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PPT课件.pptx
《慢性心力衰竭-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心力衰竭-PPT课件.ppt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4v肺循环充血的主要表现肺循环充血的主要表现: 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肺顺应性降低,通气作功增大,病人感到呼吸困难。(一)呼吸困难(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体力活动而发生的呼吸困难,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 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一方面冠脉灌流不足,加剧心肌缺氧,另一方面左室充盈减少,加重肺淤血。“气急”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发生的机制:劳力性呼吸困难发生的机制: 体力活动时机体需氧增加,但衰竭的左心不能提供相应的心输出量,机体缺氧加剧,CO2潴留,刺激呼吸中枢产生5 2、端坐呼吸、端坐呼吸:心衰病人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或
2、半卧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v端坐呼吸的发生机制端坐呼吸的发生机制: 端坐时部分血液因重力关系转移到驱体下半部,使肺淤血减轻。 端坐时膈肌位置下移,胸腔容积增大,肺活量增加。 平卧时身体下半部的水肿液吸收入血增多,而端坐位可减少水肿液的吸收,肺淤血减轻。6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因突感气闷被惊醒,在端坐咳嗽后缓解。若发作时伴有哮鸣音,则称为心性哮喘。v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病人平卧后,胸腔容积减少,不利于通气。身体下半部的水肿液吸收入血增多,肺淤血加重。 入睡后,迷走神经相对兴奋,使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 入睡后由于中
3、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只有当肺淤血使PaO2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刺激呼吸中枢,使通气增强,病人也随之惊醒,并感到气促。端坐呼吸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相同不同7(二)肺水肿 正常肺循环压力很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大于肺泡毛细血管压。表面活性物质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张力,保持肺泡干燥。血浆胶体渗透压肺毛细血管压表面张力v 肺水肿的发病机制:1、肺泡毛细血管压升高2、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紫绀、呼吸困难、两肺有水泡音、咯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8910111213BNP和NT-pro BNP的新运用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评价严重程度和预后动态监测可作为评估心衰疗效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心力衰竭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