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重组DNA技术课件.ppt
《第六章.重组DNA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重组DNA技术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6 6章章重组重组DNADNA技术技术及其应用及其应用.2一、重组一、重组DNADNA技术概述技术概述1.1.重组重组DNADNA技术的相关概念技术的相关概念u克隆克隆: : 作作名词名词时指含有某目的时指含有某目的DNADNA片段的重片段的重组组DNADNA分子或含有该重组分子的无性繁殖系。分子或含有该重组分子的无性繁殖系。 作作动词动词时是指基因的分离与重组过程。时是指基因的分离与重组过程。u重组重组DNADNA技术技术是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是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
2、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DNA体外操作程序,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体外操作程序,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因此,因此,供体、受体、载体供体、受体、载体是重组是重组DNADNA技术的技术的三大基本元件。三大基本元件。.3一、重组一、重组DNADNA技术概述技术概述2.2.重组重组DNADNA技术的基础技术的基础uDNADNA的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遗传密码,为基因工程奠定了遗传密码,为基因工程奠定了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u酶学、细菌学、病毒学的发展,为基因工程提酶学
3、、细菌学、病毒学的发展,为基因工程提供了必要的供了必要的工具工具 u两项关键性两项关键性技术技术(DNADNA的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的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DNADNA的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的问世,从根本上的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的问世,从根本上解决了解决了DNADNA的结构分析问题的结构分析问题.4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1 1)获得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2 2)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新)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新的重组的重组DNADNA分子分子(3 3)用重组)用重组DNADNA分子转化受体分子转化受体细胞,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细胞,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和遗传制和遗传(
4、4 4)对转化子筛选和鉴定)对转化子筛选和鉴定(5 5)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培养,获得所需生物体通过培养,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的产物.5.6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1. 1.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的获取u已知基因的获取:已知基因的获取: PCRPCR、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u未知基因的获取:未知基因的获取: 基因文库分离法基因文库分离法、直接分离法、直接分离法.7uPCR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在体
5、外,在体外模拟细胞内进行的模拟细胞内进行的DNADNA复制过程复制过程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1. 1.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的获取 之之 PCRPCR法法(1 1)变性()变性(denaturationdenaturation):模板):模板DNADNA经热变性,双链被经热变性,双链被解开,成为两条单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2 2)退火()退火(annealingannealing):温度下降,变性):温度下降,变性DNADNA复性,使寡复性,使寡核苷酸引物即与模板核苷酸引物即与模板DNADNA中所要扩增序列两端的碱基配对。中所要扩增序列两端的碱基配对。(
6、3 3)延伸()延伸(extensionextension):): 在适宜条件下(包括在适宜条件下(包括DNADNA聚合酶聚合酶和核苷酸单体),引物和核苷酸单体),引物3 3 端向前延伸,合成与模板碱基序端向前延伸,合成与模板碱基序列完全互补的列完全互补的DNADNA链。链。.81234522557294时间(min)温度()适温延伸适温延伸3高温变性高温变性1低温退火低温退火2重复重复1 1 3 3步步2525 3030轮轮目的目的DNADNA片段片段扩增扩增100100万倍以上万倍以上DNADNA双螺旋双螺旋DNADNA单链单链与引物复性与引物复性子链延伸子链延伸DNADNA加倍加倍DNA
7、DNA变性变性形成形成2 2条单链条单链模板模板DNADNA95.9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9550引物引物1 1引物引物2 2DNADNA引物引物.10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50引物引物1 1引物引物2 2DNADNA引物引物72TaqTaq酶酶TaqTaq酶酶.11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72第1轮结束95第2轮开始.12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955072TaqTaqTaqTaq.13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72第2轮结束.14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重复30轮后230=1,073,741,824模板DNA第第1
