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课件.ppt
《第二章-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物根系吸水,也称植株蒸腾作物根系吸水,也称植株蒸腾植株间水分蒸发,也称棵间蒸发植株间水分蒸发,也称棵间蒸发渗漏渗漏深层渗漏:旱作物深层渗漏:旱作物田间渗漏:水稻田间渗漏:水稻 农田水分消耗农田水分消耗根系根系吸水吸水植物体植物体输水输水植物体植物体蒸腾蒸腾蒸腾蒸腾蒸发蒸发1、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v 在实际中由于组成植株体的水分只占总需水量中在实际中由于组成植株体的水分只占总需水量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很微小的一部分(一般小于一般小于1%),而且这一小部分的,而且这一小部分的影响因素较复杂,难于准确计算,故人们均将此部影响因素较复杂,难于准确计算,故人们均将此部分忽略不计,分忽略不计,即认为作物需
2、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即认为作物需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蒸发蒸腾量蒸发蒸腾量” 。 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 = 植株蒸腾植株蒸腾 + 株间蒸发株间蒸发=腾发量腾发量简称耗水量:就某一地区而言,指简称耗水量:就某一地区而言,指具体条件下作物获得一定产量时实际所消耗的水量。具体条件下作物获得一定产量时实际所消耗的水量。v 需水量需水量是一个是一个理论值理论值,又称为潜在蒸散量(或潜在,又称为潜在蒸散量(或潜在腾发量),而腾发量),而耗水量耗水量是一个是一个实际值实际值,又称实际蒸散量。,又称实际蒸散量。需水量与耗水量的单位一样,常以需水量与耗水量的单
3、位一样,常以 m3 亩亩-1 或或 mm 水水层表示。层表示。2、田间耗水量、田间耗水量稻田耗水量稻田耗水量=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 田间渗漏田间渗漏旱地耗水量旱地耗水量=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3、作物需水量特点、作物需水量特点随着作物的随着作物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增加,需水量值也不断增大,在作生长和叶面积的增加,需水量值也不断增大,在作物苗期,需水量值较小,当作物进入生长盛期,需物苗期,需水量值较小,当作物进入生长盛期,需水量增加很快,叶面积最大时,作物需水量出现高水量增加很快,叶面积最大时,作物需水量出现高峰;到作物成熟期,需水量值又迅速下降。峰;到作物成熟期,需水量值又迅速下降。v每种作物都有
4、需水高峰期,每种作物都有需水高峰期,如冬小麦有两个需水高峰期,如冬小麦有两个需水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在分蘖期,第二高峰在开花至乳熟期;第一个高峰在分蘖期,第二高峰在开花至乳熟期;大豆的需水高峰在开花结荚期;谷子的需水高峰为大豆的需水高峰在开花结荚期;谷子的需水高峰为开花开花乳熟期;玉米为抽雄乳熟期;玉米为抽雄乳熟期。乳熟期。 (1)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E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缺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在作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缺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中通常把对缺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物整个生育期中通常把对缺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
5、为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需水临界期或或需水关键期需水关键期。各种作各种作物需水临界期不完全相同,物需水临界期不完全相同,在作物需水临界期缺水,在作物需水临界期缺水,会对产量产生很大影响。会对产量产生很大影响。E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分别为农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分别为:3、作物需水量特点、作物需水量特点(2)作物种类不同对水分要求不同)作物种类不同对水分要求不同水稻:孕穗开花水稻:孕穗开花 棉花:开花棉花:开花结铃结铃期期小麦:拔节灌浆期小麦:拔节灌浆期 玉米:玉米:抽雄抽雄乳熟期乳熟期3、作物需水量特点、作物需水量特点(3)地区自然条件不同作物需水量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作物需水量
6、不同土壤:土壤含水率、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土壤:土壤含水率、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 气象:蒸发、降雨气象:蒸发、降雨(4)农业技术措施不同,作物需水情况不同农业技术措施不同,作物需水情况不同免耕免耕 秸秆或薄膜覆盖秸秆或薄膜覆盖 深翻深松深翻深松自然因素:气象条件、土壤特征、作物性状等自然因素:气象条件、土壤特征、作物性状等人为因素:农田灌排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等人为因素:农田灌排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等(1 1)气象因素)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它不仅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它不仅影响蒸腾速率,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蒸腾速率,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气象因
7、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往往是几个因素气象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往往是几个因素同时作用,很难将各个因素的影响一一分开。同时作用,很难将各个因素的影响一一分开。当气温高、日照时数多、相对湿度小时,需水量当气温高、日照时数多、相对湿度小时,需水量会增加。会增加。4、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2)土壤特征)土壤特征 土壤含水状况、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等。土壤含水状况、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等。4、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3)作物因素)作物因素 v 不同种类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差异,如就小不同种类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的差异,如就小麦、玉麦、玉 米、水稻而言,水稻小
8、麦玉米;米、水稻而言,水稻小麦玉米;v 不同品种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差异,如耐旱品不同品种的作物需水量有很大差异,如耐旱品种需水量小;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不同;不同长势种需水量小;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不同;不同长势的作物需水量不同。的作物需水量不同。(4)农业耕作措施)农业耕作措施 灌水后适时耕耙保墒、中耕松土,将土壤表面灌水后适时耕耙保墒、中耕松土,将土壤表面 形成一个疏松层,这样就可以减少水分的消耗。形成一个疏松层,这样就可以减少水分的消耗。(5)农田灌溉排水措施)农田灌溉排水措施 两类计算方法:两类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的方法;、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的方法; 2、基于参照作物、基
