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加工质量控制(共6页).docx
《机加工加工质量控制(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加工加工质量控制(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加工质量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1、员工操作常规技能和基本素质;2、设备自身的精度;3、量具存在的误差;4、测量过程中测量误差;5、加工材料选用刀具的加工参数影响加工效率以及最终的变形影响;具体分析:1、 员工操作常规技能和基本素质1.1 工作前理解图纸、工艺,检工件毛坯各部余量是否合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1.2 按照图纸、工艺、技术要求,选好定位基准、找正、装夹工件 1.3 按照机床性能及图纸、工艺要求合理选用切削用量 1.4 按照工艺、图标尺寸,技术要求进行工件加工 1.5 按照图标尺寸、公差、工艺要求进行工件尺寸测量 1.6 按照图纸、技术、工艺、材料选用加
2、工刀具,加工中必须用卡尺、卷尺下一步程序的刀具直径(除可调节刀具,如镗刀)测量,1.7 零件图中对于有尺寸精度要求、形位公差,按工艺要求留余量 1.7.1“基准先行”原则基准表面先加工,为后续工序作可靠的定位。如轴类零件第道工序一般为铣端面钻中心孔,然后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其它表面。1.7.2“先面后孔”原则当零件上有较大的平面可以用来作为定位基准时,总是先加工平面,再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证孔和平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这样定位比较稳定,装夹也方便,并可避免粗糙面钻孔引起的偏斜。1.7.3“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基准面和工作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如键槽、螺孔、紧固小孔等)。次要
3、表面一般在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精度后,最终精加工之前。1.7.4“先粗后精”原则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按由粗到精的顺序依次进行,逐步提高加工精度。这一点对于刚性较差的零件,尤其不能忽视。1.8 加工中的一些习惯决定加工质量的关键1.8.1 装夹、定中心加工前,必须确认中心和工艺要求的是否一致,并且准确性;1.8.2 对于尺寸精度不高,但又有要求的,加工仅需机床、刀具的部位必须做到,首孔必检,第一关系位置观察坐标是否正确1.8.3 对于尺寸精度高,应留足够多的量,这包含机床的精度、刀具的精度,2、设备自身的精度;2.1机床长时间使用,精度会下降,在加工位置度要求高,必须辅以高精度量具测量后,人为的
4、控制尺寸;2.2 对于位置度要求高的地方,尽量单方向运行(不能来回运动)2.3 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养,以保证加工中尺寸、位置精度高的部位不用人工控制,达到图纸要求;.3、量具存在的误差; 3.1 拿到量具后,首先目测量具是否损伤,如果没有明显的损伤痕迹,使用前,先在不易变形固定的、尺寸精度高且有明确的尺寸值标准件上测量出得出尺寸误差后,记录在册,并口头提醒其他使用的人,告知相关人员,如果有明显的损伤痕迹,通过检测后,误差过大,告知相关人员及时收回,并予以维修! 3.2 量具经检测维修后,经一段时间后(还未到下一个检测时间),精度不可避免的有了大的误差,这种误差,目测又看不出,使用前,先在不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工 质量 控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