8、1轮扩增轮扩增第第2 2轮扩增轮扩增第第3 3轮扩增轮扩增第第4 4轮扩增轮扩增 第5轮扩增第第6 6轮扩增轮扩增理想拷贝数理想拷贝数=2=2n n n n 循环次数循环次数实际拷贝数实际拷贝数=(1+x)=(1+x)n n X X 平均效率平均效率, ,约为约为0.850.85 n n 循环次数循环次数 .15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1. 1.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的获取 之之 PCRPCR法法特点:特点:u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对标本的纯度要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求低;u需要知道目的基因的全部序列或两端序列。需要知道目的基因的全部序列或
9、两端序列。uPCRPCR反应产物的特异性由一对上下游引物反应产物的特异性由一对上下游引物所决定,引物的好坏往往是所决定,引物的好坏往往是PCRPCR成败的关键。成败的关键。.16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的获取 之之 基因文库分离法基因文库分离法u 基因文库:基因文库:又称又称DNADNA文库,是指某个生物的基因文库,是指某个生物的基因组组DNADNA或或cDNAcDNA片段与适当的载体在体外重组后,转片段与适当的载体在体外重组后,转化宿主细胞,并通过一定的选择机制筛选后得到化宿主细胞,并通过一定的选择机制筛选后得到大量的阳性菌落
10、大量的阳性菌落( (或噬菌体或噬菌体) ),所有菌落或噬菌体,所有菌落或噬菌体的集合即为该生物的基因文库。的集合即为该生物的基因文库。u 根据构建方法或材料来源的不同,基因文库根据构建方法或材料来源的不同,基因文库分为:分为:基因组文库(含有全部基因)基因组文库(含有全部基因)cDNAcDNA文库(含有全部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文库(含有全部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 .17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的获取 之之 基因文库分离法基因文库分离法基因文库的构建基因文库的构建.18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11、 2.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的获取 之之 基因文库分离法基因文库分离法 基因特异性:基因特异性:常来自结构基因,因此仅代表某种生物的常来自结构基因,因此仅代表某种生物的一小部分遗传信息,且只代表那些正在表达的基因的遗一小部分遗传信息,且只代表那些正在表达的基因的遗传信息传信息 时空特异性:时空特异性:不同代谢阶段(或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不同代谢阶段(或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谱不相同;不同器官或组织中基因的表达也不相同谱不相同;不同器官或组织中基因的表达也不相同 不均匀性:不均匀性:在同一个在同一个cDNAcDNA文库中,不同类型的文库中,不同类型的cDNAcDNA分子分子的数目是大不相同的的数
12、目是大不相同的 各各cDNAcDNA均可获得表达:均可获得表达:一般选用的载体都是表达型的一般选用的载体都是表达型的cDNAcDNA文库的特点:文库的特点:.19相对于相对于cDNA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的优点:文库,基因组文库的优点: cDNAcDNA克隆只能反映着克隆只能反映着mRNAmRNA的分子结构,没有包括基因组的分子结构,没有包括基因组的间隔序列;的间隔序列; cDNAcDNA文库中,不同克隆的分布状态总是反映着文库中,不同克隆的分布状态总是反映着mRNAmRNA的分的分布状态,即:高丰度布状态,即:高丰度mRNAmRNA的的cDNAcDNA克隆,分离基因容易;克隆,分离基因容易
13、;低丰度低丰度mRNAmRNA的的cDNAcDNA克隆,分离基因困难;克隆,分离基因困难; 从从cDNAcDNA克隆中,不能克隆到基因组克隆中,不能克隆到基因组DNA DNA 中的非转录区段中的非转录区段序列,不能用于研究基因编码区外侧调控序列的结构与序列,不能用于研究基因编码区外侧调控序列的结构与功能。功能。2. 2. 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的获取 之之 基因文库分离法基因文库分离法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从基因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探针杂交、PCR检测、酶切检测等方法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1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
14、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重组重组DNADNA中的常用载体中的常用载体u载体:载体:vectorvector,可供外源,可供外源DNADNA插入并携带重插入并携带重组组DNADNA分子进入适当宿主细胞的分子进入适当宿主细胞的DNADNA分子。分子。具有针对受体细胞的亲缘性或亲和性(可转移性)具有针对受体细胞的亲缘性或亲和性(可转移性)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合位点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合位点 具有较高的外源具有较高的外源DNADNA的载装能力的载装能力 具有多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具有多种单一的核酸内切酶识别切割位点 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具有合适的
15、筛选标记安全,不含有有害基因安全,不含有有害基因.22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重组重组DNADNA中的常用载体中的常用载体克隆载体克隆载体转录载体转录载体表达载体表达载体原核载体原核载体真核载体真核载体穿梭载体穿梭载体质粒、噬菌体载体、噬菌粒、黏粒、人质粒、噬菌体载体、噬菌粒、黏粒、人工染色体载体等工染色体载体等.23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重组重组DNADNA中的常用载体中的常用载体质粒质粒.pBR3224363 bpOrigin of ReplicationROPROISal IBamH ITcrPvu
