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所得税会计专题.pptx
《第二章所得税会计专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所得税会计专题.ppt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专题所得税会计专题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以纳税人为标准可分为所得税以纳税人为标准可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本讲限后者。本讲限后者。1、所得税会计的产生、所得税会计的产生 所得税会计是首先在西方国家产生所得税会计是首先在西方国家产生并逐渐完善起来的。产生的根本原并逐渐完善起来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会计与税法之间的既相依又相因是会计与税法之间的既相依又相异的关系。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会计异的关系。会计核算遵循的是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其目的准则、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其目的是记录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所得(利是记录企业的经营活动和
2、所得(利润)。润)。税法要求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税法要求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核算企业的收支盈亏,确定应核算企业的收支盈亏,确定应纳税所得。由于会计法与税法纳税所得。由于会计法与税法的出发点、目标以及遵循的原的出发点、目标以及遵循的原则不一致,导致了按会计准则则不一致,导致了按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出来的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出来的应税利润不一致。计算出来的应税利润不一致。2、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兴起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兴起 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开始于上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开始于上实际实际90年代,解放后我国企业与国年代,解放后我国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经历了:统家之间的利润分配
3、关系经历了:统收统支(收统支(1978年前)年前)企业基金企业基金(1978-1980)利润留成(利润留成(1980-1983)利改税(利改税(1983)经营承经营承包(包(1987-1989) 利税分流(利税分流(1989.3-)1994年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统收统支(统收统支(1949-1978),这期间国,这期间国家的财政收支统一由中央集中管理,家的财政收支统一由中央集中管理,国营企业应上缴国家预算的款项,国营企业应上缴国家预算的款项,包括:利润、折旧基金、定额流动包括:利润、折旧基金、定额流动基金减少数等。企业发生的亏损、基金减少数等。企业发生的亏损
4、、所需基本建设基金、专用基金等由所需基本建设基金、专用基金等由国家预算全数弥补和拨给。企业使国家预算全数弥补和拨给。企业使用国家资金但不承担经济责任。用国家资金但不承担经济责任。 企业基金制度企业基金制度(1978-1980) 国国营企业在完成实现利润和上缴营企业在完成实现利润和上缴利润计划指标的前提下,可以利润计划指标的前提下,可以按规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企按规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企业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和生业基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和生产技术改造及职工奖励。产技术改造及职工奖励。 利润留成制度(利润留成制度(1980-1983) 按一定比例,将企业实现的利按一定比例,将企业实现的利润在国家和企
5、业之间进行分配。润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第一次利改税(第一次利改税(1983-1987)将将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上缴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上缴所得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行所得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行分配。国营大中型企业按分配。国营大中型企业按55%的统一比例征收所得税;小型的统一比例征收所得税;小型企业按八成累进税率缴纳所得企业按八成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税。 经营承包责任制(经营承包责任制(1987-1989.3) 即企业包上缴国家利润,包技即企业包上缴国家利润,包技术改造任务,工资总额与经营术改造任务,工资总额与经营成果挂钩,按照成果挂钩,按照“包死基数,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
6、收不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不补补”的原则进行利润分配。的原则进行利润分配。 第二次利改税(第二次利改税(1989.3-1994.6) 把把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和上缴的利润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和上缴的利润区分开来。企业上缴利润后,再以区分开来。企业上缴利润后,再以承包者的身份上缴一部分利润,所承包者的身份上缴一部分利润,所得税税率得税税率33%。这之前所得税始终。这之前所得税始终作为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在作为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在利润分配表上反映。利润分配表上反映。 二、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关系二、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关系 由于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计由于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计算利润的口径和时间
7、的不同,使算利润的口径和时间的不同,使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形成了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形成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1、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 是指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对是指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对收支项目的确认范围(即计算口径)收支项目的确认范围(即计算口径)不同而引起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不同而引起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在未来的期间也不能转回。这种差异未来的期间也不能转回。这种差异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会计核算时作为收入,而计算)会计核算时作为收入,而计算纳税所得时不作为收入,如:纳税所得时
8、不作为收入,如: 企业企业购买国债和国库券的利息收入购买国债和国库券的利息收入 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回的已纳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回的已纳税收入税收入 (2)在计算应税利润时作为收入,)在计算应税利润时作为收入,但在计算会计利润时不作为收入,但在计算会计利润时不作为收入,例如:例如: 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固定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固定资产改造工程,用于集体福利或分资产改造工程,用于集体福利或分配给投资者。在会计核算时,只按配给投资者。在会计核算时,只按产品的实际成本转帐,不确认收入,产品的实际成本转帐,不确认收入,不产生利润;而按税法规定应将其不产生利润;而按税法规定应将其视同销售,计算利润。视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所得税 会计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