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之三 .pdf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之三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之三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课题雷电颂教学设计备课教师知识目标1. 理解、积累“睥睨、污秽、犀利、驰骋、鞭挞”等词语。2. 戏剧文学的特点。3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德育目标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能力培养1诵读,体味文章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感受情感律动。2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想象,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3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学重难点1. 朗读并背诵课文前六段。体会作品的雄伟气势和浓厚的抒情意味。2. 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2、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内容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唐代文秀的端午诗)同学们,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流传久远的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据说就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的爱国诗人屈原。那么,是怎样的遭遇让诗人作出这样的抉择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历史剧
3、屈原中的灵魂和高潮雷电颂,去倾听诗人的抒情独白。(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1戏剧知识推介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按反映的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传统剧、童话剧等;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哑
4、剧等。2屈原简介屈原(约前340约前 278)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3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意图屈原 1942 年 1 月写于重庆。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极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备注:精品资料 - -
5、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内容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 ”全剧分为“橘颂” “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 “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多
6、少爱国人士的共鸣。这篇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三、朗读,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字词。(投影)睥睨( p n ) :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伫立( zh):长时间地站着。污秽( hu):不干净(的东西)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迸(b n) 射眩 (xu n) 目稽首( q)播弄:摆布。驰骋( ch ch n): (骑 马)奔驰。虐待( n):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鞭挞( t ):鞭打。比喻抨击。2多媒体展现舞台情境,学生听读课
7、文录音。结合提示内容, 理解剧情,体会文章的气势。教师提示:(1)第五幕的剧情和情节结构:剧作的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这充分暴露了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 的奸佞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第三部分:高潮。写婵娟之死。这一部分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2) 雷电颂的舞台说明。屈原吟咏
8、“雷电颂”的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将喷涌而出!3学生调动情感,想象剧中情景,自由诵读全文,体察屈原的内心世界。4学生配乐朗读,以精练概括的语句,谈出自己的诵读感受。5合作研讨课文思想内容。思考:屈原的内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电颂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之三 2022 年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雷电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