9、于参照作物需水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需水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nETc=kc ET0 Kc:作物系数:作物系数nET0: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以: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以往常用往常用FAO(1979)的修正)的修正Penman法,最新法,最新FAO(1998)Penman-Monteith法法1000ppERppETan1、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1)值法: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量计算法值法: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量计算法水面蒸发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水面蒸发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因此可用水面蒸发量这一参数来计算作物需水量:系,因此可用水面蒸
10、发量这一参数来计算作物需水量:0EETbEET0与与ET同时段的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水面蒸发量某时段内的作物需水量(某时段内的作物需水量(mm)1、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1)值法:值法: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为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需水系数或蒸发系数,为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的比值,由实测资料确定,的比值,由实测资料确定,一般水稻田的一般水稻田的= 0.91.3,旱作的,旱作的= 0.30.7。 作物全生育期内各生长阶段的作物全生育期内各生长阶段的值是各不相同的,值是各不相同的,其最大值出现在作物生长旺期,而发芽出苗期则其最大值出现在作物生长旺期,而发芽出苗期则最小,所以在分阶段计算
11、作物需水量时,各阶段最小,所以在分阶段计算作物需水量时,各阶段应分别选取应分别选取不同的不同的值值。 一般水稻用一般水稻用 值法比旱作物用此法好。值法比旱作物用此法好。1、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 作物产量反映了水、土、肥、热、气、光等因作物产量反映了水、土、肥、热、气、光等因素的协调及农业措施的综合作用。素的协调及农业措施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作物需水量将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是需水量的作物需水量将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是需水量的增加并不与产量成比例,增加并不与产量成比例, 单位产量的需水量随产量的增单位产量的需水量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说明当作物产加而
12、逐渐减小,说明当作物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要进一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就不能仅靠增加水量,提高产量就不能仅靠增加水量,而必须同时改善作物生长所必而必须同时改善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其它条件。需的其它条件。产量Y式中:式中:K 、 n、c由实验确定。由实验确定。此法简便,只要确定计划产量后便可算出需水量;同时,此法简便,只要确定计划产量后便可算出需水量;同时,此法使需水量与产量相联系,便于进行此法使需水量与产量相联系,便于进行灌溉经济分析灌溉经济分析。cKYETn作物全生育期作物全生育期内总需水量(内总需水量(m3/亩)亩)需水系数需水系数作物单位面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量(kg/亩)亩)
13、1、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E对于旱作物,在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高产的情况下,需水对于旱作物,在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高产的情况下,需水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大,用此法推算较可靠。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大,用此法推算较可靠。但对于土壤水但对于土壤水分充足的旱田以及水稻田,需水量主要受气象条件控制,产分充足的旱田以及水稻田,需水量主要受气象条件控制,产量与需水量关系不明确,用此法推算的误差较大。量与需水量关系不明确,用此法推算的误差较大。(3)阶段作物需水量阶段作物需水量:实践中的模比系数法:先确定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实践中的模比系数法:先确定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估算出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
14、,然后按照各生育估算出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然后按照各生育阶段需水规律,以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即阶段需水规律,以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即ETKETii1001某一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某一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模比系数模比系数日需水量日需水量:作物每日所需水量。:作物每日所需水量。作物的日需水量和作物的日需水量和模比系数模比系数,是制定灌溉制,是制定灌溉制度和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度和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1、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基于参照作物需水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基于参照作物需水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2、基于参照作物需水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基于参照作物需水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计算参照
15、作物需水量的方法有很多,最著名的、应用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的方法有很多,最著名的、应用最广泛的是最广泛的是Penman公式公式1000ppERppETanKc : 作物系数,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作物群作物系数,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期、作物群体叶面积有关。实测结果表明,体叶面积有关。实测结果表明,Kc 在作物全生育期的在作物全生育期的变化规律是:前期和后期相对较小,生长盛期较大。变化规律是:前期和后期相对较小,生长盛期较大。实际作物的需水量与参考作物需水量两者受气象因素实际作物的需水量与参考作物需水量两者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具有同步性的。因此,此时作物需水量可由参的影响具有同步性的。因此,此时
16、作物需水量可由参照作物蒸发蒸腾量乘以作物系数得到。照作物蒸发蒸腾量乘以作物系数得到。ET0 的计算只考虑了气象因素对需水量的影响,实际作的计算只考虑了气象因素对需水量的影响,实际作物需水量物需水量ET 还应考虑作物与土壤因素进行修正。还应考虑作物与土壤因素进行修正。0ETKETcv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前前(或水稻栽秧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