16、 IPst IPst IEcoR ICla IHind IIIHind IIBal IApr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重组重组DNADNA中的常用载体中的常用载体质粒(克隆)质粒(克隆).25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重组重组DNADNA中的常用载体中的常用载体质粒质粒(表达)(表达).26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2. 2. 重组重组DNADNA中的常用载体中的常用载体质粒质粒(穿梭、(穿梭、表达)表达).27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
17、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1 1)限制酶)限制酶u由细菌产生、能够识别并切割双链由细菌产生、能够识别并切割双链DNADNA分子中特分子中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内切酶。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内切酶。u识别序列:多为识别序列:多为4-8bp4-8bp的回文序列的回文序列u切割产生的末端:粘性末端切割产生的末端:粘性末端 平末端平末端55突出突出33突出突出.28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1 1)限制酶)限制酶u同裂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相同。同裂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相同。 切割方式有同
18、识同切、同识异切切割方式有同识同切、同识异切GGATCCCCTAGGBamH与与 Bst IGGTACCCCATGGGGTACCCCATGGKpnAsp718.29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1 1)限制酶)限制酶u同尾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形成的粘同尾酶: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形成的粘性末端相同。性末端相同。Bam HBgl GGATCC CCTAGG AGATCT TCTAGAGCCTAG GATCC GATCTAG GATCT A.30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
19、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2 2)连接酶)连接酶催化两个催化两个DNADNA分子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分子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NA DNA 连接酶连接酶.31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2 2)连接酶)连接酶.32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2 2)连接酶)连接酶类型:类型:u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DNA DNA 连接酶:黏端连接效率高,平连接酶:黏端连接效率高,平端连接效
20、率极低。端连接效率极低。uT4 DNA T4 DNA 连接酶:既可连接黏端,也可连接平连接酶:既可连接黏端,也可连接平端,但后者连接效率低很多。端,但后者连接效率低很多。.33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3 3)连接方式)连接方式 之之 粘末端相连粘末端相连 BamH IEcoR IBamH IEcoR IDNA ligase.34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3 3)连接方式之)连接方式之 粘末端相连粘末端相连
21、EcoR IEcoR IEcoR IEcoR IDNA ligase.35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3 3)连接方式之)连接方式之 平末端相连平末端相连 u 过程与单一酶切的两个片段的连接相同,但只过程与单一酶切的两个片段的连接相同,但只能用能用T4 DNA ligaseT4 DNA ligaseu 对于一个片段是粘末端,另一个片段是平末端对于一个片段是粘末端,另一个片段是平末端的连接,先将粘末端进行末端修饰(用的连接,先将粘末端进行末端修饰(用Klenow Klenow 聚聚合酶或者合酶或者T4 D
22、NA T4 DNA 聚合酶平端化)后再行连接聚合酶平端化)后再行连接.36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3.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酶切和连接4 4)连接条件)连接条件u温度与时间:温度与时间:1616,12-1612-16小时小时 4 4 ,24-4824-48小时小时u片段与载体比例:粘末端约为片段与载体比例:粘末端约为3:13:1, 平末端适当提高,可至平末端适当提高,可至10:110:1 .37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4. 4. 重组重组DNA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分子导入受体细胞1 1)受体)受体 对
23、载体的复制和扩增没有严格的限制对载体的复制和扩增没有严格的限制 不存在特异的内切酶体系降解外源不存在特异的内切酶体系降解外源DNADNA 重组缺陷型,不会产生体内重组重组缺陷型,不会产生体内重组 容易导入重组容易导入重组DNADNA分子分子 符合重组符合重组DNADNA操作的安全标准操作的安全标准分分 原核受体、真核受体原核受体、真核受体.38二、重组二、重组DNADNA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的基本步骤4. 4. 重组重组DNA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分子导入受体细胞2 2)导入方法)导入方法 之之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uCaClCaCl2 2法:法:Ca2+Ca2+与细菌外膜磷脂在低温下形成液晶与细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重组 DNA 技术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