V 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 mV 1 mV 1000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 不高于 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 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
18、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电压表要 并联在电路中。V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 - - - - - - - - - - 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 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 试触, 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
19、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 则 换用小的量程 ,若被测电压大于 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 四) 、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电压表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 3A 3V 15V 每大格0.2A 1A 1V 5V 每小格0.02A 0.1A 0.1V 0.5V 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很大相当于开路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六)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损坏
20、 ;电压表接触不良;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短路 ;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两表均无示数” 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 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 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符号: R。( 二) 单位:A V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21、-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 - - - - - - - - - -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1。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3、换算: 1M =1000K 1 K =1000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 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
22、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4、结论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L/S,其中 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银铜铝,锰铜 U额P实 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 0 用电器烧坏 (灯丝烧断 ) 灯 L1“220V 100W
23、” , 灯 L2“220V 25W ”相比较而言, 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判断灯丝电阻口诀 : “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相同)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相同)“ 1 度”的规定: 1kw 的用电器工作h 消耗的电能。 / t 可使用两套单位: “W、J、s” 、 “kw、 kwh、 h”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原理:P=UI 电路图: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 根据 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总结 2022 年人教版八级 物理 上册 复习 知识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