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李凌雁.pdf
《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李凌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李凌雁.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2卷第2期2016年3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V0132 No2March 2016doi:103s6sjissn16720504201602023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李凌雁,翁钢民(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基于2004-2014年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数据,以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心模型及空间错位分析法,探讨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错位问题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旅游、文化重心向北发展,而经济重心向东北方向发展
2、,三者之间存在空间分离现象,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西部地区旅游、文化及经济的总体空间错位指数呈缓慢下降趋势,中、低错位区数量较多,高错位区数量较少;造成总体空间错位指数上升的关键点集中在内蒙古、宁夏等少数地区,这些地区是改善错位问题的关键;降低错位程度,发挥旅游、文化产业优势产能及带动作用,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词:中国西部地区;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时空演变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0504(2016)02一0121-060引言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与文化资源1。虽然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西
3、部地区的发展程度较中、东部地区有一定差距,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12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空前活跃,2014年人均GDP达到37万元,与10年前相比翻了近五番,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各产业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被誉为“绿色产业”和“无烟产业”的旅游及文化产业,更是在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社会价值方面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对经济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并且这两个产业拥有天然的契合度,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均有相通之处,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若能充分利用旅游、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其转化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将经济发展作为旅游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相
4、互促进、相互协调,则十分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和产业的优化转型L3j。相较于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产业,西部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尚不均衡,各地区由于区位条件、资源丰度的不同,旅游与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各不相同,三者之间存在空间不匹配现象,不利于产业间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深入探究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空间关系和错位程度,寻找造成错位问题的关键地区,合理调控区域发展,有效改善错位问题,充分发挥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优势产能,推动西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当前分析空间非均衡的方法众多,其中,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分析在定量分析产业重心移动以及空间不匹配程度上具
5、有明显优势4,本文选取这两种方法对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象进行定量分析。重心模型引入经济学领域后,主要用于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均衡位置,在人口重心、经济发展重心5、就业重心、污染排放重心6、产业发展重心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研究范围涉及国家尺度、区域尺度、省域尺度、市域尺度等。空间错位则主要用于衡量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匹配现象,最初主要用于解决职住分离问题7漕,后被应用于社会学9|、经济学1、环境资源领域11等方面,近年来被引入旅游学领域,用于分析旅游经济、规模、资源、交通121妇等方面的空间错位问题。总体看,重心模型及空间错位理论适用于衡量产业间的空间分布及匹配问题,现有
6、研究主要结合这两种方法对空间存在的错位问题进行横向比较,缺乏对时间演变规律的探究。因此,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分析法,对其旅游、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空间错位的时空演变收稿日期:20151209; 修回日期:2016_03_01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4YJA790059);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WMYC20151089);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00302-6370005);河北省软科学项目(15456002D);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l5GL021)作者简介:李凌雁(1989一),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
7、il:lilingyan_0312foxmailcorn万方数据第122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第32卷规律进行定量探究,寻找改善错位问题的关键点,以充分发挥两产业的天然优势,促进西部经济更快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共赢。1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11数据收集及指标体系构建为了有效衡量西部各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消除地域、人口规模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本文选取旅游发展综合指标、文化发展综合指标以及人均GDP作为衡量三者错位关系的指标体系,经过筛选得出旅游与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标(表1)。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各省统计年鉴、旅游年鉴、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20042014年西部12个省
8、(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表1旅游与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指标体系Table 1 Integrated index system of toertml and culture industry产业 评价指标 产业 评价指标国内旅游者人数(万人次) 文化市场营业总收入(千元)入境旅游者人数(万人次) 文物藏品数(件套)旅游收入占GDP比重()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册)旅 星级饭店数(个万kmz) 文 博物馆参观人次(万人次)游 旅游景区总数(个万km2) 化 公共图书馆数(个万kmz)产 旅行社总数(个万kmz) 产 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个万kmz)业 旅游业从业人员比重() 业 文化市
9、场从业人员比重()人均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元人) 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比重()人均旅行社营业收入(元人) 人均重点文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元人)人均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元人) 人均文化批发零售企业营业收入(元人)12重心模型运用重心模型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的重心演变过程,从宏观上把握各要素重心移动的规律和差异,初步了解空间错位的程度。假设某个区域由船个二级区域构成,则该区域属性q的重心可表示为:n ,* ,”x一墨皤z;乏嚷,y=墨舔岁i墨氆 (1)I 15l lJ J式中:X、y分别表示区域内属性q分布重心的经度和维度;zi、Y:分别为二级区域i的经纬度,qi为其属性值坫。13空
