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有余数除法64-人教版.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有余数除法64-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有余数除法64-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余数除法教学内容:第60页例题1和第61页例题2教学目标:1、 利用教材主题图分草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余数产生,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会用除法算式准确表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完成操作过程表格填写,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再通过系统的观察,比较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并能够应用这一道理解决问题。3、 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操作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表格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能灵活应用这一道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表格,学生手中的小棒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 创设故事情境复习表内除法含义出示课件(2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刚刚从猿猴转变成人,他们以采野果、野菜、打猎为生可是有时食物太少,他们必须把食物平均分开,否则就会有人饿死就在这个季节,两个猿人采到了一些草莓。出示课件3从图中你获得什么数学信息?老师现在想请一名同学来分一分。边做边说你分的过程。这个分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的?(平均分)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板书62=3(盘)6、2、3、表示的含义。还要求学生说出来算式表示含义:6里有3个2.2、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 全体
3、学生操作感受发现平均分也会有剩余的情况。这是第二个猿人采到草莓。说说你获得的信息。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边摆边说。请一名同学前面摆。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剩下的不够摆一盘的)师:不够摆一盘的也就是多出来一个。(2) 尝试列式在交流中确定用算式表示平均分有剩余情况。师:这是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同学们尝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选取有代表的算式进行反馈交流。实物投影:呈现学生生成的资源: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同意用哪一个表示方法。说说理由(可以说说每一个部分表示意义)预设:对于剩下1个草莓不表示出来,你怎么想的?后面两种表示方法能清楚的表示出
4、分的过程吗?说一说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吗?师:看来大家认为剩下的1个草莓应该表示出来,这两种形式都对,只是在数学上规定这样表示:72=3(盘).1(个)教师明确算式含义和揭示余数: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还剩1个草莓。我没用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是表示什么呢?剩下不能再分的部分或数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除法算式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是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板书:有余数除法,齐读课题。根据学习除法一课我们今天可以研究什么内容?(读算式,算式意义,各部分名称) 余数来自于生活:猿人在分食物的时候发现:每个人分到相同数量的食物以后,还会剩下一些,可是这些食物
5、又不够再分一次,于是这就启发了后来的人们认识到除法运算中的余数。谁来尝试读下一这个算式:7除以2等于3盘于1个。结合题目说说这个算式表示7里面有几个几还怎样?7里面有3个2还余下1谁来介绍一下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 再比较后归纳总结,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出示课件(4)师:这两次分草莓的情况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问题:这两次分草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来)你能针对这两幅图提出个问题?相同:2个分一份,都是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几。都是平均分。总数不一样。分的结果不一样,一个是正好分完,没剩余,第二个不是正好分完,有剩余,算式表达不一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有余数除法64-人教版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有余 除法 64 人教版
限制150内