17、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次数,每次灌,每次灌水的水的灌水日期灌水日期、灌水定额灌水定额以及以及灌溉定额灌溉定额。v灌水定额: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v灌溉定额: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指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常以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常以m3/hm2或或mm表示。表示。v灌水次数:灌水次数:农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实施灌溉的次数。农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实施灌溉的次数。 灌水时间以作物生育期或年、月、日表示。灌水时间以作物生育期或年、月、日表示。 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品种和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灌溉制度随作物种类、品
18、种和自然条件及农业技术措施的不同而变化。措施的不同而变化。 由于拟建灌区规划设计或已建灌区管理工作的需要,由于拟建灌区规划设计或已建灌区管理工作的需要,灌溉制度一般都需在灌水季节前加以确定,带有部分灌溉制度一般都需在灌水季节前加以确定,带有部分估算(预报)性质。估算(预报)性质。 因此,必须以作物需水规律和气象条件(特别是降因此,必须以作物需水规律和气象条件(特别是降水)等作为主要依据,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针对不水)等作为主要依据,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针对不同水文年份,拟定同水文年份,拟定湿润年(降雨量频率为湿润年(降雨量频率为25%25%)、中等中等年(频率为年(频率为50%50%)和和中等
19、干旱年(频率为中等干旱年(频率为75%75%)及及特旱特旱年(频率为年(频率为95%95%)四种类型的灌溉制度。四种类型的灌溉制度。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同一种作物在不同水文年有不同的灌溉制同一种作物在不同水文年有不同的灌溉制度。度。一一般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多采用般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多采用中等干旱年中等干旱年的灌溉制度作为标准的灌溉制度作为标准。 灌溉制度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已建成灌溉制度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已建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 灌溉制度关系到灌区内作物产量(效益)和品质灌溉制度关系到灌区内作物产量(
20、效益)和品质的提高,及灌区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的提高,及灌区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施效益的发挥。 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在灌区规划、设计或管理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在灌区规划、设计或管理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灌溉制度。确定灌溉制度。 1)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确定作物灌溉制度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确定作物灌溉制度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各地群众都积累了不少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各地群众都积累了不少确定灌溉制度的经验与方法。这些经验是制定灌溉制确定灌溉制度的经验与方法。这些经验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应成为制定灌溉制度最宝贵
21、的资料。度的重要依据,应成为制定灌溉制度最宝贵的资料。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文年份,仔细调查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文年份,仔细调查这些年份不同生育期的作物田间耗水强度这些年份不同生育期的作物田间耗水强度mm/d及灌及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并由此确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并由此确定这些年份的灌溉制度。定这些年份的灌溉制度。1、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1)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确定作物灌溉制度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确定作物灌溉制度我国北方地区几种主要旱作物的灌溉制度调查生育期灌溉制度
22、 作 物 灌水次数 灌水定额(m3hm2) 灌溉定额(m3hm2) 备注 小麦 棉花 玉米 36 24 34 6001200 450600 600900 30004500 12002250 22503750 干旱年份 1、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的灌溉试验站已进行了多长期以来,我国各地的灌溉试验站已进行了多年灌溉试验工作,积累了一大批相关的试验观测资年灌溉试验工作,积累了一大批相关的试验观测资料,这些资料为制定灌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料,这些
23、资料为制定灌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1、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水量平衡法以作物各生育期内水层变化(水田)水量平衡法以作物各生育期内水层变化(水田)或土壤水分变化(旱田)为依据,或土壤水分变化(旱田)为依据,从对作物充分供从对作物充分供水的观点出发水的观点出发,要求在作物各生育期内水层变化,要求在作物各生育期内水层变化(水田)或计划湿润层内的土壤含水量维持在作物(水田)或计划湿润层内的土壤含水量维持在作物适宜水层深
24、度或土壤含水量的上限和下限之间,降适宜水层深度或土壤含水量的上限和下限之间,降至至下限时则应进行灌水下限时则应进行灌水,以保证作物充分供水。,以保证作物充分供水。 应用时要参考、结合前几种方法的结果,这样应用时要参考、结合前几种方法的结果,这样才能使得所制定的灌溉制度更为合理与完善。才能使得所制定的灌溉制度更为合理与完善。2 2、水稻灌溉制度、水稻灌溉制度2 2、水稻灌溉制度、水稻灌溉制度 水稻本田的灌溉制度。可分别针对水稻本田的灌溉制度。可分别针对泡田期泡田期及及插秧以后插秧以后的的生育期进行设计。生育期进行设计。1 1)泡田期)泡田期 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泡田定额
25、)可用下式确定:可用下式确定:M1=0.667(h0+S1+e1t1-P1) 式中式中 M1泡田期灌溉用水量,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3/亩;亩; h0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S1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漏量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漏量, ,mm; t1泡田期的日数;泡田期的日数; e1t1时期(泡田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时期(泡田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d,可可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 P1t1时期内的降雨量,时期内的降雨量,mm。通常,泡田定额按照土壤、地势、地下水埋深通常,泡田定额按照土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作物 需水量 灌溉 用水量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