10、间错位指数运用旅游、文化及经济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能够对空间错位指数进行定量计算。传统的空间错位指数主要用于计算区域整体的错位程度,并不能反映出各地区正向及负向错位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加明确地分析西部各省错位程度的差异,探明主要错位地区、发现关键点,本文对传统的空间错位指数进行扩展,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揭示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空间错位的演变趋势。计算步骤如下:首先,计算各二级区域最终的空间错位指数SMIi,明确各地区的错位类型及程度。SML-百1I(等+号)2 XEEX100 (2)式中:T表示西部地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C表示文化水平,E表示人均经济指标,t、G、E分别表示各地区的旅游、文化
11、综合水平及经济指标。第二,通过西部各地区的空间错位程度计算西部整体区域的空间错位指数u引。SMI=1。耋I f_(芋+罟)2EE c3,式中:咒表示整体区域所包含的二级区域的数量,本文取值为12。第三,计算各地区m年期间对区域总体空间错位的平均贡献Ri,以及研究期间各要素对空间错位的贡献。R=去置m碾1 I(甍+爰)z最一&Is尥t)e4,nRt一_2IE乌lI百EE一击耋罟E一丘,(5)惑=覆1。善I导EE:l一面1善n j导EE,l(s,式中:k表示研究期间的某一年;Rr、Rc分别表示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空间错位的贡献,z7、t分别表示研究初期及末期17,183。2重心演变分析基于西部地区
12、2004-2014年旅游、文化及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得出这一阶段我国西部旅游、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的重心演变过程(图1)。西部地区的几何重心位于东经10322。,北纬3285。左右,属于四川省北部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要素的重心均与空间几何重心相分离,并且随着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这是由于各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及模式各不相同,且并不同步,导致在空间上出现非均衡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20042014年旅游、文化的重心均向北发展。万方数据第2期 李凌雁等: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 第123页其中,旅游产业重心纬度演变的幅度较大,从四川省成都
13、市附近的资阳发展到北端的绵阳市附近,期间的最大跨度为2083个纬度。这是由于北部的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均有明显上升,而南部较为成熟的传统旅游地(如云南、广西等)近年来增长速度则有不同程度的放缓,且出现宰客、过度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造成旅游重心向北移动的结果。文化产业重心的最大跨度为0427个经度、1389个纬度,纬度变化较大,而经度变化较小,也是朝向北部演进。这是由于受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一系列拉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项目相继实施,包括陕西汉中文化名城建设、成渝统筹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等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大量文化产业项目的涌入、人才的流动以及资
14、金的大量补给,近年来加快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而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12省的北部地区,因此,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心也向北部地区偏移。西部地区经济重心的跨度为1255个经度、0298个纬度,主要向东北方向偏移。这是由于内蒙古在西部地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的领先位置越来越凸显,增速远超其他地区,因此,经济重心逐渐向内蒙古方向偏移。再从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重心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看,历年均存在不匹配现象,但三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缩减。2004年旅游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经纬度差距分别为1575、3584,文化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经纬度差距分别为2058、1686,旅游重心与文化重心的经纬度
15、差距分别为0483、1898。而到了2014年,西部地区旅游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经纬度差距则缩减为0369、1628,文化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经纬度差距缩减为0999、0424,旅游重心与文化重心的经纬度差距为0630、1205。从区位看,经纬度的综合空间距离变小,从宏观上反映了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程度呈现减小的趋势,但错位问题仍没有消除。要想定量分析错位程度的大小以及各地区的具体错位指数,还需进行空间错位指数的计算及分析。图1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经济的重心演变Xng1 The evolution of gravity centers of tourk锄。cultureand
16、 economy in the west&arn China3空间错位分析31各地区错位指数分析经过对指标处理及空间错位指数计算1卜21|,得出2004-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空间错位指数计算结果(表2)。依据空间错位指数的绝对值可将各地区分为3个等级,20042014年西部各地区错位等级的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表2 2004-2014年西部地区各省市空间错位指数Table 2 The spatial mismatch jIl躺of each province in the western China from 2004 to 2014高错位区 10,25 四JII 四JJI云南
17、内蒙古四川云南 毋煞 嬲 嬲f中错位区5,Iu)嗜秦恙品要器苌訾譬馨焉广萼雾擘譬西广西青海宁夏广西甘肃青海广西甘肃青海中雨比匹 L“ 陕西青海宁夏新疆 陕西青海宁夏新疆 青海宁夏 “刚。8 “。刚9“。州日低错位区o5, 重庆贵州甘肃 重庆贵州黼 嚣裂 嚣烈黯重霰蔷耀藏重霞蔷嘉雾万方数据第124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第32卷从错位方向看,广西、四JiI、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表现为正向错位,说明这些地区经济指标的预测值显著高于实际值,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相对于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增长势头,经济总量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内蒙古、重庆、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大部分时
18、间表现为显著的负错位状态,这些地区的人均经济指标的预测值低于实际值,旅游与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相对于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还相对落后。从错位指数的变化趋势看,重庆、贵州、甘肃三地的错位指数绝对值相对较低,各年份基本处于低错位区,且波动幅度较小,属于空间错位问题不严重的区域。而广西、四川、云南、青海四地错位指数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说明两地的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相对一致,在西部地区所处地位变动不大,因此,错位问题没有得到缓解,也没有被加强。其中,青海一直表现为中度负错位状态,平均错位指数在一8左右,这是由于青海旅游资源相对单一,最佳旅游时间仅为短暂的夏季
19、,没有形成多种类、组合型旅游项目,因此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对其他地区较低,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基础设施水平较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紧缺等因素的限制,发展相对迟缓,因此,青海省的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速度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旅游、文化水平计算的人均经济水平预测值低于实际值。青海省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这两个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积极向其他省份学习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加大投资建设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污染少、经济效益显著的旅游与文化产业作为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另外三地主要表现为中度正错位状态,三地拥有丰富的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空间 错位 我国西部 地区 旅游 文化 经济发展 演变 分析 李凌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